高中生物 3.2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学习目标】知识点1、生长素的生理作用知识点2、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知识点1:生长素的生理作用】1、生长素的作用表现出性;既能生长,也能;既能发芽,也能发芽;既能防止也能。
2、一般情况下,生长素浓度较低时;浓度过高时则会,甚至。
幼嫩的细胞对生长素,老细胞则比较;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反应敏感程度也不一样。
例如,顶芽产生的生长素逐渐向下运输,枝条上部的侧芽附近生长素浓度较高。
由于侧芽对生长素浓度比较_ ,因此它的发育受到,植株因而表现出。
去掉顶芽后,侧芽附近的生长素来源暂时受阻,浓度降低,于是抑制就被解除,侧芽萌动、加快生长。
例1、如下图表示生长素浓度对植物根、芽和茎生长的影响,此图给你的信息是()①生长素对三种器官的作用具有两重性,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②A、B、C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分别是促进根、芽、茎生长的最适宜浓度③D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茎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却抑制了芽的生长④幼嫩的细胞对生长素反应灵敏,成熟的细胞对生长素反应不灵敏A、①②B、②④C、①②④D、①③④3、在认识到植物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后,有关科学道理在农业、园艺等方面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农民会适时摘除棉花的顶芽,解除,以促进侧芽的发育,从而使它多开花、多结果。
由于植物体内的生长素含量非常少,提取困难,人们在多年的研究和实践中,发现一些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如α-萘乙酸(NAA)2,4-D等,具有与生长素相似的生理效应,成为生长素类似物。
这些化学物质,可用于防止果实和叶片的脱落、、、。
例2、农业生产上应用生长素类似物2,4—D做除草剂,消灭稻田杂草的原理是()A、高浓度溶液促进杂草衰老B、高浓度溶液抑制杂草生长C、高浓度溶液促进水稻生长,通过竞争使杂草得不到养料D、低浓度溶液抑制杂草生长【知识点2: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一)、实验目的:1、了解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作用;2、进一步培养进行实验设计的能力(二)、实验原理:1、植物插条经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后,对植物插条的生根情况有很大的影响,而且用不同浓度、不同时间处理其影响程度亦不同。
其影响存在一个最适浓度,在此浓度下植物插条的生根数量最多,生长最快。
2、处理插条方法:(1)浸泡法:把插条的基部浸泡在配制好的溶液中,深约3cm,处理几小时至一天。
(要求的溶液浓度较低,并且最好是在遮阴和空气湿度较高的地方进行处理)(2)沾蘸法:把插条基部在浓度较高的药液中蘸一下(约5s),深约1、5cm即可。
(三)、参考案例如下:1、提出问题: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人工合成的具有与生长素相似生理效应的化学物质),如_______________,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是多少呢?2、作出假设:适宜浓度的2,4-D或NAA可以使杨或月季插条基部的薄壁细胞恢复分裂能力,产生愈伤组织,长出大量不定根。
3、方法步骤:(1)选择生长素类似物:2,4-D或α-萘乙酸(NAA)等。
(2)配制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梯度:用容量瓶分别配成0、2、0、4、0、6、0、8、1、2、3、4、5 mg/mL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分别放入小磨口瓶,及时贴上相应标签。
(3)制作插条:以1年生苗木为最好(1年或2年生枝条形成层细胞分裂能力强、发育快、易成活),枝条的形态学上端为平面,下端要削成斜面,并将插条随机分成等量10组并编号为1~10组。
(4)处理插条:用配制的上述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分别浸泡1-9组插条,用蒸馏水浸泡第10组插条。
放在相同的环境中处理一天。
(5)培养插条:将处理过的插条下端浸在清水中,注意保持温度(25~30 ℃)。
(6)观察记录:观察记录各小组实验材料的生根情况,如生根条数,最长与最短根的长度等。
4、分析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实事求是地对实验前、实验中(包括课内、课外)和实验后插条生根的情况进行记录,并及时整理数据,绘制成表格或图形。
探究出促进该植物枝条生物的最适浓度。
思考1:如果对要研究的植物有关情况所知不多,应如何处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思考2:在上述实验步骤设计中,哪些是无关变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无对照?_____对照组是【巩固练习】1、为提高扦插枝条的成活率,要去掉枝条上的一部分枝叶,但必需保留一小部分枝叶和芽,原因是()①保持适度的蒸腾作用②降低蒸腾作用③利用芽产生的生长素,促进插枝生根④保留一部分芽方可发育成成熟的植株⑤去掉一部分枝叶,解除了顶端优势⑥芽在叶腋处,叶可保护幼芽A、①③④B、②③⑤C、②③⑤⑥D、②③⑥2、下列现象中,最能说明植物生长素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两重性的现象是()A、茎的向光性和背地性B、顶端优势C、根的向地性和向水性D、含羞草的小叶受刺激立即下垂3、将植物横放,茎弯曲向上生长,根弯曲向下生长。
