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1、高速铁路接触线终端锚固线夹检修作业指导书

21、高速铁路接触线终端锚固线夹检修作业指导书

编号:
版本号:
高速铁路接触线终端锚固线夹
检修作业指导书
编制:××
审核:××
批准:××
××××-××-××发布××××-××-××实施
××供电段(章)
修订记录
高速铁路接触线终端锚固线夹检修作业指导书
1 适用范围
1.1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高速铁路接触线终端锚固线夹检测、全面检查保养。

1.2 检测、检查保养:36个月。

2 编制依据
2.1《高速铁路接触网安全工作规则》(铁总运[2014]221号)
2.2《高速铁路接触网运行维修规则》(铁总运[2015]362号)
2.3《铁路技术管理规程》(铁总科技[2014]172号)
2.4《上海铁路局供电处关于公布供电系统班组专业台账样张的通知》(供安设函[2016]47号)
2.5设计文件、设备说明书和安装图
3 检测、检查保养项目
3.1 外观检查
3.2参数测量
3.3检调及更换
4 关键安全风险卡控
根据作业现场实际情况落实好触电伤害、高空坠落、物体打击、车辆伤害、作业车运行安全、道路交通安全等风险项点的防控措施,对该设备检修过程中存在的关键安全风险提示如下:
4.1作业人员不宜位于线索受力方向的反侧,并采取防止线索滑脱的措施。

4.2在拆卸手扳葫芦时,不能一步拆除到位,松开手扳葫芦后,让终端锚固线夹带上工作张力后,一定要对线夹进行检查,并进行复紧,避免在手扳葫芦完全拆卸后接触线从线夹中抽脱。

5 作业流程
图1 接触线终端锚固线夹检修作业流程图6 工具、材料和人员要求
表1 人员要求
注明:其它作业人员根据现场实际需要配置。

表2 携带工具
表3 材料准备
序号名称规格单位数量备注
1 接触线终端锚固线套
2 依现场实际选用
2 开口销个若干依现场实际选用
3 铁线φ4.0 kg 若干
7 作业内容及标准
7.1 外观检查
7.1.1终端线夹本体检查
(1)检查接触线终端锚固线夹本体是否有裂纹,连接处线索是否受损、是否变形。

(2)通过照明工具在导线与套筒之间的缝隙中检查楔子的整体安装情况,正确的安装方式为,楔子的尖端朝向中锚方向,平端朝向终锚方向。

7.1.2销钉及开口销检查
(1)检查不锈钢销钉是否有锈蚀、裂纹现象;
(2)检查销钉处开口销是否缺失、掰折角度是否在120~130°之间。

7.2参数测量
(1)线索露头检查(普通型接触线终端锚固线夹)
保德利产品用5m钢卷尺测量楔子处150型接触线露头预量是否为15mm (允许偏差±1mm),120型、85型接触线露头预量是否为10mm(允许偏差±1m m)。

具体测量方法如下图所示:
图2 保德利产品线夹露头示意图
洛阳鑫迪产品用 5m测量线索露头是否为30mm。

图3 洛阳鑫迪产品线夹露头示意图
(2)力矩检查(顶丝型终端锚固线夹)
用力矩扳手检查力矩是否符合标准。

图4 顶丝型终端锚固线夹力矩紧固示意图
7.3检调
7.3.1终端锚固线夹处销钉与开口销调整
(1)若发现销钉有裂纹、锈蚀现象及时进行更换。

(2)若出现开口销缺失或掰折不到位的要及时进行补全及调整,掰开角度在120°~130°。

7.3.2接触线露头预量不足、过多或楔子装反时
(1)普通型接触线终端锚固线夹(150型)
①将紧线器安装在接触线适当位置。

②将两根钢丝套子分别安装在紧线器和H型钢支柱上。

③用手扳葫芦连接两钢丝套子,并摇动手扳葫芦至接触线终端锚固线夹不受力。

④用一个带尖的工具(一字起子)放入楔子的孔槽内,击打带尖的工具,使楔子与终端锚固线夹脱离,再调整接触线外露的长度,使其满足外露15mm (允许偏差±1mm),具体如下图所示:
图5
⑤用拇指压制楔子,同时往外拉接触线使楔子与接触线终端锚固线夹本体紧密连接,具体如下图所示:
图6
⑥检查楔子的状态,检查内部的锯齿牙有无变形,若无变形可疑继续使用,若锯齿牙发生变形应当及时更换。

