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2018届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北方地区
2018届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北方地区
1969-1985 图3
1986-1999
2000-2007
(年)
A. 流域工业用水的增加 C. 上中游水库的增加
B. 流域降水量的增加 D. 中游水土流失的加剧
一.自然地理特征
黄土-垂直节理
5.植被与土壤
沼泽地
黄土:植被覆 盖率低(黄土) “黄土地”
盐碱地 “黑土地” 东北:温带落叶阔 叶林(黑土、黑钙土) 华北:温带落叶阔叶林 (棕壤和褐土)
人文地理特征
可持续发展问题 区域问题
环境问题
自然灾害防治问题
三大自然区(气候和地貌)和四大地理区域(气候、地貌、生产、生活)
西
A
北A 干
区 旱 西旱北 地 区 半 干
北
区东
青 藏 高 寒 区
B
地
C方
部
B 青藏地区
C
风
季
南方地区 D 区
一.自然地理特征
1.区域定位——画图
105°E、120 °E、135 °E; 34°N、40 °N、50 °N
1.人口与城市 2.资源条件 3.交通条件
例:读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思考: 山东半岛 、京津冀 等地区。 (1)环渤海经济圈包括 辽东半岛 、 (2)在经济发展中,环渤海地区具有哪些资源优势和劣势? 资源优势:石油(天然气)、海盐、煤、铁矿等资源丰富 资源劣势:水资源不足 (3)交通优势
材料二:“十一五”规划中投资最大的项目——曹妃甸港口项目 集群已正式启动。唐山南部沿海的曹妃甸港址水深岸陡,不冻不 淤。岛前500米处水深达25米,海槽深达36米,是渤海最深点。由 曹妃甸向渤海海峡延伸,有一条水深达27米的天然水道,通向黄 海。利用岛与陆地之间的浅海和滩涂,通过填海造陆,建设一个 面积310平方千米的工业区。随着港口建设和首钢的搬迁,曹妃甸 地区将建成一个国际性铁矿、煤炭、原油、天然气等资源的集散 枢纽港、中国的世界级重化工业基地、国家商业性能源储备和调 配中心、以及国家重化工业循环经济示范区。 (4)根据图中信息及上述资料,试从影响港口建设的自然因素和经 济因素方面,分析曹妃甸建成我国北方大港的有利条件。
40°N
黄土 高原
华北 平原
34°N
华北地区: (西)千沟万壑; (东) 广阔低平 ; 地势 西高东低 。
一.自然地理特征 3.气候: 找出北方地区的气候类型、干湿区和温度带分布。 湿润区 气候类型:温带季风气候 __________ 半干旱区 中温带 暖温带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湿润半湿润区为主 干湿区: ____________
40°N
范围:
34°N
大兴安岭和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淮河以北; 东临渤海、黄海。
包括省区:东北、黄河中下游地区的省区、甘宁东南部和江
皖北部等。
一.自然地理特征
2.地形地势特征——落实到图
135°E
120°E
50°N
105°E
东北平原
东北地区: (周) 山岭环绕 ; (内) 广阔低平; 地势 周高中低 。
①煤炭、铁矿、石油资源丰富 ②海陆交通便利 ③京、津、唐地区工业基础雄厚 ④靠近国际市场, 对内、对外市场广阔 ⑤国家政策的支持 ⑥后备土地资源丰富(大片沿海滩涂,可填海造陆) -原料 -交通 -基础 -市场 -政策 -土地
例:(5)简要分析曹妃甸地区建成我国未来钢铁、重化工业基地 的优势条件。
资源、能源优势如石油(天然气)、海盐、煤、铁矿等资 源丰富;国家政策支持;依托京津唐工业基地,工业基础 雄厚;市场需求量大;海陆交通便利。
5.3
115.7 128.1 23.7 13.6 156.8 147
例2(2013汕头检测改编)山西省大同市(112°15′~114°15′E, 39°00~40°30′N),位于黄土高原东北边缘,平均海拔1056米。 人们常说“万紫千红总是春”,但大同万紫千红之时却在夏季。旅 游者们多于夏季到此避暑观光。
(2)分析建三江农作物虫害较 少的气候原因。(6分)
纬度高(48°N附近), 冬季寒冷而漫长,害虫 (虫卵)不易越冬(3分) 夏季气温日较差大,日 低温较低,不利于害虫 生存和繁殖。 (3分)
例4:(2012·全国课标卷)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飞速发展, 耕地不断被挤占,但2004年以来,我国粮食总量仍连续增长。 据此完成(1)-(3)题 (1)近年来,我国粮食总产量连续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B A.扩大了粮食播种面积 B.加大了农业科技投入 C.改进了农田水利设施 D.完善了粮食流通体系 (2)改革开放以来,下列粮食主要产区在全国商品粮食生产 中的地位下降最为显著的是 (P228《地图册》)A A.太湖平原 B.洞庭湖平原 C.汉江平原 D.成都平原 (3)河南省和黑龙江省都是我国产粮大省。两省相比,黑龙 江省粮食商品率高的主要原因是 A.耕地面积广 B.生产规模大D C.机械化水平高 D.人口较少
