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战略意义和基本路径李亮(西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重庆北碚400715)摘要:文化是软实力的重要表现形式,文化软实力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核心。
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对于增强我国文化的凝聚力、竞争力、创造力、影响力、持续力,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改变我国文化软实力发展滞后、“疲软”状况,推动我国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要切实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就必须探索适合我国实际的现实路径。
关键词:增强;文化软实力;战略意义;基本路径Abstract: Culture is an important expressive form of the soft power, with cultural soft power being the core of a country.Enhancing China's cultural soft power is of strategic significance to strengthen the cohesion, competitiveness, creativity, influence, sustainability of our culture and promote the great development and prosperity of our culture.To effectively enhance China's cultural soft power, it is necessary to explore an actual path which is suitable to our realistic condition.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我国经济实力不断提升,但与经济这种硬实力的“强劲”相比,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却呈现出相对“疲软”的发展态势。
为了改变我国文化软实力发展滞后、“疲软”状况,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必须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
当前,要增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必须使广大人民特别是广大文化教育工作者明确: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战略意义和基本路径。
一、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战略意义(一)是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的迫切需要进入新世纪,文化软实力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这是因为:第一,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在经济较量中,文化因素日益凸显,经济发展越来越依赖于文化的支撑。
第二,文化产品与服务已作为独立的贸易形态,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方面。
现在,美国的文化产品遍及世界,己在其对外贸易中占据首位,日本的文化产业的产值己超过汽车工业。
第三,文化领域己成为政治斗争和意识形态较量的主战场。
西方国家借其经济科技的优势,大肆对其他国家进行思想文化的扩张和渗透。
胡锦涛同志指出:〝当今时代,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谁占据了文化发展的制高点,谁就能够更好地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
〞①(二)是实现人民群众丰富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的必然要求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统计数字,2007年我国人均GDP巳达到 2360美元②,社会消费正在向发展型和享受型升级,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全社会求知求乐求美的愿望更加强烈。
尽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文化软实力得到了较大提高,但文化的总体实力还不强,总体水平还不高,政府对文化的投入还不够,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还不健全,文化产业的总体规模还不大。
这种状况同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不相适应。
因此,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能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
(三)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党的十七大根据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在党的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个方面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在文化方面提出: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良好思想道德风尚进一步弘扬。
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立,文化产业占国民经济比重明显提高、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适应人民需要的文化产品①胡锦涛:在中国文联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协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08-11-10。
②国家统计局发布我国经济社会30年发展成就系列报告:我国GDP从世界第十升至第四,人民日报,2008-10-28更加丰富。
党的十七大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提出的新要求昭示人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仅需要殷实富足的物质生活,而且需要丰富健康的文化生活。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仅要发展经济、科技等〝硬实力〞,而且要发展文化、道德、意识形态等〝软实力〞。
二、增强文化软实力的基本途径当前,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应着力在以下七个方面下功夫。
(一)发展先进文化,增强我国文化的引领力先进文化代表着文化的发展方向,引领着整个文化的发展和繁荣。
要提高我文化软实力,保证文化的先进性,必须大力发展先进文化。
1、发展先进文化就是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这是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观念形态上反映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在思想价值上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在功能作用上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所以,我们必须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2、发展先进文化就是要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优秀文化。
要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优秀文化,这就要求我们发展人民群众需要的、昂扬向上的文化,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优秀的精神食粮,满足人民群众日益旺盛的精神文化需要,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和精神境界。
3、发展先进文化就是要发展健康有益的文化。
要发展健康有益的文化就必须改造落后的文化,抵制腐朽的文化,支持一切健康有益的文化,用先进文化占领城乡文化阵地,保证文化的前进方向,增强先进文化的引领力。
(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我国文化的凝聚力在社会思想日益多元、多样、多变的今天,靠什么来统一人民的思想,增强各民族的凝聚力?历史的经验和现实的实践告诉我们:统一人民的思想,凝聚各民族的力量,首先要靠对先进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的理解、认同、信仰。
不同时期,不同国家有不同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
在当代中国,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因此,增强我国民族和我国文化的凝聚力,必须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1.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文化建设。
这就要求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指导文化建设;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激励全国人民积极投身于文化建设;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励全国人民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创新社会主义文化;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文化风尚,提高广大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
2.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文化建设的各方面。
这就要求我们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融入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领域,使之成为全体社会成员普遍理解、接受的,自觉遵守奉行的价值理念。
3.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
这就要求我们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占领思想文化阵地,抵制和消除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巩固和发展健康向上的主流意识形态。
(三)建设和谐文化,增强我国文化亲和力和谐文化是以和谐为核心内容和价值取向的、融思想观念、理想信念、社会行为规范为一体的一种文化形态。
和谐文化的重要特征和功能是尊重差异、包容多样,促进各种积极自上的文化协调融合,增强文化的亲和力。
和谐文化是社会和谐的思想文化基础,对社会和谐建设具有观念引导、精神支持和思想保障的作用。
十七大报告指出,和谐文化是〝全体人民团结进步的重要精神支撑〞,对于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作用。
增强文化软实力,必须大力建设和谐文化。
1.加强和谐文化教育。
这就要求我们通过和谐文化教育,培养人们的和谐意识和和谐精神,为形成男女平等、尊老爱幼,礼让宽容、和谐友好的人际关系夯实思想基础。
2. 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这就要求我们在坚持和发展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在弘扬主旋律的基础上,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尊重和发展其他形式的有益文化,推动不同文化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使各种文化形式、文化门类、文化业态各展所长,共同发展。
3. 开展和谐创造活动。
这就要求我们通过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和谐创造活动,增进了解,促进交流,使人们更正确地认识和对待文化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
努力形成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局面。
(四) 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创造力要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必须大力推进文化创新,不断增强我国文化的创造力。
1. 推进文化观念创新。
这就要求我们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转变旧观念,正确认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俗文化与雅文化的关系。
消除对发展和扩大文化产业的疑虑,提高对网络文化、动漫游戏的认识,使广大干部群众以创新的观念认识新情况,以创新的精神解决新问题。
为文化内容、文化形式、文化体制的创新奠定思想基础。
2. 推进文化内容创新。
文化内容的创新是文化创新的主题。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在精神文化需求上呈现多层次、多样性的特点。
在审美情趣、审美方式、价值判断、评价标准等方面也提出了新要求。
这就要求广大文化工作者、文艺创作者,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热情讴歌人民群众新的精神风貌,真实反映在改革开放中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为群众提供喜闻乐见的优秀文化作品,为社会贡献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
3.推进文化体制创新。
这就要求我们要创新和完善文化市场体系,打破条块分割、城乡分离的局面,加快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建立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文化管理体制;运用高新技术创新文化生产方式,加快构建传输快捷、覆盖面宽的文化传播体制;创新文化建设的人才保障机制,切实保障各类文化人才的科学选拔、精心培养和正确使用;创新文化建设的评价和激励机制,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使其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让一切文化创造活动竞相迸发,让一切文化创造的源泉充分涌流,让一切有志于文化创造的建设者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
(五) 发展文化产业,增强文化竞争力为了适应国内外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增强我国文化的竞争力,必须着力发展文化产业。
1. 构建文化产业格局。
这就要求我们要构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既要充分发挥国有文化企业的骨干作用,又要保护好、引导好民营文化企业投资文化产业的积极性,迅速壮大文化产业的规模,提升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