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美容皮肤科光动力学疗法和激光运用

美容皮肤科光动力学疗法和激光运用

美容皮肤科光动力学疗法和激 光运用
什么是光动力学疗法?
过程:特定波长的激光照射使组织吸收的光敏 剂受到激发,而激发态的光敏剂又把能量传 递给周围的氧,生成活性很强的单态氧。单 态氧和相邻的生物大分子发生氧化反应,产 生细胞毒性作用,进而导致细胞受损乃至死 亡。 光动力疗法的作用基础是光动力效应。
(1)光敏剂 (2)激光 (3)光化学和光生物学反应
直接杀伤细胞 血管损伤 炎症 免疫反应
(4)治疗效应
新生组织修复
光敏剂 PHOTOFRIN Ⅱ 注射后通常需等待40至 50 小时才进行激光照射。 此时病变组织的光敏剂浓变仍保持在较高水平, 而周边正常组织中的光敏剂浓度已降到低水平。 选择这个时机照光,既可有效杀伤病变组织, 又可减少对周边正常组织的损伤,争取获得最 佳的选择性杀伤效果。
(1)光敏剂
(2)激光 (3)光化学和光生物学反应
O2
直接杀伤细胞 血管损伤 炎症 免疫反应
(4)治疗效应
光动力疗法的发展历程
1900年,Raab 就发现了光动力反应。
1910年,Hausmann 报道了血卟啉( Hp )引起的光 动力学损伤作用。
1960年,Lipson 制备出血卟啉衍生物(HpD),并 于 1966 年探索性地应用于肿瘤治疗。 1976年 ,Kelly 用 HpD-PDT 治疗了一例复发的膀胱 癌,观察到治疗后病变组织坏死脱落,而周围的正常 膀胱粘膜未受损伤。
7.可协同手术提高疗效果:对某些肿瘤、先行 外科切除,再施以光动力治疗,可进一步消 灭残留的癌细胞,减少复发机会;对另一些 肿瘤,有可能先做光动力治疗,使肿瘤缩小 后再切除,扩大手术的适应证,提高手术的 成功率。 8.可消灭隐性癌病灶:常规治疗手段只能去除 主病灶,对隐性癌巢无能为力,但用光动力 疗法采取全表面照射的方法,消灭可能存在 的所有微小病变。
在欧美日等发达国家,越来越多的医院开 始把光动力疗法作为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临 床研究不断深入,应用日益广泛。 由于恶性肿瘤具有浸润性快速生长、容易 转移、复发的特点。单靠任何一种治疗手段, 要想根除肿瘤以兼顾患者的生存质量,都是难 以实现的。光动力疗法由于其独特的优点和良 好的兼容性,必将成为肿瘤诊断和治疗中一支 新的生力军,在肿瘤的综合治疗中发挥重要作 用。
4.PDT能引起中性粒细胞在作用部位的积聚; 5.光照可使NK细胞的活性和数量增加,可能与 肿瘤的杀伤有关; 6.PDT对DNA的损伤能诱发肿瘤细胞的凋亡和改 变癌基因c-jun、c-fos的表达。
光动力治疗是怎样进行的?
步骤
1.给患者注射或外涂光敏剂; 概念:激光光动力学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 PDT) 2.对病灶区进行激光照射。
光动力效应的基本条件
光动力效应三要素
1. 光敏剂 2. 照射光 3. 氧 主要影响因素是光敏剂和照射光。 光敏剂: 光动力活性、光吸收特性和靶向特 性,决定了其临床可用性和适用范围。 照射光: 波长正确性、输出稳定性和投照可 靠性也是决定治疗效果重要的可控因素。
光敏剂
定义:在光化学反应中,只吸收光子并将能 量传递给那些不能吸收光子的分子,促其发 生化学反应,而自己则不参与化学反应,这 类分子就称为光敏剂。
激光波长在450-1000nm 之间,治疗表浅病变一般 选用绿光和黄光,治疗深部病变或瘤体较大的肿
瘤多选择红光和近红外光;
激光波长应与所选用的光敏剂吸收峰有最大限度 的重叠; 由于 PDT 需要大光斑照射或多光路输出,照射持 续时间长,激光器应具有较大的输出功率和稳定 的工作性能。
在 PDT 治疗的过程中,吸收光谱有时和最佳
光动力效应治疗疾病的机制
光动力效应治疗疾病的前提
1. 特定病变组织能较多地摄取和存留光敏剂 2. 靶部位又较易受到光辐射。
光动力治疗中,除了光能转化过程中产生的单态氧和 自由基能直接杀伤病变细胞外,还因这一过程引发的毛 细血管内皮损伤和血管栓塞造成的局部微循环障碍,进 一步导致病变组织的缺血性坏死。
3.选择性好:光动力疗法的主要攻击目标是光 照区的病变组织,对病灶周边的正常组织损 伤轻微,这种选择性的杀伤作用是许多其他 治疗手段难以实现的。 4.适用性好:光动力疗法对不同细胞类型的癌 组织都有效,适用范围宽;而不同细胞类型 的癌组织对放疗、化疗的敏感性可有较大的 差异,应用受到限制。
5.可重复治疗:癌细胞对光敏药物无耐药性,病 人也不会因多次光动力治疗而增加毒性反应, 所以可以重复治疗。 6.可姑息治疗:对晚期肿瘤患者,或因高龄、心 肺肝肾功能不全、血友病而不能接受手术治疗 的肿瘤患者,光动力疗法是一种能有效减轻痛 苦、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命的姑息性治疗手 段。
脉冲激光
在美容皮肤病学中的应用

