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宽容(教学设计)

宽容(教学设计)

24、宽容(第十册)关于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在阅读中复习巩固已学过的字词,积累描写人物说话时神态、动作的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理解“一针见血”、“轻盈”等词语的意思。

2、在理解人物个性特点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课文,理解文中“待人宽容是做人第一要义”的含义。

在理解课文容的基础上,说说对“宽容”的理解,从而懂得宽容是一种力量,它能给人带来力量和勇气,它是一种美德。

4、能以护士的口吻,创造性地复述课文的容。

[教学重点和难点]1、理解“待人宽容是做人第一要义”的含义,说说对“宽容”的理解。

2、能以护士的口吻,创造性地复述课文的容。

[教学准备]词语若干,课件。

学生:1、读课文,自学生字、词语。

2、按课后要求预习课文。

3、查找资料,搜集有关“宽容”的格言警句。

[教学设计]一、听记,理解词义,引入课文:1、听记:待人宽大有气量,不计较或追究,这是做人的第一要义。

2、媒体校对。

1)齐读这句话2)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

3、引出课题:这句话告诉我们:待人宽容是做人的第一要义。

(板书:宽容)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一个感人的故事,齐读课题。

说明:教学的一开始即抓住宽容的意思,通过听记、朗读,使学生感受到待人宽容的重要性,从而引入课文的学习。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想课文中出现了哪些人物?2、开火车读课文,正音,交流(板书:“我”小护士妻子)3、运用板书上的词语,用几句话概括地说说课文的主要容。

年轻的护士不能准确扎针,妻子恼怒而责怪她,而”我”却宽容地鼓励、指导小护士扎针,最后小护士扎针成功了。

说明:在初读课文时,正确朗读,校正读音,做到正确朗读文本。

学生能根据板书,借助关键词语,训练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容的能力,初步感知课文的大意。

三、细读课文,理解“我”的宽容。

1、虽然小护士总不能将针扎进“我”的血管里,但是“我”还是充满宽容地对待她。

读读课文,找出描写“我”宽容的句子。

2、默读课文,划找句子3、交流:◆“请留步!”我把她叫住。

见她站住了,我语气平和地问道:“你是新来的?”◆我拿起针具,交到她手中,鼓励她说:“我的血管是比较细了点,一回生二回熟嘛,来,再扎一次,我相信你会成功的!”◆我轻声指导说:“你左手将我的皮肤绷紧,右手把针头插入血管时要使劲,对,对!”4、品读理解句子:1)读读句子,圈画词语:我对小护士的态度是怎样的?(语气平和、轻声细语、和颜悦色的……)2)我对小护士的语气是如此平和,究竟我看到了什么,才会对小护士如此和气呢?读课文的第一节到第八节,划出描写小护士的句子读一读。

3)交流:➢也许是新手,也许是见妻在一旁压阵,护士挺紧,手有些颤抖,第一针没有扎中。

➢护士不由一愣,眼神有些慌乱。

她的手抖抖地扎第二针,又不见回血,只好把针头推出。

➢护士瞟了妻一眼,不敢对视,低下头轻轻解释说:“他……他的血管,很细的……”➢护士轻轻放下针具:“请稍等,我这就去叫护士长。

”圈圈描写护士动作、神态的词语,你有何感受?——交流板书:紧颤抖慌乱抖抖不敢对视低下头4)从这些描写人物神态动作的词语中,你能揣摩出小护士扎针时的想法吗?想象说话:当看见妻子在一旁压阵时,小护士紧地想:,手有些颤抖,结果第一针。

当看见我略显痛苦的表情,看见妻狠狠瞪了护士一眼,小护士慌乱地想:,手抖抖地扎第二针,结果。

说明:此处设计的想象说话,一方面引导学生学会根据神态、动作的描写合理揣测人物当时的心理,从而了解“我”语气平和对待小护士的原因,另一方面,为以护士口吻创造性地复述课文打下基础。

