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语文_谈生命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语文_谈生命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谈生命》教学设计【教材主题】谈生命【教学内容】语文教材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谈生命》自主学习指导课程:P122《瞬息与永恒的舞蹈》P135《与一只蝶不期而遇》【设计说明】学习一组以“谈生命”为主题的文章。

细品课本上《谈生命》这篇文章,感受文中的鲜活形象,品味文章蕴涵的哲理,培养健康积极的人生态度;升华自主学习指导课程: P122《瞬息与永恒的舞蹈》、P135《与一只蝶不期而遇》两篇文章,主要从仿写形象的角度来谈生命。

本节课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围绕“生命”,感受文中的鲜活形象,从而结合自己的生命体验来谈生命的真谛。

【学习目标】★感受文中的鲜活形象。

★品味文章蕴涵的哲理,培养健康积极的人生态度。

【学习重点】理解作者对生命本质的认识。

【学习难点】品味文中优美形象的语言,感悟语言中蕴含的哲理。

【课前准备提前做】预习语文课本第三单元《谈生命》及自主学习指导课程:P122《瞬息与永恒的舞蹈》P135《与一只蝶不期而遇》三篇文章。

1.扫清阅读障碍(读准下列字词)云翳()巉岩()璀璨()丛莽()休憩()骄奢()枭鸟()荫庇()芳馨()挟卷()朔风()惊骇()将仍然对你的阅读造成障碍的字词写下来,牢牢记住哦!!!2.整体感知,理清文路本文虽然只有一段,但思路一目了然。

纵观全文,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谈生命的?理清文章的思路。

【文学常识早知道】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福建人。

现代著名诗人、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家,被称为“世纪老人”。

代表作有诗集《繁星》、《春水》,散文集《寄小读者》,小说《超人》等,“童心、自然、母爱”是她的“爱的哲学”的三大支柱。

冰心老人是一个喜欢孩子,有着博大胸怀,创作上有着自己风格的作家。

正是因为冰心这特殊的人生阅历,才成就了这篇非常精致的散文《谈生命》。

【课中活动】一、课堂导入1、你了解我们的世纪老人冰心吗?2、充盈心灵的小诗:《旅程》汪国真意志倒下的时候生命也就不再屹立歪歪斜斜的身影又怎耐得秋叶萧瑟晚来风急垂下头颅只是为了让思想扬起你若有一个不屈的灵魂脚下就会有一片坚实的土地对待生命,有的人选择悲伤逃避,有的人选择快乐和坚强,读完这首小诗,你认为生命的价值在于什么呢?(学生谈)生命是人类永恒的话题,它是贝多芬用生命弹出的《命运交响曲》,它是梵高笔下那朵璀璨的向日葵,它是文天祥用生命所唱出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浩然正气。

今天,我们来学习世纪老人冰心写的优美散文《谈生命》,来感悟作者笔下的生命的真谛。

3、学习目标:★感受文中的鲜活形象。

★品味文章蕴涵的哲理,培养健康积极的人生态度。

二、★初识生命1、分角色朗读文章这篇充满哲理的散文很适合朗诵,现在先让我们读起来。

一江春水的部分,按照事先分好的角色,学生展示朗读。

一棵小树的部分,学生小组内自己分角色,并展示朗读。

(合)我不敢说生命是什么,我只能说生命像什么。

(男1号)生命像向东流的一江春水。

他从最高处发源。

冰雪是他的前身。

他聚集起许多细流,合成一股有力的洪涛,向下奔注,他曲折地穿过了悬崖峭壁,冲倒了层沙积土,挟卷着滚滚的沙石,快乐勇敢地流走,(合)一路上他享受着他所遭遇的一切:(男2号)有时候他遇到巉岩前阻,他愤激地奔腾了起来,怒吼着,回旋着,前波后浪地起伏催逼,直到他冲倒了这危崖他才心平气和地一泻千里。

(女1号)有时候他经过了细细的平沙,斜阳芳草里,看见了夹岸红艳的桃花,他快乐而又羞怯,静静地流着,低低地吟唱着,轻轻地度过这一段浪漫的行程。

(男1号)有时候他遇到暴风雨,这激电,这迅雷,使他心魂惊骇,疾风吹卷起他,大雨击打着他,他暂时浑浊了,扰乱了,而雨过天晴,又加给他许多新生的力量。

(女2号)有时候他遇到了晚霞和新月,向他照耀,向他投影,清冷中带些幽幽的温暖:这时他只想休憩,只想睡眠,而那股前进的力量,仍催逼着他向前走……(男2号)终于有一天,他远远地望见了大海,啊!他已到了行程的终结,这大海,使他屏息,使他低头,她多么辽阔,多么伟大!多么光明,又多么黑暗!大海庄严地伸出臂儿来接引他,他一声不响地流入她的怀里。

(合)他消融了,归化了,说不上快乐,也没有悲哀!(女1号)也许有一天,他再从海上蓬蓬的雨点中升起,飞向西来,再形成一道江流,再冲倒两旁的石壁,再来寻夹岸的桃花。

(合)然而我不敢说来生,也不敢信来生!2、生命本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作者在文中把生命物化为哪两种具体的事物?三、★寻找生命1、速读“一江春水”部分寻找“生命”:“一江春水”经历了哪几个生命历程?暗示着怎样的人生历程?2、速读“一棵小树”部分寻找“生命”:“一棵小树”又经历了哪几个生命历程?暗示着怎样的人生历程?四、★诠释生命课文最后一部分很有启发、教育意义,选取你自己喜欢的、感受最深刻的句子,反复品读、揣摩,谈谈你对生命的认识和感悟。

