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一练1美好生活的向导用时:90分钟满分:100分答题表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1.“哲学开始于仰望天穹(借指天空、宇宙)。
”这句话生动形象地说明()A.哲学与自然有关B.一切科学知识都是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C.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D.认识和改造世界从哲学开始解析:题干是讲哲学是如何产生的,故C正确且符合题意,A不合题意,B、D本身不正确。
答案:C2.哲学是“明白学”,许多事情只有学了哲学才能真正明白;哲学是“智慧学”,学了哲学可以使人变得聪明,脑子活、眼睛亮、办法多。
不学哲学,天赋再好也不能算明白人。
这主要说明()A.哲学能够正确地指导人们的实践B.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C.真正的哲学是万能的科学D.学好哲学是人生的主要任务解析:错误哲学不能正确指导实践,任何哲学都不是万能的科学,人生的主要任务不应是学习哲学,故A、C、D表述错误。
答案:B3.纯粹思辨的哲学体系就像不接“地气”的空中楼阁,这告诉我们()A.哲学源于实践,离不开实践B.脱离实践的哲学是不存在的C.哲学与哲学体系是有差别的D.哲学是帮助人们思维的科学解析:题干意思是哲学只有在实践中才能丰富发展,才有生命力。
答案:A4.“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但是从另一个侧面来看,“杞人忧天”也有合理之处,其合理之处表现在()A.预见了外部世界的发展趋势B.看到了天地万物的变化趋势C.触及了思考世界、思考人生与世界的关系问题D.认识到人类在自然面前是无能为力的解析:“杞人忧天”体现出的追问与思考,其实已经不自觉地与哲学发生了关系。
A、B、D三项都不是其合理之处所在。
答案:C5.钱树根说,我一生最感兴趣的是哲学,哲学指导了我一辈子,哲学就如同阳光,有了哲学,明明亮亮,能视通万里看得远;掌握哲学,穿云破雾,能思接千载想得深。
这说明()A.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B.哲学的任务,就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C.哲学是时代精神上的精华和智慧D.哲学能够为人们提供解决所有问题的具体方案解析:哲学的任务,就是寻找光明,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所以哲学就如同阳光,有了哲学,明明亮亮。
答案:B6.一天傍晚,一位智者给其两个学生各一个铜钱,要他们买样东西把黑暗的房子全部装满。
一个学生买了许多干草,满满地塞了一屋子。
智者摇了摇头,叹了口气。
另一个学生买了一支蜡烛,点燃蜡烛,整个屋子一片光明。
智者笑了。
两种不同的思维方法与处事方式所带来的不同效果说明()①生活需要智慧和哲学的指导②哲学能给人智慧,使人聪明③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④人们都能自觉地运用哲学指导自己的生活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答案:B7.哲学从来不是哲学家的专利,进入新世纪,人们对克隆人技术、网络伦理、环境资源等生活问题从未停止哲学的思考。
由此可见()A.生活就是哲学B.哲学产生于人们的主观思考C.生活实践需要智慧,需要哲学D.哲学能解决人类生活的一切问题解析:哲学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但哲学并不是生活,A项错误;哲学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故B项错误;哲学对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具有指导作用,但不能解决一切问题,故D项错误;C项正确表述了生活与哲学的关系。
答案:C8.儒家学说强调亲情仁爱,提出“血浓于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等。
比如中国人重团圆,以享受天伦之乐为人生之大喜。
这说明哲学是() A.智慧之学B.科学的世界观C.复杂多变,难以把握的学说D.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解析:A项不符合题意;B项错误,哲学未必是科学的世界观,也许是错误的世界观,如唯心主义哲学;C项说法明显错误,哲学是可以掌握并运用的;D项表述正确,且符合题意。
答案:D9.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称:如果存在问题是哲学问题之中心课题,则存在的日常生活性之分析便成为一切哲学问题之起点现象。
这表明()A.哲学的力量很强大B.哲学没有任何作用C.哲学源于实践D.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解析:解答本题,要抓住题干表述的重要思想,“存在的日常生活性之分析”成为“哲学之起点”,即哲学的起源是实践,C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A、B说法错误。
答案:C10.《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指出:实践表明,深化改革开放、推进体制创新是解决经济社会发展诸多矛盾的必由之路,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这是因为()A.世界观对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有着积极的指导作用B.方法论是人们改造世界的正确原则C.科学发展观是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的集中表现D.科学发展观是解决我国一切实际问题的根本方法解析:A项说法错误,世界观有错误和正确之分;B项说法错误,方法论有错误与正确之分;D项说法中“解决我国一切实际问题”是错误的。
故选C项。
答案:C11.世界观与哲学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下列关于二者的关系的说法中,错误的是()①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根本观点和总的看法,是一般人都有的;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②世界观通常是自发的、朴素的;哲学则是对自然知识的概括和总结③世界观就是哲学,人人都有世界观,人人都有哲学④一般意义的世界观和哲学知识必须经过总结和学习才能获得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解析:本题属于逆向选择题。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①说法正确;②说法中“哲学是对自然知识的概括和总结”不准确;③④说法错误。
