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会计制度固定资产核算

新会计制度固定资产核算

新会计制度固定资产核算
一、背景
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国际财务准则的要求,我国财务会计监管机构自2019年1月1日起,全面实施新会计准则,其中,固定资产核算是一项重要的内容。

对企业而言,正确的固定资产核算能更好地反映企业的价值和财务状况,有助于企业发展和成长。

因此,本文将重点讨论新会计制度下的固定资产核算。

二、新会计制度下的固定资产核算
1. 定义
固定资产是指企业长期持有、预期用于生产经营或出租的资产。

根据新会计准则,要将这些资产从购买时的成本转换为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并在固定资产使用寿命期间,通过折旧等方式逐年计提资产减值费用。

其计算公式为:
固定资产账面价值 = 固定资产原值 - 累计折旧 - 残值
以机器设备为例,设购置原值为10000元,年限为4年,残值为2000元,则每年计提折旧为2000元,计算方法如下:
年计提折旧 = (购置原值 - 残值) ÷ 年限
2. 计量方法
在新会计准则下,固定资产的计量方法分为两种:成本模式和重新评估模式。

按照成本模式核算固定资产,在购买时按照成本计入账面价值,并在使用寿命期间计提折旧和资产减值损失。

而按照重新评估模式核算固定资产,则要在固定资产使用期间(一般为5年)进行重新评估,根据重新评估的价值更新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并在使用寿命期间计提折旧和资产减值损失。

3. 投资性房地产
对于投资性房地产来说,在新会计制度下也需要进行固定资产核算。

投资性房地产是指企业持有或出租用于投资、资本回报或增值的房地产。

在核算投资性房地产时,应将购置成本计入资产账面价值,同时应录入租金收入和房地产增值收益等收入和相关的支出,例如物业税和维护费用等。

投资性房地产的账面价值要随着时间的推移,按照重新评估模式进行更新,每5年进行一次重新评估。

在重新评估时,需要重新确定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和租金收入等增值收益。

4. 资产减值测试
固定资产账面价值是不停变化的,因其取决于计提的折旧值和资产减值损失的变化。

当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超过其可回收价值时,就应该对固定资产进行资产减值测试,并将减值损失作为费用计入当期利润表中。

一般市场价格短时间内的波动不应纳入资产减值测试的范畴,只有当价格趋势较长时间持续下跌并预计下跌趋势长期存在时,才需要进行资产减值测试。

三、结论
固定资产是企业生产经营的基础,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新会计准则下,固定资产核算对企业的财务状况披露和经营管理更为重要,企业应严格执行会计制度,确保固定资产相关信息的完整、准确、及时性,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健康经营水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