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急诊急救护理常规

急诊急救护理常规

最新资料推荐急诊急救护理常规急诊病人护理常规一、急诊病人一般护理常规1.负责预诊、分诊的护士必须耐心、细致、认真负责,并掌握鉴别各种疾病的能力,做到主动迎接病人。

2.护理体检。

首先观察病人的意识,做到一看、二问、三查、四分诊。

一看面色,精神状态,瞳孔的变化;二问病史、症状;三查体,生命体征、三大常规;四分诊,认真分清病种,分清轻重缓急。

3.备好病历,在病历本上填写病人到达时间及预诊记录,迅速通知有关各专科的急诊医师。

4.轻病人由分诊护士送到诊断室;需要抢救的危重病人,护士应主动推平车将病员护送到抢救室,立即通知有关专科医师和抢救室护士,进行紧急处理。

5.预诊发现的传染病人,分诊到隔离室就诊,并做好消毒隔离处理。

6.凡急诊病人做好预诊、分诊的各项登记,并追踪病人的去向、转归。

7.分诊台的各种物品、各专科医师到达的情况及正在预诊病员的情况认真交接班。

8.分诊护士每日负责各专科医师、药、检、放射各种值班人员挂牌以利查对岗位职责。

二、抢救病人护理常规1.按急诊病人一般护理常规。

2.抢救室护士必须坚守岗位,严肃、认真、敏捷地抢救病人。

3.抢救室的急救药品,急救器材必须认真交接班,保证齐备、适用,不误抢救。

4.病人入室后视病情,观察意识、瞳孔、血压、脉络、体温等详细记录。

5.危重病员均不得搬动,就地抢救。

地专科医师尚未到之前,其他科医师及护士可酌情先行给予紧急处理,如止血、给氧、吸痰、人工呼吸、输液、配血、心电监护及注射必要的抢救药品等各种抢救措施。

6.凡危重抢救病人必须填写抢救记录。

7.危重病人经抢救、生命体征平稳后,应用平车由医护人员护送入病室,并做好口头及书面交班。

8.参照其他各专科护理常规执行。

三、留观察病人护理常规1.按急诊病人一般护理常规。

2.病情需要观察,但尚未明确诊断或住院部无病床者;门诊各种手术,特殊检查或治疗后有较剧烈疼痛、出血或药物过敏反应病人,经医师决定可留观察。

3.留观察病人一般不超过三日,凡精神病人、有传染性病人及有自杀行为的病人均不宜留观察。

4.对留观察的病人须密切观察病情,并将病情变化立即报告医5.根据病情做好分级护理,做好晨、晚间护理。

留观察病人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三次,并做好记录。

6.留观察病人做好床旁、口头、书面的详细交班。

观察室的各种物品必须认真交接。

7.协助留观察病人办理出入观察室手续,需住院者协助办理入院手续,必要时护送病人入院,并详细记录观察记录,做好各种登记。

四、院前急救护理常规(一)院前急救护理概论院前急救是急诊医疗体系中的主要组成部分。

急诊医学是一门综合医学边缘学科,是研究和处理各类疾病急性发病阶段的病因、病理和抢救治疗专业。

现代急诊医学的发展,已改变了过去坐等病人上门,使急病不急的传统应诊方式,而是把紧急救治护理措施送到病人家中或现场,使急症病人能在最短时间内接受专业人员的诊治、护理和生命支持,这就是院前急救医疗护理体制,它不是处理疾病的全过程,而是把工作重点放在救治伤病时的急性阶段,为病人接受进一步的诊治创造条件。

(二)院前急救体制1、基本概念院前急救系指各种遭受危及生命的急症、创伤、中毒、灾难事故等病人的医院前期急救,包括现场紧急处理和转运途中监护,院前急救的主要目的是挽救病人的生命和减少伤残。

2、组织形式现有的院急救组织工作多友急救中心或急救站为主工存在形式(我院存在形式为急救中心),配备现代化的通讯设备和计算机管理网络系统及一定数量的救护车、急救设备和人员。

