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性广告调研报告
公益性广告调研报告
一、引言
广告作为一种公共传播方式,除了商业广告,还包括了公益性广告的形式。
公益性广告具有传递社会公益信息,倡导社会道德价值观念等重要功能。
为了更好地了解公益性广告对受众的影响以及在社会中的作用,本次调研旨在对公益性广告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和分析。
二、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针对不同年龄、性别、职业和地域的人群进行问卷调查,获取受众对公益性广告的认知和接受程度。
2.焦点小组访谈:选取一定数量的受众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其对公益性广告的态度和看法。
三、受众对公益性广告的认知程度
通过对500名受众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超过70%的受众对公益性广告有一定的认知。
他们普遍了解到此类广告宣传的内容更关注社会公益和道德价值观教育,例如环境保护、反吸烟、交通安全等。
这些广告往往以感人、励志的形式呈现,引起受众的共鸣和共同参与的愿望。
四、公益性广告的影响力
1.在意识形态上的影响:超过80%的受众表示,公益性广告引起了他们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并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行为上的影响:近60%的受众表示,公益性广告对他们的行为有一定的影响,例如,改变了他们的消费习惯,提高了环境保护意识等。
3.社会影响力:超过70%的受众认为,公益性广告在社会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引导了社会认同和共识,并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五、公益性广告的改进建议
1.差异化宣传:针对不同目标群体的公益性广告可采用不同的宣传手法和渠道,以更好地引起其共鸣和参与度。
2.创新形式:结合新媒体和互联网技术,公益性广告可以更好地利用虚拟现实、直播等方式进行传播,以吸引更多年轻受众的关注。
3.精准定位:公益性广告应根据不同地域和受众特点进行精准定位,提高广告传播效果。
六、结论
公益性广告作为一种具有社会影响力的传播形式,在受众中具有较高的认知度和接受度。
它通过传递社会公益信息、引导社会道德价值观念等方式,对受众的意识形态和行为产生积极影响。
然而,公益性广告仍然存在着改进的空间,如差异化宣传、创新形式和精准定位等方面,有待进一步提升其传播效果和社会影响力。
参考文献:
1.杨云.公共利益广告的理论及实际问题研究[J].新闻传媒研究, 2016, 1(01):180-186.
2.李明.公益广告设计对消费者行为影响研究[J].企业家, 2017,
3(03):187-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