这与重力影响生长素的分布和根、茎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有关。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①A处生长素浓度较B处高,茎对生长素敏感性高,A处生长受抑制,B处生长快,茎向上生长②D处生长素浓度较C处高,根对生长素敏感性高,D处生长受抑制,C处生长快,根向下生长③C处生长素浓度较D处高,根弯曲向下生长④B处生长素浓度较A处高,茎弯曲向上生长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4、如右图,若茎的a侧生长素浓度在B点以下的浓度范围内,下列对b侧生长素浓度范围的描述较为准确的一项是()A、在BD范围内B、在OA范围内C、在BC范围内D、在BA范围内5、绿色植物倒伏后,它的茎秆能部分恢复直立状态,引起这种现象的原因是()A、受重力影响,向地性B、受光的影响,向光性C、受水的影响,向水性D、受重力影响,背地性6、下图中A、B为两插条扦插一段时间后的生长情况示意,其主要原因是()A、芽能发育成枝条B、芽能进行光合作用C、芽能产生生长素促进生根D、芽能产生生长素促进生长7、农业生产中,利用生长素作用原理可进行疏花疏果。
下列各项应用与其原理最为相似的是()A、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喷洒棉株,这样可以达到保蕾保铃的目的B、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C、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促进瓜类单性结实,产生无籽果实D、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除去单子叶农作物田间的双子叶杂草8、在小麦地里施用一定浓度的2,4-D能除掉双子叶杂草,而对小麦无影响,对此现象的错误解释是()A、双子叶杂草对2,4-D的敏感性强B、小麦对2,4-D的敏感性差C、2,4-D对小麦的生长无作用D、同一浓度的2,4-D对小麦和杂草的作用不同9、将植物横放,测量根和茎生长素浓度与其生长状况的关系如甲图所示,则曲线上M、N、P、Q点分别最可能对应于乙图中的位置是()A、aB、bC、cD、d请将选择题答案填写到下列表格中:题目123456789答案10、分析以下曲线图,回答问题:(1)从甲图可读到以下信息:①生长素的功能具有_______性,即在一定浓度范围内_______植物器官生长,浓度过高则_______植物器官生长。
②同一浓度的生长素作用于不同器官上,引起的生理功效________(相同或不同),这是因为不同的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性________(相同或不同)。
(敏感性大小:______>_______>________)③曲线在A、B、C三点所对应的浓度分别是根、芽、茎的_________________,AA’、BB’、CC’为_________阶段,A’、B’、C’点表示生长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乙图可读到以下信息:不同种类的植物对生长素的敏感度不同,双子叶植物比单子叶植物敏感程度_____。
(高或低)(3)从丙图可以读到以下信息:①曲线中H点表示促进生长最适浓度为_______,在OH段随生长素浓度增高,促进作用_______,而HC段随着生长素浓度增高,促进作用__________。
②若植物幼苗出现向光性,且测得其向光一侧生长素浓度为m,则其背光一侧生长素浓度范围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若植物水平放置,表示出根的向地性、茎的背地性,且测得其茎的近地侧生长素浓度为2m,则茎的远地侧生长素浓度范围应为____________。
学案13参考答案例1、A 例2、B思考1:可以先设计一组梯度比较大的预实验进行摸索,再在预实验的基础上设计细致的实验思考2:各组插条的培养条件(如温度)、处理时间等;有;清水空白对照1-5 DBDAD6-9 CDCD10、(1)①两重促进抑制②不同不同根>芽>茎③最适浓度促进对根、芽、茎的生长既不促进也不抑制(2)高(3)①g 增强减弱②大于m小于2m ③小于m课后题参考答案(一)问题探讨1、不同。
如图所示,对于根来说,最适浓度大约是10-10 mol/L;对于芽来说,最适浓度大约是10-8 mol/L;而对于茎来说,最适浓度大约是10-4 mol/L。
2、不同的生长素浓度,对于同一器官所起的作用也不同。
在一定浓度范围内促进生长,超过这一范围则抑制生长。
(二)练习基础题1、C。
2、B。
拓展题1、提示:由于重力作用,生长素在下部的浓度高。
对于植株的茎来说,这个浓度的生长素能促进生长,因而下面的生长较快,植株的茎就向上弯曲生长。
同样的生长素浓度,对于植株的根来说,却会抑制生长,因而,根部下面的生长比上面的慢,根就向下弯曲生长。
如果是在太空中的空间站中生长,植株就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而是横向生长。
2、提示:因为人尿中含有微量的生长素,将黄泥反复浸到尿液中再晒干,黄泥中就会吸附一定的生长素。
用这样的黄泥封裹枝条,就能利用其中的生长素促进枝条生根。
浅谈生长素的运输方向和运输方式1 运输方向1、1 极性运输所谓“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总从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不能颠倒。
需要指出的是,这里的“形态学上端”和“形态学下端”与地理方位上的“上”和“下”无必然联系。
“形态学上端” 通常指茎尖、根尖等。
1、2 横向运输单侧光照射胚芽鞘尖端时,生长素除了由胚芽鞘尖端向尖端以下部分进行极性运输外,还在尖端部位出现一定程度的由向光侧向背光侧的横向运输,从而导致生长素在尖端以下部分的背光侧比向光侧分布多,细胞伸长生长较快,因而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
当植物横放时,由于受到地球重力的影响,生长素会进行由远地侧向近地侧的横向运输,导致根、茎的近地侧生长素分布多。
又由于根对生长素分敏感,所以近地侧生长素浓度高,抑制了根的生长,而远地侧生长素浓度低,促进根的生长,所以根表现为向地生长;茎对生长素敏感性相对较弱,所以近地侧生长素浓度高,促进生长的效果明显,该侧生长较快,而远地侧生长素浓度低,促进生长的效果弱,该侧生长较慢,所以茎表现为背地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