(三)院前急救护理组织管理1、院前急救护士基本要求(1)掌握基础和高级生命急救的基本理论和操作技术。

(2)掌握常用急救药物的作用机理,应用剂量和观察要求(3)掌握院前急救中病人常见急症的病因、病理、症状和体征,能熟练配合医生完成现场救治工作。

(4)掌握救护车内所有设备的使用技术,如:除颤仪、呼吸机、心电图机等。

(5)在执行院前急救任务中,必须服从统一命令、不得擅离岗位,随时解决病人的需要。

(2)院前急救护理工作的特点(1)呼叫紧急无时间界限,护士必须随时处于应急待命状态,接到指令后,迅速准备相应急救物品,白天3分钟内出车,夜间5分钟内出车,救护车接到指令后10-15分钟内必须达到8公里内的现场,(2)护士要有能力护理急救各种病人,要有较为全面的护理知识和病情观察能力。

(3)进行急救工作要求果断迅速,分秒必争,必须有熟练的各种护理操作技能,救护现场工作环境大多复杂,对创伤治疗护理可能导致感染,因此必须加强无菌观念,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

(4)抢救中,所有用药及治疗均依据医生口头医嘱,护士必须保存用药后的空瓶,以备查询。

如情况许可,应做好抢救记录,护士有责任维持良好的救治环境,最新资料推荐随时解决病人需要。

(四)主要护理单位设置1、出诊箱(1)物口品:备齐各种常用物品如输液器、各种注射器、消毒物品、电筒等物品。

(2)药物:各种抢救药品。

2、救护车(1)医疗设备:血压计、听诊器、氧气瓶、各类消毒穿刺包、夹板、颈托、肋骨固定带、绷带、注射器、胶布、伤情鉴别卡等。

(2)各种常用急救药品。

(五)院前急救护理程序主要护理工作包括:护理体检、急救护理措施、转运和进行途中监护。

护理体检:包括望、触、叩、听等基本物理检查,主要包括三清即听清、问清、看清。

1、生命体征:包括检查瞳孔、血压、脉搏、呼吸、皮肤温度。

2、头部体征检查包括口、鼻、眼、耳、面部、头号颅骨。

急救护理措施1、病人放置体位:根据病情放置适当体位。

3、建立有效的静脉通路。

4、松解或去除病人的衣服。

四、转运与途中监护。

(一)根据病人的病情采取适当的转运技术,确保病人安全。

(二)途中监护:心电监护、给氧或机械通气、建立有效静脉通路、院前无菌技术操作。

专科急诊病人护理常规一、昏迷病人急救护理常规由于维持正常意识状态的脑干网状结构、丘脑和大脑皮质的功能活动受到高度抑制引起的意识完全丧失称为昏迷。

常因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全身感染性疾病并发中毒性脑病、内分泌及代谢障碍性疾病引起。

昏迷可分为浅昏迷和深昏迷。

临床主要表现为意识丧失、对光声等刺激无反应、角膜反射、吞咽反射、瞳孔对光反射均消失,肢体自主运动消失,甚至出现呼吸不规则、血压下降、大小便失禁等。

1.观察生命体征、神志、瞳孔变化,做心电监护。

2.建立静脉通道。

3.吸氧。

4.抽血作生化检查,协助医生查找昏迷原因。

5.作好皮肤护理、行保留导尿。

6.保持呼吸道通畅。

8.按急诊病人一般护理常规。

最新资料推荐9.按抢救病人护理常规。

二、休克病人急救护理常规1、立即安置病人到抢救室。

2、取休克体位。

3、鼻导管给氧。

4、保暖。

5、急诊心电图检查及床旁心电监护。

6、化验检查、配血、备血。

7、开放静脉、按医嘱给药。

8、严密观察病情,详细记录生命体征。

9、病情稳定后,安全护送监护室内。

10、按急诊病人一般护理常规。

11、按抢救病人护理常规。

三、呼吸衰竭病人急救护理常规1.保持呼吸道畅。

2.合理给氧。

3.必要时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接呼吸机。

4.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给予呼吸中枢兴奋药、抗生素等。

5.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神志、瞳孔、生命体征。

6.协助医生作好支持治疗,预防负氮平衡。

7.按急诊病人一般护理常规。

四、发热病人护理常规1.凡是发热病人,首先测体温,查血并将结果登记在病历上,送到诊断室。

发热病人观察做到每四小时测体温一次,直至体温降至正常三日后,方可改为每天测体温二次。

2.病人体温升至39℃时,若作头部冷敷或体温不降或继续上升者,可用冰袋\温水浴或酒精擦浴,冷盐水灌肠等,经上述措施仍不降者,可通知医生采用药物降温凡用药物或物理降温处理半小时后,均应复测体温一次,关在体温表上表示。

