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源于自然的启示
第六课《肌理与应用》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让学生理解并且掌握“肌理”的概念
②让学生了解肌理的分类(自然肌理和人造肌理)
2、能力目标:
①了解并掌握几种典型的肌理制作方法
②能对肌理艺术作品进行探索分析其材质的应用和制作的方法
③学生动手尝试用不同的肌理制作方法来表达肌理的效果,完成一幅有创意的肌理作品
3、情感目标:
让学生感受肌理的独特美,体验肌理的制作技巧和创作的乐趣。
培养学生对身边事物的关注力,感受美无处不在,增强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通过小组合作加强和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意识。
二.教学分析:
教学对象分析
初一的学生对“肌理”一词并不熟悉,但是奇妙的肌理作品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肌理的制作过程也很容易调动学生动手制作的主动性。
教师应该好好利用肌理所具有特殊的魅力,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合理安排肌理作品欣赏和动手实践制作肌理等环节的时间,始终保持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学内容分析
这一节课的教学主要涉及三个内容:一是肌理的分类,自然肌理和人造肌理;二是肌理的应用;三是肌理的制作方法。
教材通过三个环节层层深入地向学生展示了“肌理”这种特殊的美术语言。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去认识自然肌理和人造肌理,并能简单描述肌理表现的美感;感受与理解,赏析肌理的美感所在;体会、认识、学习肌理的制作方法。
这三个环节的有机结合,能引导学生对肌理有一个较全面的认识。
三.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对肌理作品的赏析,探索作品中肌理的材质运用及其表现方法
2、了解并掌握一些肌理的制作方法(拓印法、拼贴法、磨印法、吹彩法、弹敲法等)
教学难点:利用不同的肌理制作方法来表达肌理的效果,完成一幅有创意的肌理作品。
四.教学过程
活动一【导入】课堂导入学生上讲台摸一摸,猜一猜物品。
二.出示教学目标:
1、掌握“肌理”的概念。
2、认识肌理的基本特征,培养创造能力。
3、了解各种制作肌理的方法,通过动手尝试过程,学会制作技巧和体验创作的乐趣。
三.出示自学指导
1.什么肌理?
2.肌理的分类?
3.肌理的应用?
(1)、导出肌理的概念
(2)、课件展示一些有纹理的图片,提问:在这些图片中同学们发现了什么吗?学生:有的物体表面光滑、有的凹凸不平……
1,根据自身的感受可分为触觉肌理和视觉肌理。
2,根据构造可分为自然肌理和人造肌理。
在同学们看到的这些物体中,有的物体表面是光滑的、有的是凹凸不平的,这些凹凸不平的物体本身就有一种漂亮的纹理。
这种纹理就是咱们所说的肌理。
肌理是指物体表面的组织纹理结构,即各种纵横交错、高低不平、粗糙平滑的纹理变化。
你能从生活中举出例子来吗?4、肌理的分类5、肌理的美?6.欣赏自然中的肌理。
学生小组讨论(一)你认为肌理美吗?美在哪?谈一谈你的感受?学生小组讨论学生小组讨论(二)你认为肌理美吗?美在哪?谈一谈你的感受?
肌理的制作方法(三)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课本的肌理制作方法,思考如何操作,你会选择哪一种,为什么?师生互动
学生小组讨论(四)?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哪些事物应用到了肌理?它们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请举举例子?(2)、学生欣赏自然肌理和人造肌理的图片(3)、除了老师展示的肌理物品,同学们还发现咱们身边还有哪些东西有肌理呢?它们又属于哪一类肌理?
学生小组讨论回答……
5、探索肌理的制作方法
(1)、同学们你们知道作品上的肌理是怎么做出来的吗?
学生小组讨论回答……
(2)、指导学生观察树叶的纹理,用手去摸摸树叶的叶脉
提问:同学们老师特别喜欢树叶的纹理,要怎么样才能把它们表现在老师的作品里呢?
学生:照着画、印出来、贴上去……
(3)、教师介绍肌理的制作方法
磨印法、拓印法、拼贴法、吹彩法、抗水法、混合法……
(4)、教师示范
教师简单示范拓印法和混合法的制作过程
(5)、欣赏作品,激发学生创作
①欣赏一些上一届学生的作品,探索作品中运用到哪些材料和制作的方法
②欣赏一些老师自己制作的肌理作品,师生一起探索作品中用到的材料和制作方法
活动3【练习】课堂实践
当然训练.完成一幅具有创意的肌理作品。
学生小组合作动手实践,利用小组收集回来的肌理材料,根据老师给出的作业要求,小组挑选其中的两个作业进行制作肌理作品
活动4【活动】交流评价
1、学生向同学们介绍小组的肌理作品,制作中用到了哪些材料和方法,为什么要用这些方法?
2、同学评价他们的的肌理作品,有哪些好的地方和不好的地方?这些材料除了这些用到方法还可以什么方法制作?
3、教师总体点评小结:
肌理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
自然、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非常有趣的游戏,这个游戏需要2位同学参加,有同学愿意上来参与的吗?先给面具,通过猜拿活动,学生上讲台摸一摸,猜一猜物品,让学生在感受触觉肌理和视觉肌理中以饱满的热情走进课堂的氛围。
用你们的双手去触摸物体的物体的质感?形状,纹理、质感
在上课前,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些小礼物,同学们想不想把老师带来的礼物都拿回去?老师有要求的,上来拿礼物的同学要自己去摸一摸,告诉其他同学你摸到的礼物表面是怎样的。
然后猜对礼物是什么才可以从老师这把礼物拿回去。
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