故选B项。
答案:B12.《南方日报》载文指出,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只有正确认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存在的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才能在科学的方法论指导下,促进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下列关于方法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①方法论是人们改造自然界的根本原则和方法②当人们以一定的世界观观察、处理问题时,世界观就有了方法论的意义③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④方法论是人们认识、改造人类社会的根本原则和方法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解析:本题考查方法论的知识。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①④说法只是局限于自然界或人类社会,不全面,故排除。
②③说法是正确的。
答案:B13.思想高尚的人,不会做偷鸡摸狗之事;思想龌龊的人,不可能成就惊天动地的事业。
播种一种观念就收获一种行为,播种一种行为就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就收获一种命运。
要改变命运,就要先改变行为;要改变行为,先要改变思想,解放思想。
这是因为()A.方法论决定世界观B.世界观和方法论互相转化C.世界观决定方法论D.世界观和方法论都有相对独立性解析:本题考查世界观和方法论的辩证关系。
思想高尚的人,不会做偷鸡摸狗之事,说明人的思想决定人的行为,选C;A、B表述错误,D与材料无关。
答案:C14.历史上很多著名的科学家同时也是哲学家,例如伽利略、笛卡儿、爱因斯坦等,也有很多著名的哲学家同时也是科学家,例如培根、莱布尼兹、康德等。
这种现象说明()A.哲学对具体科学具有指导作用B.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C.哲学与具体科学是密切联系的D.哲学和具体科学将会相互取代解析:材料并不能表明哲学与具体科学的辩证关系,因而A、B 不能选。
D说法错误。
答案:C15.历史发展到今天,哲学的论述越来越离不开具体科学的材料,同时具体科学的发展也越来越离不开哲学的指导。
哲学之所以能够指导具体科学的发展,是因为哲学()A.是一切科学的总和B.揭示了世界的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C.以整个世界为其研究对象D.是具体科学的最高形态解析:AD观点错误。
C与题干构不成因果关系。
答案:B16.著名画家葛庆友讲道,画画和其他任何艺术形式一样,都需要哲学思辨,“黑与白、直线与斜线,点与面……绘画中蕴涵了很多对比和冲突;不懂辩证法的画家,是创造不出好的作品的。
”这是因为()①真正的哲学可以促进实践的发展②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③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④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解析:材料强调哲学的作用,①是哲学对实践的作用,③是哲学对具体科学研究的作用,①③符合题意。
②是讲具体科学对哲学的作用的,④说的是社会实践与哲学的关系,②④均不符合题意。
答案:C17.下列关于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①哲学与具体科学之间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②哲学与具体科学为两个互为基础、相互促进的学科③哲学是“总科学”④哲学以各门具体科学为基础,又对具体科学研究起指导作用A.①②③B.①④C.②③④D.③④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②说法错误,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而不是互为基础;③说法错误。
故选B项。
答案:B18.赫拉克利特说:“智慧在于说出真理,并且按照自然行事,听自然的话。
”“智慧只在于一件事,就是认识那善于驾驭一切的思想。
”苏格拉底说,“我认为‘智慧’这个词太大了,它只适合于神,但‘爱智’这个词倒适合于人。
”这表明()A.哲学就是追求智慧,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B.哲学就是盲从自然,因为自然界是有规律的C.哲学就是神的思想,它只能适合于神D.哲学就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解析:用排误法即可。
答案:A19.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是()A.决定作用和反作用的关系B.整体和部分的关系C.全局和局部的关系D.一般和特殊的关系解析:该题是关系题。
回答这一类型的题目,要搞清对象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哲学与具体科学间的关系是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和个性、一般和特殊的关系。
答案:D20.苏格拉底曾经和美诺一起讨论什么是“美德”。
美诺分别讲了男人、女人、老人和青年人的美德各是什么。
苏格拉底认为,这只是具体的美德,而不是哲学的回答。
苏格拉底认为应该从对具体“美德”的概括中抽象美德的共性。
这表明()①哲学是研究世界上万事万物共同的本质和规律的②哲学思维通过理性思考,从个性中归纳综合出了物共同的本质③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知识的正确的概括和总结④哲学是人们对于具体领域的根本观点A.①②③B.①②C.①②③④D.②③④解析:苏格拉底的观点揭示了哲学的研究对象,①②是对哲学研究对象的正确表述;③错误,并不是所有哲学都是正确的;④说法错误,哲学以整个世界而不是以具体领域为研究对象。
答案:B哈佛大学成立于1636年,是美国最古老的大学之一,迄今已培育出6位美国总统,29位诺贝尔奖得主和27名普利策奖得主,赢得了举世公认的学术口碑和崇高的国际声誉。
完成21~22题。
21.哈佛大学的校训是:“以柏拉图为友,以亚里士多德为友,更以真理为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