⑦用手锤击打接触线终端锚固线夹根部,使楔子牢牢卡住接触线,具体如下图所示:
图7
⑧慢慢的松开手扳葫芦,使接触线终端锚固线夹受力,在工作张力下再次检查线夹状态,检查接触线是否出现滑移,检查接触线露头是否满足15mm(允许偏差±1mm)。

利用记号笔在接触线终锚线夹根部与接触线连接处的接触线表面标画记号,记号环绕接触线一周具体样图如下所示:
紧靠根部
图8
⑨检查棘轮下锚补偿装置的状态,检查补偿绳是否脱槽,是否偏磨,若无异常进行二次紧固。

⑩若一切正常,卸掉手扳葫芦、钢丝套子、紧线器,至此调整作业结束。

(2)普通型接触线终端锚固线夹(120、85型)
①将紧线器安装在接触线适当位置;
②将两根钢丝套子分别安装在紧线器和H型钢支柱上;
③用手扳葫芦连接两钢丝套子,并摇动手扳葫芦至接触线终端锚固线夹不受力;
④旋转套筒,将双耳螺栓与套筒分开;
⑤将楔子与锥套分开;
⑥检查楔子的状态,检查内部的锯齿牙有无变形,若无变形可以继续使用,若锯齿牙发生变形应当及时更换;
⑦重新调整接触线端部与楔子大端之间的距离,使之在45~50mm之间,检查楔子四个开槽闭合情况,开槽尺寸不得大于2mm,且不得夹有异物,具体如下图所示:
图9
⑧移动套筒,使之与锥套、楔子各配合面紧贴,并与双耳螺栓相连,用80N.m的力矩将套筒与双耳螺栓紧固连接;
⑨慢慢的松开手扳葫芦,使接触线终端锚固线夹受力,在压力下再次检查线夹状态,检查接触线是否出现滑移,检查接触线露头是否满足10mm(允许偏差±1mm);并利用记号笔在接触线终锚线夹根部与接触线连接处的接触线表面标画记号,记号环绕接触线一周具体样图如下所示。

紧靠根部
用红色记
号笔标
画,环绕
一周
图10
⑩若一切正常,卸掉手扳葫芦、钢丝套子、紧线器,至此调整作业结束。

(3)顶丝型终端锚固线夹
①将紧线器安装在接触线适当位置。

②将两根钢丝套子分别安装在紧线器和H型钢支柱上。

③用手扳葫芦连接两钢丝套子,并摇动手扳葫芦至接触线终端锚固线夹不
受力。

④旋出终端双耳,交替将固顶紧螺栓松开,取出压块,将螺纹套筒旋出螺纹楔套。

⑤将楔子与螺纹楔套分开;
⑥检查楔子的状态,检查内部的锯齿牙有无变形,若无变形可以继续使用,若锯齿牙发生变形应当及时更换;
⑦重新调整楔子位置,使楔子大端面距承力索端头的距离约45~50mm;再用套管顶住楔子大端,用木锤将楔子砸紧,使楔子大端端面距螺纹楔套螺口的
距离约为9~11mm. 在螺纹楔套六方端头的承力索上做好标记。

楔子四个开槽应均匀合拢,开槽内不能夹有绞线。

⑧将螺纹套筒旋入螺纹楔套,使螺纹楔套外螺纹留出1至2扣;再将压块放入外壳内,并保证压块小端端面与楔子大端面接触. 调整压块方向,使其侧平面正对于顶紧螺栓,压块牙型面与接触线大小圆弧面接触,避开沟槽以增大接触面积。

并用手交替旋紧顶紧螺栓,使之顶住压块。

两个压块应相互平行;旋紧双耳前,用手循环拧紧顶紧螺栓,使得压块不能转动。

图11
⑨旋入终端双耳, 将终端双耳紧固至与压块顶紧或终端双耳外露1扣为止.使之压紧压块后,交替紧固顶紧螺栓至44 N.m,然后旋紧背紧螺母。

图12
⑩在工作张力下,再次查看标记位置。

若有所变化应拆开检查,进行二次紧固。

图13
7.4检查验收
检修作业完成后,对检修后的设备质量进行复核验收,验收关键点:
(1)开口销及销钉状态良好;
(2)线索露头长度符合标准;
(3)楔子安装正确。

8 记录及表格
8.1补偿装置检测(检查)记录(上铁供专-网-04-08-2016)
8.2安全生产问题隐患排查整改登记表(上铁供记-安-03-2015)
每次出工前,详细统计工作量及设备数量,将此表打印或携带活页式记录表,于作业现场详细记录各项数据,返回工区填写电子记录,将纸质原始记录于工作票一同装订。

13
14。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