3.发热病人应卧床休息,鼓励多喝水每天饮水量应在3000毫升左右,给高热量流质或半流质饮食,热量保证在3000卡左右,酌情记好出入量,有脱水及电解质紊乱,应补液纠正。

4.体温骤降时注意保暖并及时观察血压、脉搏、若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5.高热出汗多,应加强皮肤护理,勤换衣服避免受凉。

6.保持口腔清洁卫生,每日行口腔护理两次。

7.配合医生留好大小便、血液标本。

8.疑有某种传染病时,先按疑诊进行一般隔离,确诊后按医嘱执行。

9.有昏迷者按昏迷常规护理。

10.按急诊病人一般护理常规。

五、急性中毒病人急救护理常规1.迅速安置病人到抢救室。

2.畅通呼吸道。

3.立即洗胃,强酸强碱中毒禁止洗胃。

4.开放静脉,准确使用各种解毒剂。

5.保暖、吸氧、对症处理。

6.导泻。

7.局部清洗。

8.密切观察生命体征、意识及瞳孔变化。

9.对企图自杀的病人给予安全防范,同时做好心理护理,有专人守护。

10.按急诊病人一般护理常规。

11.按抢救病人护理常规。

六、脑溢血病人急救护理常规1.绝对卧床休息,避免搬动,保持情绪稳定。

2.建立静脉通道,快速给予脱水剂,遵医嘱给予止血药,镇静药等。

3.吸氧。

4.保持呼吸道通畅。

5.监测血压、密切观察瞳孔、神志及肢体活动情况。

6.保持大小便通畅。

必要时保留尿管。

7.做好特护记录。

8.按急诊病人一般护理常规。

最新资料推荐9.按抢救病人护理常规。

七、颅脑损伤病人急救护理常规1.保持呼吸道通畅。

2.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给予脱水剂、激素等药物。

3.吸氧。

4.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神志、瞳孔变化及肢体活动情况。

5.保持头部、面部清洁无血迹,有脑脊液外漏者,禁填塞、冲洗、头偏向患侧。

6.躁动不安者,注意安全,避免坠床,作好基础护理,行保留导尿。

7.按急诊病人一般护理常规。

8.按抢救病人护理常规。

八、急腹症病人护理常规1.绝对卧床、禁食,不轻易用止痛剂。

2.建立静脉通道,补充血容量,遵医嘱运用抗生素抗感染。

3.严密观察腹痛部位、性质、协助医生询问病史,作诊断性腹穿。

4.急诊合血,查血常规、血红蛋白、出凝血时间。

5.监测血压、脉搏、呼吸做好记录。

6.到他科作诊断检查或急诊入院时,应陪送。

7.按急诊病人一般护理常规。

九大出血病人急救护理常规1.立即安置病人在抢救室。

2.建立静脉双通道,立即快速输液,补充血容量。

3.保暖、吸氧、邓休克体位。

4.测细胞压积、测血型、合血。

11/135.根据出血原因、采取各种止血措施。

6.密切观察脉搏、血压、尿量变化。

7.病情平稳后,护送病人到病房,需要手术止血者,护送病人到手术室/8.按急诊病人一般护理常规。

9.按抢救病人护理常规。

十、多器官创伤病人急救护理常规1.迅速了解病人的呼吸情况。

2.呼吸功能不全者,采取保持呼吸道通畅措施。

3.外出血时,压迫止血或止血带止血。

4.立即快速输液。

5.测细胞压积、测血型、配血、备血。

6.内出血休克必要时手术治疗。

7.保留尿管,测尿量并观察有无肉眼血尿。

8.必要时胃肠减压。

9.若有骨折,先行局部固定。

10.全身检查,确定损伤部位和程度,必要时X光检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