1960 Goldman 红宝石激光 文身 翠绿宝石、Nd:YAG、染料 —黑色素吸收良好

CO2激光、氩离子激光
—色素吸收差、瘢痕形成

绿色激光:铜蒸汽激光(511nm)
氪离子激光(520-530nm) 脉冲染料(510nm、300ns) 倍频Nd:YAG(532nm、5-10ns)

PDT的主要临床适应症
靶组织为“薄层”结构的疾病:皮肤、 粘膜的浅表肿瘤、鲜红斑痣、视网膜黄
斑变性、动脉粥样硬化和牛皮癣等疾病。
深部肿瘤或瘤体较大的肿瘤:通过特殊
的照射方法加以解决。
光动力治疗毒副作用大吗?
光动力疗法的主要不良反应是光过敏反应。由 于皮肤内残留的光敏剂 PHOTOFRIN Ⅱ清除过程 较慢,患者在注射光敏剂后的一个来月中,必 须避免阳光直射或强烈的灯光照射,以防止皮 肤光过敏反应。
作用光谱不一致,即最大吸收波长,不一定
就是最佳治疗波长。 波长越长对组织的穿透越深。波长是 700nm 深度就接近0.8cm,800nm 的光可达 1cm。 光动力效应的深浅主要取决于光的穿透深度。 后者在肿瘤的治疗中有很有意义,
光的传递
表面的肿瘤(皮肤或口腔内)可用简单的 透镜; 支气管、消化道或膀胱内的肿瘤: 可将石 英光导纤维通过内镜技术送达肿瘤部位; 扩散装置:通过在光纤的顶端安置球状或 圆柱状的扩散装置,还可以在内填充散射 价质使光线向四周均匀的扩散。
有氧分子参与的伴随生物效应的光敏反应称 为光动力反应,把可引发光动力反应破坏细 胞结构的药物称为光动力药物,即光敏剂。
第一代光敏剂
第一代光敏剂 HpD 是由 8 种组分组成的混 合制剂,其有效成分主要是双血卟啉醚或酯 (DHE) ,约占药物总量的 20-30% 左右。 光敏素 Ⅱ ( Photofrin Ⅱ) 是 HpD 二期 精制、提纯以后的产物, DHE 等有效成分的 含量在 80% 以上。
目前,在欧美日等许多发达国家,光动力 治疗作为一种肿瘤治疗的新技术,已经获 得政府主管机构的审查批准,在越来越多 的医院成为一种新的常规治疗手段,基础 研究不断深入,临床应用日益广泛。 产业界也在加快新型光敏药物和配套设备 的研究制步伐,以满足医疗市场不断增长 的需要。
我国对光动力治疗的研究起步并不晚,完 成的临床病例数更堪称世界第一,在上个 世纪八十年代曾经出现过一个研究热潮。 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研究规模和人员队 伍都明显萎缩,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都转 入低潮。
光动力疗法的应用前景
光动力疗法是激光技术、光导技术、光信息 处理技术、生物光化学技术和现代医学技术有 机结合的产物,是一项肿瘤治疗的新技术。 由加拿大 AXCAN 公司生产的光敏剂 PHOTOFRIN Ⅱ,由英国 DIOMED 公司生产的 630 光动力激光治疗仪,均已获得美国 FDA 批 准,可联合应用于多种实体恶性肿瘤的光动力 治疗。若干种新光敏剂和相配套的新设备也陆 续完成二、三期临床试验。
光动力治疗中的激光照射 与通常的激光手术的区别
通常的激光手术:利用高能激光束所产生的 局部高温,来切开、汽化或凝固病变组织, 是一种单纯的物理作用过程; 光动力治疗中的激光照射:只起激活光敏剂 的作用,能量无需太集中,不会造成照射区 的明显升温,更不会造成组织的热损伤,是 一种光化学反应诱导的生物化学作用过程。
9.可保护容貌及重要器官功能:对于颜面部的 皮肤癌、口腔癌、阴茎癌、宫颈癌、视网膜 母细胞瘤等,应用光动力疗法有可能在有效 杀伤癌组织的情况下,尽可能减少对发病器 官上皮结构和胶原支架的损伤,使创面愈合 后容貌少受影响、保持器官外形完整和正常 的生理功能。
光动力治疗肿瘤的局限
光动力疗法是一种局部治疗方法,对肿瘤的 杀伤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病变区的照光剂量 是否充分。由于光进入组织后会因组织的吸收和 散射而衰减,一次照射的杀伤深度和范围都是有 限的。 对于使用 PHOTOFRIN Ⅱ 的光动力治疗来说, 用 630nm 红光作表面照射时,所能达到的选择 性杀伤深度只有数毫米。过分得高用药量或光照 量难以进一步提高治疗的杀伤深度,而且可能增 加损伤周围的正常组织。
今后需解决的问题
1.降低激光医疗设备的价格并具便携性; 2.激光照射的时间、时间的间隔和照射剂量; 3.将光敏剂直接注入肿瘤内; 4.将光敏剂和针对肿瘤的单克隆抗体结合后, 使之对某个肿瘤组织具有特异性的亲和力; 5.治疗中的动态监测,如监测肿瘤组织内的 氧浓度和血流状况; 6.PDT与加温、微波治疗、化疗、放疗、手 术以及免疫治疗的协同作用。
1982年,国际抗癌联盟( UICC )首次将 PDT 专题 列入第十三届代表大会议程。世界各国的许多研究组, 对这项技术进行了一系列的基础实验和临床研究,并 着手相关药物和设备的开发研制。 1984年, Roswell Park 癌症研究所从 HpD 中分离 出高效组分 , 命名为 photofrinII( 即后来商品化 的 PHOTOFRIN II) 。自此,世界上大多使用 photofrinII 作为基本的光敏剂。 1986年,国际光动力学会( IPA )成立。迄今 IPA 已举行了 8 届国际学术会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