有感情地读课文的第1节——第8节5)师生合作读:当“我”看见小护士不敢对视,低下头解释的时候,我却显得语气平和地问——(“你是新来的?”),并且拿起针具,交到她手中,鼓励她说——(“我的血管是比较细了点,一回生二回熟嘛,来,再扎一次,我相信你会成功的!”)。

此时,原本灰心的小护士接过针具,感激地——(看了我一眼),那目光仿佛在说——(想象说话)(指名交流),只见她——(颇有信心地弯下了腰)读到这里,你有什么想说的吗?(交流:宽容可以成为鼓励,给人带来信心。

)6)有了“我”的鼓励,小护士重拾信心弯腰扎起针来,我又——(轻声指导她)——(“你左手将我的皮肤绷紧,右手把针头插入血管时要使劲,对,对!”)(男生读),结果——(一针见血)(女生读)此时此刻,小护士心里又会想什么呢?指名读课文15——18小节(交流)(板书:微笑)说明: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等描写是人物性格特点和品质的写照,因此,围绕“我”对护士宽容的句子展开,抓住“我”、小护士的神态、动作的词语,了解小护士当时心的想法,有助于了解宽容给人带来的力量,并为创造性地复述课文积累了语言素材。

四、感悟课文,明白“待人宽容是做人第一要义”的含义1、读课文19——23节2、出示“待人宽容是做人第一要义。

”1)要义是什么意思?2)联系上下文,说说对这句话的含义说明:经过重点语句的研读,学生已能了解“我”的宽容,并且知道了宽容的重要作用。

此时再来读“待人宽容是做人第一要义”这句话的含义时,就比较容易了。

教师可以抓住关键词语“要义”,联系上下文帮助学生理解这句句子的意思了。

五、语言实践,复述课文:1、出示课后练习中的开头2、学生借助板书、文本复述、交流。

说明:课文以“我”的视觉为切入点,叙述了这篇故事。

但是课后的要以小护士的口吻转换人称创造性地复述课文,走近小护士的心世界,理解宽容是一种美德。

六、拓展交流,课外延伸:1、出示有关的名言:“宽容是一时的忍让,是性情豁达,是一种做人的起码道德,是一种沟通、一种美德,是人际关系的润滑剂,是衡量一个人气质涵养、道德水准的尺度,但宽容更是一种力量。

”(齐读)2、收集关于“宽容”的名言。

说明:积累“宽容”的名言,进一步深化对“宽容”的理解。

通过搜集名言,培养学生的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板书设计:24、宽容紧颤抖(鼓励指导)感激颇有信心慌乱抖抖舒了口气不敢对视低下头微笑关于说课一、教材分析:《宽容》这篇课文记叙了“我”生病住院打点滴时,一位年轻的护士由于经验不足不能准确地扎针,妻子有些恼怒,可是“我”却温和地鼓励并且指导护士,使她能成功地把针扎进血管里。

揭示了宽容是一种美德,它能给人们带来力量的道理。

文中的“我”宽容而有耐心,当年轻的护士屡次扎不进针,让“我”吃了不少苦头时,妻子万分恼怒,护士异常紧,而我非但没有一点抱怨与恼怒,反而鼓励并且指导她,结果护士最终轻松地将针扎进了。

恼怒的妻子笑了,紧的护士也笑了。

这就是宽容的魅力,它能化解人于人之间的矛盾,让人安宁,让人坦然。

全文共有23小节,多为人物间的对话。

课文语言简洁明快,结构紧凑,特别是将人物的个性特点通过人物语言描写突现出来,读起来琅琅上口。

课文中人物语言的描写十分有特点,它围绕人物的个性特点,通过神态、动作来反映出人物当时的心理与个性。

由于护士是一个新手,在扎针时“挺紧”,手有些“颤抖”,几针没有扎进,“眼神有些慌乱”,手“抖抖”的,对于妻子的恼怒与责怪,“瞟”了一眼,“不敢对视”,“低下头轻轻解释”这些神态与动作将小护士的害羞与胆怯刻画得栩栩如生。

