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城市地质地貌及其灾害

城市地质地貌及其灾害

此外,风沙地貌过程、土地沙化、水土流失、滑 坡、泥石流等地貌过程,也因城市化人类活动的 强烈干扰而加速、加剧。
(二)地貌环境对城市开发建设的影响
城市地貌环境是指以城市居民为中心的各种地 貌要素,是城市所在地区的各种地貌实体,包 括自然地貌与人工地貌。 选择最佳的城市位置和利于建设的地貌条件, 主要考虑的地表形态要素是地貌部位,地面起 伏,地面切割度,地面坡度和坡向、地块大小 等。
图2-2 雅玛里克山观测到的褶皱、断层、风化壳、节理
(四)地壳升降活动 (crustal elevation-ubsidence )
是指地壳物质沿着地球半径方向进行的上升或 下降运动,是一种缓慢性的构造运动。
地壳升降活动的主要效应
引起海进海退;水陆 变迁,沧海桑田;
引起海岸侵蚀、洪涝 灾害、风暴潮等
如岩石风化、冲沟、泥石流、崩塌、海岸与湖 岸的冲刷和堆积等等。
城市规划及用地选择时,对现 代地质作用进行研究,了解它 们分布和发育规律,以便采取 相应的防治措施。
3、城市地质基础 (geological foundation)
岩层的结构、性质(尤其是浅层岩石、第四纪 覆盖层)是建(构)筑物的基础条件,是城市 建设的基础。
范围,从而影响城市生态环境系统。
1、影响城市水文水资源 2、影响城市土地类型 3、影响城市垃圾场的选址
二、城市地貌类型及特点
根据人类活动作用程度的差异,城市地貌可分 为三种类型: (一)自然成因地貌 是指几乎未受人类活动影响的地貌体。 按形态可分为低山(Low Mountain)、丘陵 (Hilly)、台地(Platform )、阶地(Terrace)、盆 地(Basin)、冲积平原(Alluvial Plain)、冲积扇 (alluvial fan)、河漫滩(floodplain)、沙洲 (Shoal)等。
2009年10月17日,印度洋 岛国马尔代夫首次在水下 召开内阁会议,呼吁国际 社会关注全球气候暖化造 成海水上升,威胁到马尔 代夫的生死存亡。
马尔代夫1.5m海拔
(五)地震(Earthquake )
自然地质现象,是地壳自然快速颤动,应力突 然释放引起的剧烈地壳运动。
90%
震 震 级 中
Magnitude Epicenter
2.1.2 城市地貌 (Urban Geomorphology)
一、地貌环境与城市建设
地貌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要素,是地球表层
系统的固体下垫面,它以形态起伏、物质组成、
动态演变过程来影响环境。也称地貌环境。
(一)城市化引起的地貌过程变化 1、流水作用过程的变化
城市中天然植被和土体表面被人工铺设的地
不同成因类型的表土和底土,其承载力有较大
差异,对城市建设、交通、地貌灾害、建设投
资概算等均有影响。
在城市开发建设和用地选择时需要对各类建筑
物和构筑物的坐落基础进行了解。
(三)地貌对城市生态环境的影响
主要影响城市中的空气、水体、地面温度、相对湿度、
营养物质以及污染物质的迁移积累;影响城市动植物 有机体的繁殖、物质和能量的流动;影响城市光照、 辐射、风雨云雾雪等非生物因子,从而影响生物的生 长和分布;影响人工地貌发生的位置、速度、频率和
城市建设要选择地质条件 好、岩层的承压力强、抗 剪抗压能力强的岩层。
4、城市地下水供水条件 地下水(Groundwater)贮存条件、水量、水 质、水温等对城市开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是城市规模不 断扩大的基本保证
城市规划布局时,从地下径流条件,结合地形、河流、 风向等因素,考虑建设项目的布局,防止地下水受到 工业排放废水的污染,或因过度开采地下水,造成地 面沉降。
(二)水文地质 Hydrogeology
水文地质条件对城市开发建设的影响,主要表现:
影响施工、建筑物安 全和寿命
影响城市用水 影响城市卫生条件
过分开采地下水,影响 地面沉降
(三)地质构造 (Geological Structure)
地壳由于地球内动力作用,引起变化或形变的 机械运动,称为构造运动,或称大地构造运动。
量。
影响城市选址、内部结构布局、交通线网、排水
系统、建设投资概算等。
1、地面起伏度 (the rise and fall of land surface)
以海拔或相对高差(m)来度量。 对山区、丘陵地区而言,地面起伏度是影响城 市规划建设的重要指标之一。斯特地貌过程的变化
喀斯特地貌(Karst landform, Karst Geomorphology )是 可溶性岩石经溶蚀后形成的一 种特殊的地貌。
喀斯特地貌的形成是石灰岩地区地下水 长期溶蚀的结果。石灰岩的主要成分是 碳酸钙,在有水和二氧化碳时发生化学 反应生成碳酸氢钙。后者可溶于水,于 是有空洞形成并逐步扩大。
