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与控制管理制度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与控制管理制度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与控制管理制度
一、危险源辨识
1.收集信息:对工作场所、设备设施、工作流程等进行全面调查和收集相关文件,获取特定工作环境的信息。

2.规定辨识标准:建立与工作环境相关的危险源辨识标准,明确辨识的范围和要求。

3.实地勘察:对工作环境进行实地勘察,了解工作现场的具体情况,发现潜在的危险源。

4.判断危险源:根据相关法规、标准和安全经验,对潜在危险源进行识别和评估。

5.记录和整理:将所有辨识到的危险源进行分类整理,并记录相关信息。

二、风险评价
风险评价是对辨识出的危险源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估,以确定其对工作场所、人员及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程度,并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具体步骤如下:
1.分析风险:根据危险源的性质和情况,深入分析其可能导致的伤害程度和概率。

2.评价风险:通过定性和定量方法,对辨识出的危险源进行评价,确定其风险等级。

3.制定控制措施:根据风险等级,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确保风险降
至可接受范围内。

4.定期复评:定期对已经评价的危险源进行复评,确保控制措施的有
效性,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控制管理制度是为了保护人员、财产和环境,对辨识出的危险源进行
全面、科学、有效的控制和管理。

具体内容如下:
1.清晰、明确的责任分工:明确每个相关部门和人员在危险源控制中
的责任和义务。

2.风险控制措施的执行:根据风险评价结果,制定并执行相应的控制
措施,确保人员和环境的安全。

3.培训和教育: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对危险源的识
别和控制意识。

4.审查和监督:定期对控制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审查和监督,及时发
现问题并进行改进。

5.事故报告和总结:对发生的事故进行深入分析和总结,及时调整和
改进控制措施,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以上就是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与控制管理制度的基本内容。

企业、
机构或组织应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和实施相应的制度,确保工作环境的安全,减少事故发生的风险,保护员工和环境的安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