在文中,作者抓住了与人物性格密切相关的动作与神态,为我们展示了三个不同的人物形象,妻子的急躁,态度凶巴巴,“我”的温和、宽容,这样的表达方式为学生的独立写作提供了人物语言描写的方法——语言描写要能与人物的个性紧密相连,并能通过人物的动作、神态等描写来传神刻画。

此外,这篇课文的课题是课文容和作者写作意图的高度概括,所以在教学中也可以围绕课题展开,让学生了解课文讲述的容。

二、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比较强的自主识字的能力,在课中教师只要将容易读错和混淆的生字稍加指导就可以了。

在词语理解方面。

学生已经积累了相当多的方法,可以在预习课文时,让学生对自己不理解的词语,用有自己学习过的理解词语的方法解决。

在课堂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预习的反馈加以检查,对一些有助于文本学习的重点词语,还要在课文的语境中加以理解和运用。

在阅读方面,五年级的学生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

但是学生在阅读能力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特别是在概括、表达、理解和感悟等方面,差异较为明显。

能力较强的学生在概括课文的主要容上,能清楚、完整地表达,而能力较弱的学生,由于思维的深度、语言不够精炼,归纳时,一定会存在困难,教师要给予必要的点拨和引导。

这篇课文要求学生能抓住描写人物语言的句子理解人物的性格特征,从而谈谈对“宽容”的理解。

根据要求,划找重点词语,对五年级的学生来说不是一件难事。

但是在理解重点句上,学生可能会有点困难。

对此,教师可通过设计各种训练,创设各种表达情境,帮助学生走进文本,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语,深刻理解句子的涵义,避免学生仅仅将对句子的理解停留在句子的表面,而能读懂句子背后的深意。

三、教学目标:目标之一:在阅读中复习巩固已学过的字词,积累描写人物说话时神态、动作的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理解“一针见血”、“轻盈”等词语的意思。

在阅读中,自主识字,能正确读好“瞟、颤”等字词的读音,复习巩固几个容易写错的字词“恼怒”、“嫩”等,在语境中理解“一针见血”“轻盈”等词语。

在预习的反馈中,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字词教学适当的的指导和点拨,帮助学生正确朗读、理解课文。

目标之二:在理解人物个性特点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必然是在理解课文容的基础上才能进行的。

而要理解人物个性特点,就要准确地找出描写人物语言、行为的句子,加以朗读、体会和分析,走近文中的小护士、妻和“我”。

本文的写作一大特点就是人物的对话描写得具体而细腻,这为了能让学生在朗读对话的过程中,了解主人公的性格特点,小护士的年轻、胆怯、害羞,妻因为心疼我而对小护士的凶巴巴的,我的宽容温和。

只要紧扣住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地描写,就能有感情地朗读这些对话,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

目标之三:读课文,理解文中“待人宽容是做人第一要义”的含义。

在理解课文容的基础上,说说对“宽容”的理解,从而懂得宽容是一种力量,它能给人带来力量和勇气,它是一种美德。

“待人宽容是做人第一要义。

”这句话是“我”对妻子所说的,亦是揭示文章中心的一句重要的句子。

要理解这句话的深刻含义,让学生懂得宽容是一种力量,它能给人带来力量和勇气,就要让学生读通全文,了解故事的大意后,找寻我和妻子对小护士扎针不准的不同的态度的句子,而后理解、比较由此态度所产生的不同结果,在体会中,懂得宽容是一种重要的美德。

最后能结合文本容,说说自己对宽容的理解。

目标之四:能以护士的口吻,创造性地复述课文的容。

通过四年的语文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复述课文的能力。

这篇课文的学习建议中要求学生能了解课文中的人物和事情的来龙去脉,然后以小护士的口吻,创造性地复述课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