1、宇宙是一个大生命……2、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3、我们是多么卑微,多么渺小……4、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5、要记住: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入海……6、愿你生命中有够多的云翳……五、★探究生命1、学习了这篇抒情散文,你觉得应该怎样对待生命?2、主题链接:自主学习指导课程:P122《瞬息与永恒的舞蹈》P135《与一只蝶不期而遇》读完两文,你觉得“生命还像什么……”3、仿写练习,体验生命:(1)生命像浪花,有时,有时。

(2)生命像一轮月亮,,圆圆缺缺构成了她的一生。

(3)生命像一枝墙角的花,,天地便小了。

(4)生命像一颗星星,只能白了青年人的发,。

(5)生命像母亲清澈的眼眸,盛满了一池春水,笑弯了,温柔了。

(6)生命像母亲温暖的怀抱,天上的风雨来了,,心中的风雨来了,。

生命就应该是:宠辱不惊,,,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六、★我也谈生命结合我们自己的生活体验,在你十几年的生命中,你认为最重要的是什么?“生命中最重要的是”七、★名人谈生命诗歌小结:学生朗读汪国真的诗歌《热爱生命》汪国真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我不去想能否赢得爱情既然钟情于玫瑰就勇敢地吐露真诚我不去想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冷雨既然目标是地平线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我不去想未来是平坦还是泥泞只要热爱生命一切,都在意料之中学情分析《课程标准》要求: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精妙,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并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九年级的中学生正处于生命的过渡期,对生命已经有了自己独特的认识,但有时也会出现迷茫。

因此,这堂课的教学设计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教师点拨为辅,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步深入地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创新能力。

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通过语句赏析、联想和想像等方式,让阅读成为思维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

并能联系生活实际,获得对人生独有的情感体验和有益启示,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提高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谈生命》中清新的文字,真挚的感情,细腻的描写,丰富的哲理,于含蓄凝练之中透出酣畅和流利,如诗歌般的语言,耐人寻味,意趣无穷。

生命诞生于自然,最终又回归自然,是战胜困难,享受快乐,不停地前进或生长,去争取成功的过程。

这些对于成长中的中学生来说,都是弥足珍贵的生命引领。

因为缺少了奋斗与成长,现实中确实有的生命变成了“死湖”,变成了“空壳”。

所以作为中学生,要清楚苦痛与幸福相伴相生的一般法则,同时坚定的传承:生命不止、奋斗不息的意志与豁达乐观的精神,这应该就是学生最大的收获。

效果分析“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学生欣赏文章不难,关键是能否在课堂上与作品产生共鸣,有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

《谈生命》对于初中生来说比较抽象,容易仅从语言的角度欣赏文章,在谈到人生意义上也就是从小在政治课上收获的内容,课堂也易流于表面。

课堂上,通过各种方法深入浅出地展现了富有活力、积极进取的生命,激发了学生积极真实的对生命的思考。

课堂建立在对文章的字斟句酌上,体会作者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感悟人生的真谛,进而思考自己的人生之路。

多媒体播放励志人物力克·胡哲的感人画面,以鲜活的生活方式,提示引导着学生:生命是平凡的,生命是可爱的,生命更是是可敬的,生命的意义在于追求的过程,生命的意义在我们的生活里,在我们的心里。

教材分析《谈生命》为冰心的作品,在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本单元的课文都是以生命为主题的散文,它们融进了作者对生命的独特感受和深沉思索。

阅读这些散文,可以开阔视野,培养审美趣味和对语言文字的感悟、理解能力。

《谈生命》是冰心老人发表的一篇带有比喻、象征和哲理意蕴的抒情散文,文中时有精当的议论,但又不是理性的直说,而是将抽象的“生命”人格化,将生命流程物象化,抒情、哲理交融。

这节课阐述了生命的意义,告诫人们要积极的、乐观的面对生命。

本文无论从语言,还是文章所透露的意义,对学生来讲,都是值得学习的,所以这节课我主要从文章的鲜活形象和生命的哲理两方面来引导学生学习。

侧重对学生活动和教学方法的设计,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感受文中鲜活的形象。

在研读、讨论、探讨过程中,加强对生命的生长、壮大和衰老的普遍规律,以及生命中苦难与幸福相伴相生的一般法则的认识。

对学生进行豁达乐观、奋斗不息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

鉴于学生生活阅历浅、阅读理解有限,我在本节课的设计中,着重引导学生感知品读课文,发现其中的美点,挖掘其中的理趣,理解作者关于生命本质的阐述。

评测练习仿写练习,体验生命:(1)生命像浪花,有时,有时。

(2)生命像一轮月亮, ,圆圆缺缺构成了她的一生。

(3)生命像一枝墙角的花, ,天地便小了。

(4)生命像一颗星星,只能白了青年人的发, 。

(5)生命像母亲清澈的眼眸, 盛满了一池春水,笑弯了 , 温柔了。

(6)生命像母亲温暖的怀抱, 天上的风雨来了, , 心中的风雨来了, 。

生命就应该是:宠辱不惊 , ,, 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教学反思《谈生命》是冰心先生早年写的一篇优美的抒情散文,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鉴于学生生活阅历浅、阅读理解有限,我在本节课的设计中,着重引导学生感知品读课文,发现其中的美点,挖掘其中的哲理,理解作者关于生命本质的阐述。

一、课前准备环节:我提前设计学案,课前让学生结合学案,深入课文,积累字词、文学常识,并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我觉得这样的课前学案很有价值,很实用,学生提前将自己可以解决的问题解决了,课堂上就会游刃有余了。

二、课堂导入环节:我利用汪国真的小诗《旅程》“你若有一个不屈的灵魂,脚下就会有一片坚实的土地”引导学生结合小诗,体会生命的价值在于什么?然后用名人贝多芬、梵高、文天祥导入,学生更能感受到生命在他们身上的意义,拉近与“生命”这个深奥话题的距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