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上常用的识字游戏
课堂上常用的识字游戏1.找朋友A 找实物与汉字之间的朋友。
比如带着不同颜色头饰的学生,与拿着汉字红、橙、黄、绿、青、蓝、紫、黑、白字卡的学生之间找朋友。
优点:学生操作简单。
缺点:准备比较费力。
2.找朋友B 双音节或者多音节词中的各词素找朋友,共同组合成词语,
优点:适用范围较广。
缺点:不适宜单音节词。
3.摘苹果树上苹果的背面写着汉字,读对了,苹果作为奖品发给他。
树可以反复使用。
优点:学生兴趣高。
缺点:参与活动的学生少,费时多而学习密度小。
此游戏可以改进。
4.考考你A 每个人一张字卡,在教室里随便跑,遇到谁就考考他字卡上是什么字,同时读读对方手里字卡上的字。
优点:全体学生都能参加,识字效率高,是一个非常受欢迎的游戏。
缺点:不适于大班运作。
5.考考你B 以小组为单位,迅速挑出组长所念汉字的字卡。
组长可以轮换当。
优点:全体学生都能参与,识字效率高。
缺点:这是一个需要动手的游戏,不适于学习超过_个左右的生字时使用。
6.考考你C 对同桌说悄悄话,读出其所出示的生字。
优点:全体学生都能参与,识字范围较广,可以针对几课书的生字做。
缺点:老师不宜掌握识字情况。
7.连故事每出一张字卡,就说出一句话,字卡不断地出,这些话要连成故事。
可从复述课文开始练习。
优点:这是一个需要合作完成、连带想像和表达的游戏,能提高综合素质。
缺点:因为综合,学生之间的差异会产生矛盾,以至游戏无法进行。
没有较强的教育直觉和教育机智不容易组织好这个游戏。
8.接龙第一个同学写出一个字,第二个同学用这个字组词出来,第三个同学再用上一个词末尾的字组词,以此顺延。
也可以不写只说。
优点:识字范围较广,利于积累词语。
缺点:难以避免同音替代的问题,造成错别字隐患。
这个游戏需要改进。
9.猜字A 背着某一个同学指定一个字,然后让他面对所有的字猜。
是不是某字直到猜对为止。
优点:在猜一个字的同时,大家都复习的其他的字。
缺点:做过几回后,猜字的同学找到规律,依次读下去,总能猜着,游戏因此失去了吸引力。
这个游戏比较受欢迎,但需要改进,例如可以限定猜的次数。
10.猜字B 向对方连续提4-5个关于字音、字形、字义的问题,猜出心里想的那个字。
优点:全体学生都能参与。
这个游戏很锻炼思维能力,而且有利于写字。
缺点:慢,需要指定猜字范围。
_.开火车按照小组或座位快速念出一个个亮出的字。
优点:很适合课堂操作,能使全体学生兴奋起来。
缺点:只适合在基本完成识字任务后进行。
_.编谜语学生根据生字特点编谜语,老师适当修改,再让学生背。
如四口上下站,犬字在中间。
就是器字。
优点:这个游戏很锻炼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而且有利于写字。
缺点:更慢。
少数学生自发做,老师可以加工,拿到全班推广。
不宜要求大家参与。
_.大转盘转盘周围生字字卡排成一圈,转盘指针转向哪个字,就读出哪个字。
转盘可以反复使用。
优点:学生有兴趣。
可以作为在紧张学习过程中所做的调节心情的游戏。
缺点:有些费时。
_.我当小老师经过准备后,学生按照老师平时的教学方法教生字。
优点:这是一个生生互动的游戏,既适合巩固复习,也适合学习生字。
通过这个游戏,学生可以逐步学习独立识字的步骤和方法。
有了错误,能被及时发现,并得到纠正。
这些游戏都产生在教学第一线上,老师们可以从中受到启发,解放思想,设计更多更好的识字游戏。
组织识字游戏,需要教师有较强的创造力和课堂调控能力。
要避免识字游戏陷入形式主义的泥淖,务必在精心设计、精心组织、精心安排上多下功夫。
要目的明确,准备充分,安排周密,衔接紧凑。
这也应是组织识字游戏的原则。
目的明确游戏的意义,主要不在单纯地激发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而是完成教学目标的手段。
内容贫乏,体裁单一,数量较小的游戏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
当前课堂上,常见到没有什么意义的、热热闹闹的游戏,甚至与识字完全无关。
只能当作课间休息,白白浪费了老师课前的准备时间。
准备充分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是高密度教学的表现。
应尽可能地设计可以耳听眼看,手足并用,说写结合的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