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五四制)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单元测试一、选择题1.关于我国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A.占世界的30%B.西北多,东南少C.人口地理界线是黑河—-腾冲一线D.人口基数小,增长慢2.下列关于我国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自然环境差异的描述,正确的是()。
A.北方地区1月平均气温在0 ℃以上,南方地区在0 ℃以下B.北方地区、南方地区冬季河流都不结冰,河流终年可以行船C.北方地区植被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南方地区则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D.北方地区地形多以高原为主,南方地区多以平原为主3.下列语句中描述的地区,位于北方地区的是()A.上有天堂,下有苏杭B.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C.地高天寒,雪山连绵D.山环水绕,沃野千里读“某地蜂农东线放蜂线路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4.蜂农放蜂线路经过的区域()A.主要经过东部沿海的省份B.地形以盆地高原为主C.位于少数民族集中分布的地区D.主要经过人口密度较小的区域5.为了充分利用外地蜜,蜂农需要频繁转场放蜂。
影响蜂农迁移时间的主要因素是()A.地形B.降水C.气温D.市场6.“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积”,造成这种现象的地理界线是A.秦岭一淮河B.大兴安岭一太行山一巫山—雪峰山C.长江D.400mm等降水量线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7.与℃、℃两大地理区域分界线,大致吻合的是()A.干旱地区和湿润地区分界线B.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C.外流区与内流区分界线D.亚热带与暖温带分界线8.9.关于四大地理区域优势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区域℃主要是煤炭和石油B.区域℃主要是石油和水能C.区域℃主要是地热能和核能D.区域℃主要是水能和石油10.11.中央电视台于2012年5月底开始播出的《远方的家——北纬30°中国行》节目,向世界展现了北纬30°沿线神奇的自然风光、风土人情等。
下图所示的剖面图中,属于我国北纬30°沿线的是()A.B.C.D.12.我国古代诗词歌赋中,有许多是描述地理规律、地理景观的名词佳句。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描述的是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的景象B.“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反应出我国地势东高西低C.“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诗词中的“春风”是指夏季风D.“南国春意浓,北国正冰封”反应了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13.我国划分四大地理区域的依据是()A.各地气候条件的差异B.各地的地形条件差异C.行政区划的不同D.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14.我国夏季平均气温最低的省区是()A.黑龙江B.新疆C.内蒙古D.西藏15.我国划分四大地理区域的主要依据是()A.气候和地形B.位置和物产C.经济和文化D.河流和资16.下列景观属于南方地区的是()A.B.C.D.读下图,回答下面小题17.有关图中地理分界线的说法,正确的是A.A线是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B.B线是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C.C线是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D.D线是内流区域与外流区域分界线18.图中E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下列内容与该线不相符的是A.1月0℃等温线B.种植业与畜牧业的分界线C.800mm年等降水量线D.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读我国四大区域简图,完成下面小题。
19.“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描写的是我国的四大区域中的()A.甲地区B.乙地区C.丙地区D.丁地区20.下图照片所示景观多见于上图中的()A.甲地区B.乙地区C.丙地区D.丁地区21.下面对乙丙两区域分界线描述不正确的是()A.此线是我国常绿阔叶林和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B.此线与我国1月0℃等温线的分布大体一致C.此线与我国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的分布大体一致D.此线是我国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分界线22.丁地区被划分为一个独特的地理单元,其主导因素是()A.河流B.气候C.植被D.地形二、填空题23.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地理特征的差异,划分的我国四大地理区域。
24.下图为中国地形示意图。
完成下列内容。
(1)A处为___________(准噶尔、塔里木)盆地,通过_______(西气东输、南水北调)工程可将该地丰富的天然气资输往东部地区。
(2)B处为________,也是我国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之一。
(3)C、D两处为高原,其中具有“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景观特色的是______处(填字母)。