不利构造条件:
(城市建设需要避开的地方) 古地槽(geosyncline) 断裂带(fault zone) …
稳定构造条件:
(城市建设可以开展的地方) 古地台(platform) 地堑(graben) 地垒(horst)
主要是指现代地质作用对城市的影响。
2、地质安全性Geological Safety
城市防震
我国城市防震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我国地震活动分布区域广,震源浅,强度 大,震中分散,难于捕捉防御目标。 第二,位于地震带、地震区域上的重要城市多, 受经济实力制约,城市原有抗震设防水准低,工 程技术保障安全性差。 第三,强震重现周期长,人们抗震减灾意识薄弱, 思想麻痹。多数城市没有震前预测、震中抵抗、 震后重建的综合防震抗灾规划。
面所取代,从而影响降水、地表流水的流动方式
和下渗状况,改变城市的水文过程,使城市流水
侵蚀与沉积的地貌作用过程发生改变。
2、重力作用过程的变化
由于城市频繁而强烈的建设活动,使坡地力的
平衡受到破坏而处于不稳定状态,减低了抗剪
抗压强度。表现为: 一方面,片状、线状侵蚀过程加速进行,使坡 面后退夷平地表; 另一方面,地表受切割加强,沟壑发育使地表 破碎,加快物质转移。 地表受侵蚀切割破碎,地面的相对稳定性被破坏, 坡地失稳,滑波崩塌增多。水土流失严重,土地 退化。
二、影响城市建设的主要地质因素
(一)工程地质 (Engineering Geology) 工程地质条件是指城市开发建设中必须考虑的 各种岩层或土层的工程地质性质、软弱土层的 埋藏深度和厚度、地下水位埋深和建筑工程适 宜程度等。
选择最佳的建筑地质基础,是城市 开发建设的先决条件。
各种地面组成物质的承载能力
我国城市防震的主要对策和措施
第一,避免在强震区建设城市。 第二,按照用地的设计裂度及地质、地形情况, 安排相宜的城市设施。 第三,对易于产生次生灾害的城市设施,要先期 安置合适位置。 第四,按震时的安全需要,安排各种疏散避难的 通道和场所。 第五,保护好城市重点工程设施,如城市生命线 工程(供水、供电、供气、通信、机场、车站、 桥梁等),医院、消防等重要设施部门,以免震 时受到损坏,使城市机能瘫痪。
CaCO3+CO2+H2O=Ca(HCO3)2
喀斯特现象在南 欧亚德利亚海岸的 喀斯特高原上最为 典型,所以常把石 灰岩地区的这种地 形笼统地称之喀斯 特地形。
喀斯特地貌过程的变化 城市化加速喀斯特地面变形和地表塌陷;
城市化由于地面加载、工业生产排放大量酸性废 物,酸性物质增多和酸浓度增加,地表和地下水 循环加强,导致可溶性岩石的溶蚀度增大,溶蚀 速度加快; 地下水被过度开采,水位大幅度地连续下降,增 大了对可溶性岩石的侵蚀溶蚀作用,从而加快喀 斯特过程的进行。
城市建设中的地质问题
地质稳定性
地质安全性
地质基础
地下水供 水条件
1、地质稳定性Geology Stability
主要指由于地球内力作用引起的构造活动,特 别是断裂、地震等活动对城市的影响程度。
的开城 地地市 区质建 稳设 定应 性尽 较力 差避
我国45%以上的 大中城市处于7 度以上的高烈度 区内
的地表形态结构进行了改造,但作用量值较小,
未能形成独立的地貌体,只是在地貌体中叠加
了人类活动。又称“人为叠加地貌”。
混合成因地貌是城市地貌的主要特征
三、影响城市活动的主要地貌要素
(一)地表形态(surface configuration)
是城市生态环境的基本特征之一,一般用地面起
伏、地面切割密度、坡度、坡向等要素描述和度
2、地貌形态结构与城市布局 (Landform Structure and City Layout)
(1)影响城市区位条件; (2)影响城市形状的形成和发展; (3)影响城市空间分区、布局、结构;
(4)影响城市发展规划和景观风格;
(5)影响城市土地资源种类、分布、利用方 式、利用程度和效益,从而影响城市港口、机 场建设、交通、城市布局、旅游业发展。

震 源
航拍的震后玉树
7%
2008.5.12大地震震中为N31°, E 103.4 °
Source
地震原因:构 造的、火山的、 人为因素
Seismic Focal
城市地震灾害 由于城市人口集中,经济、设施、科技文化集 中,地震灾害破坏性强,损失大; 灾害具有连锁性:引发火灾;道路、通信、交 通破坏。
影 响 城 市 布 局
影 响 建 筑 施 工
安影 全响 建 筑 物 的
构造地质现象:节 理(joint)
生物碎灰岩中的雁行式节 理,右阶(型)式排列, 运动方向反时针
和州组姜块状 灰岩中的共轭 节理-巢湖麒 麟山大采场
的面节 断两理 层侧: 相无断 对明裂 )显构 相造 对的 位一 移类 者, (指 与岩 有石 明裂 显开 位而 移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