(3)简述柘城县种植三樱椒的优势区位条件。(8分) 参考答案:地形:地势低平;气候:气温适中,生长期长,雨热 同期;土壤: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水源:支流众多,水资源丰 富;交通:铁路、公路南北、东西纵横交汇中心(本小题8分。自 然区位因素每点2分,共6分;交通区位因素属于必答要点,2分)
三.北方地区资源条件与工业生产
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地区 河流
秦岭- 辽河 淮河 海河 以北 黄河
流量
汛期 (水位)
含沙量
结冰期
凌汛
夏 汛; ____ 大 ____ 较小 ______
(华 北)
部分有 结冰期 _____ 短 短 凌汛 汛期 ___ ______; (流经半 (森林少, 湿润、 (雨季短) 水土流失 _______ (位于 暖温 带 ______ 半干旱 水位季节 严重) 大 变____ 地区)
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 ________________ 冬小麦 、玉米、 谷子、苹果、枣 ________ 棉花 、花生、 ________ 苹果、梨
二.北方“黑土地”和“黄土地”的农业生产
主要 地形区 “黑土地” 东北平原
有利: 地形以平原 ____为主, 耕地面积广大;温 带季风气候,降水 集中在7-8月, 雨热同期 ; __________ 黑土 广布,土壤 _____ 肥沃。 华北平原
考查方向: 1.以区域为背景,考查该区域的自然、人文特征及区域可 持续发展——调出该区域积累的基础知识、原理和思路。 2.读图提取有用信息——画好关键词,看图说话。 3.专业术语规范表达—注意积累和多书写。
中国地理分区: 北方地区
区域分析的一般思路(笔记): 自然地理特征
区域特征
地理位置(范围) 地形特征(地) 气候特征(气) 水文水系特征(河湖) 植被与土壤(生、土) 自然资源、灾害等 人口与城市 农业 工业 交通(与商业贸易)
例5【2014广东卷】9.图4为根据统计资料计算得出 的我国1980-2010年水稻产量重心移动方向图。若下列地 区的水稻产量均有增加,则对图示水稻产量重心移动趋势 贡献最大的地区是 B A.西南地区 B.东北地区 C.华南地区 D.西北地区
例6:三樱椒生长期120—135天,喜欢凉爽气候,不耐严寒霜冻, 喜土壤肥沃。柘城县三樱椒种植分布如下图所示。
经纬度
范围东北 地区
40°N
华北 地区
34°N
1.区域定位(范围) 纬度:
34°N~53 °31′之间
120°E
135°E
50°N 105°E
约以40 °N划分东北和华北地区
经度:
东北地区:120 °E ~135 °E 华北地区:105 °E ~ 120 °E
暖温(华北)、中 温、寒温带 (东北) 温度带: ___________
主要气象灾害: 春季干旱、沙暴(华北) 夏季暴雨洪涝(华北) 冬季寒潮(东北、华北) 春季低温、秋季早霜(东北)
半湿润区
例1:我国某区域四季各级平均降水量(mm)数据如下表。据此回 答(1)~(2)题。 (1)该区域最可能位于我国的 A A.华北平原 B.内蒙古高原 C.珠江三角洲 D.长江三角洲 (2)关于该区域降水量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在冬季易引发旱灾 B.在春季易引发水土流失 C.在夏季易引发涝灾 C D.在秋季易引发泥石流 总雨量 冬季 春季 夏季 秋季 年 19 88.7 407.5 108.3 623.4 微雨 1.7 2.3 3.5 2.3 9.9 小雨 11.9 32.8 59.2 32.8 136.7 中雨 4.6 31.6 101 35.9 173 大雨 0.8 16.6 暴雨
汛期 含沙量 结冰期 凌汛 (水位) 春 汛、 部分有 ___ 结冰期 ____ 小 ____
夏 汛; ___ 短 汛期____ 水位季节 大 变化____
松花江 (流经 嫩江 湿润、 半湿润 地区)
(森林茂 密,我 东北 国_____ 林区)
长 ;冬 凌汛 ____ 季冰封而 断流 ______. (纬度高)
例3【2013广东卷】7. 图3为1950-2007年黄河入海口附近 的利津水文站径流量与输沙量变化图。读图推断该水文站 河水含沙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C
(%)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100 100 径流量 65 68 输沙量 30 32
28 13
1950-1968
优:肥沃,有机质含量较高,直立性强,质地疏松, 缺:易被流水冲走。
二.北方“黑土地”和“黄土地”的农业生产
旱 地为主的种植业发达,东北地区的林业在全国 以____ 占有重要地位。
主要 地形区 耕作 生产 制度 条件 主要 农作 物 “黑土地” 东北平原 “黄土地” 华北平原 黄土高原
一年一熟 __________ 春小麦 、 ________ 玉米、 大豆 、 ________ 甜菜 、 ________ 高粱、亚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