(4)E为________铁路(填名称),它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
(5)F处是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影响其形成的最主要因素是________(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
(6)我国陆上邻国M为________(填国家名称),它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
(7)N为秦岭,就干湿状况而言,其南侧多为________(半湿润、湿润)区。
三、解答题25.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和“广州、哈尔滨的气候资料图”,回答问题。
(1)我国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分界线大致沿秦岭一 (河流)一线分布,此线与我国1月0℃等温线、 mm 年等降水量线大致相当。
(2)由于受 (冬或夏)季风的影响,广州、哈尔滨两城市的降水都集中在 季, (城市)的年降水量更多。
(3)1月,广州与哈尔滨的温差约为 ℃,说明我国冬季南北温差 (大或小)。
(4)根据示例,请用图中的四大地理区域名称填空。
26.“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是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基本思路。
左图示意长江经济带,右图示意城陵矶水文站汛期月平均水位变化,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在长江经济带中,长江干流未流经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是贵州省和______省。
(2)受地形影响,长江下游具有______的水文特征,因此_____价值高,被称为黄金水道”,助推长江经济带的发展。
(3)2003年三峡水库投入使用后,城陵矶汛期水位呈_________趋势,发挥了水库的______作用。
(4)长江流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区域之一,主要集中在_____游河段,为解决水土流失问题可采取的生态措施是____________。
27.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字母所表示的气候类型:B____气候;D____气候;(2)图中C处大部分地区属于____(温度带)、____(干湿地区)(3)B和C的分界线大致通过____(山脉)——____(河流)一线;写出1条分界线的地理意义____。
(4)B、E两地中,夏季平均气温较低的是____地,其原因是____;年降水量较多的是____地。
(5)C、D两地中,汉族主要分布在____地。
E区域的河流以____(内或外)流河为主。
28.《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特别策划了“三纵一横”四条寻访中国的路线,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四条线路中,跨我国地势三阶梯的是线,穿越的路线平均海拔最高的是线,线经过的地区大多数为经济发达地区。
(2)℃线穿越了我国两个重要的地形区,一个是我国最大的盆地,一个是我国海拔最高的青藏高原。
29.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祖国河山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千差万别。
守住青山绿水,留住最美乡愁,是美好生活的需要。
玲玲进行了一次穿越之旅,感受我国显著的地理差异。
(1)玲玲飞抵旅行首站A城市,每天同当地人一道喝奶茶,吃牛羊肉,由此可知当地主要发展的是_ 业;(2)玲玲的第二站是乘火车从A城市到B地附近,她提前查阅资料得知该地区最大的环境问题是_ ;(3)但当玲玲到达B地后,看到“高原绿了,农民富了”。
你认为这一变化是采取了哪些有效的治理措施的结果_ ;(多选)a.因地制宜,宜耕则耕,宜林则林,宜草则草b.加强土地保护,防止过度开发利用c.尽量将这些地方开发成耕地,增加粮食产量d.将山坡绿化与发展农业经济相结合,进行生态治理;(4)玲玲一路向东,最后到达北京,发现距离太平洋越近,年降水量_ ;(5)对B地以北的河套平原农业发展的讨论中,玲玲的朋友可可与乐乐观点不同,根据因地制宜原则,你认为谁的观点正确30.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1月份,厦门平均气温约为____℃,高于北京平均气温,影响厦门与北京平均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___。
(2)1月份,甲地平均气温介于____℃和____℃之间,乙地平均气温介于-16℃和-20℃之间。
甲地平均气温高于乙地的主要原因是____。
(3)我国东部地区1月平均气温分布的规律是____,三亚与漠河一月气温相差约____℃。
31.阅读、分析下表和“我国干湿地区划分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表分析,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的特点是:冬季南北气温差异,越往北气温越,(2)我国干湿区划分示意图中,字母A表示地区,D代表地区(填干湿地区名称)。
A与D的分界线大体上经过(山脉)— (河流)一线,该线与我国______mm年等降水量线大体一致。
(3)影响我国的夏季风℃是季风和℃ 季风。
受夏季风的影响,我国降水空间分布具有的特点。
32.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示意图”和“中国地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我国的地势特征是____,呈____分布,山东省位于我国地势第____级阶梯上。
我国地势特征对河流流向的影响是____。
(2)字母A、B是我国地势第二、第三级阶梯的分界线。
其中,山脉A的名称是____,山脉B 东侧的地形区是____,福建省与江西省交界处的山脉是____。
(3)图中山脉G和淮河组成了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山脉G的名称是____,该线是我国一月份____℃等温线。
字母F所在的西北地区最显著的自然环境特征是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