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考语文古诗词鉴赏公开课ppt

中考语文古诗词鉴赏公开课ppt

语有:孤寂、冷清(凄清、冷寂、凄凉)、恬静(恬淡、幽静、 静谧)、优美(清幽、清新、秀丽)、雄浑壮阔、萧瑟、肃穆
等。
意境常见的表达程式概括时用二个双音节词四个字,例如: 雄浑壮丽、幽清明净、沉郁孤愁、和谐静谧、开阔苍凉、高远 辽阔、孤寂清冷、清新明丽、肃杀荒凉、朴素自然、清新飘逸、 华美艳丽、雄健高昂、悲壮苍凉、生机勃勃、萧瑟凄清、繁华 热闹、雄浑壮丽、迷蒙飘渺等。
14


秋高气爽,天高云淡,一只白鹤冲破秋天的肃杀,满载诗人的 诗情,在云间遨游,将秋日的寂寥一扫而空。 表现了作者乐观豁达的心境。用了对比的手法,即将古人的悲秋和 自己的颂秋进行对比。
3、前人写诗填词讲究炼字,谈谈诗歌第三句“晴空一 鹤排云上”中“排”字的表达作用? “排”,在这里是“排开、推开”的意思,形象地写 出了黄鹤一飞冲天,仿佛冲破白云阻隔的气势,表现 了作者奋发进取的豪情和豁达乐观的情怀。 表达了诗人乐观豪迈、锐意进取的人生态度。
两句诗形象地描绘出了一幅燕子筑巢图,写出了燕子
为追求幸福生活而辛勤忙碌的情形,烘托出了作者愉 悦的心情。
应试策略二:表达技巧
1抒情方式:a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b间接抒情(借景抒情、融情于景 、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物抒怀、托物寓 理、感物伤怀等) 2表现手法:烘托(反衬)、对比、象征、联想 、想象、虚实结合、动静结合、用典、白描 、言此及彼、意在言外、由远及近、由上而 下、远望近观等。 3修辞手法:比兴、比喻、拟人、夸张、双关、 用典、对偶、设问、反复、反问、互文等。 (附 解题格式:揭示手法+分析表达作用)
谢 谢 指导
18
中考语文古诗词鉴赏 公开课
1
中考诗词鉴赏考什么?
• 考查学生对课外古诗词的阅读和鉴赏。
• 所考查的对象侧重于诗词曲的理解,主
要题型在于分析诗歌的意象、意境和作
者的情感,以及重点诗句、字词的理解 和把握。
应试策略一:描绘画面、分析意境
方法:抓住主要景物,运用联想和想象,加以扩展再现,再用一两
个双音节词准确地概括画面的特点、情调、氛围即可。常用词
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 【注】梁园,西汉梁孝王刘武所建,方圆三百多里。梁孝王曾在园中设宴,一代才人枚

日落时分,群鸦乱飞,叫声嘈杂;极目远望只有三两户人家。 描绘了梁园萧条破败的景象。
• 2.请简要分析诗歌三四两句运用的表现手法和表达效果。
成泥碾作尘”中的“碾”字有何表达效果?
拟人;“碾”原指将东西压碎、压平,在这里指梅花落地之后与泥 土混合之后的情景。表现出摧残者的无情,被摧残者承受的压力之 大,描绘出梅花悲惨至极的图景。
应试策略四:赏析思想内容
1、 分析表达的情感。
2 揭示蕴含的哲理(常见于哲理诗,结合
诗句准确概括即可)。
3、(答题格式)诗歌通过描写了什么景色或 刻画了什么人物等,抒发了什么思想感情。
答案:乱“纷乱”,“乱”字不仅形象地描绘出树 林深处传出的此起彼伏的鸟鸣声,还表现出黄莺上下 飞舞,穿梭于林间枝头的动感。
11
• 点拨答题步骤如下:
• 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 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 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 样的感情,或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总之要
境特点(幽静、萧瑟、凄凉、孤独、生机盎
然等)
• 4、依景辨情,剖析作者思想。
迎 燕
(宋)葛天民
咫尺春三月,寻常百姓家。 为迎新燕入,不下旧帘遮。 翅湿沾微雨,泥香带落花。 巢成雏长大,相伴过年华。

1.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翅湿沾微雨,泥香带落花”的画面。
春雨绵绵,小燕子扑扇着翅膀忙着衔泥筑巢,细 雨沾湿了双翅,嘴上衔着的泥土还带着落花的芳香这
运用拟人和反衬。写庭树不知人去尽,依然繁花盛开,用乐景反 衬哀情,形象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凭吊古人的伤痛之情。
应试策略三:赏析语言(炼字)
举例(2009·陕西)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题目。 湖 上 徐元杰 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 风日晴和人意好,夕阳箫鼓几船归。
(1)说说诗中使用“乱”字的好处。
3
举例:诗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给 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 答:茫茫的沙漠无边无际,一缕烽烟直上云霄,黄河 横贯大漠,杳无尽头,又大又圆的落日静静地躺在天
边。这是塞外雄浑开阔的特有景象。
• 答题格式:
• 1.捕捉意象,把握特点。 • 2.联系背景,发挥想像。
• 3.描摹诗歌图景,(切忌翻译原句)概括意
淮上与友人别 郑谷 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2)结合诗句简析本诗抒情手法上的特点。
答:本诗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如一二句使用“杨柳、
杨花”等词,借“柳”“留”谐音,抒写了诗人与友人握别时
的满怀愁绪。
9

山房春事(其二) 【唐】岑参
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
7
• 答题技巧:
• 1、准确指出写作手法。(明手法) • 2、结合诗句分析写作手法。(析运用)
• 3、指出这种表达技巧表现了对象的什么特点。(赏
效果) • 4、分析表达技巧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或揭示了什么 道理。(悟感情) • 注:诗词中表达技巧大多借助于对名句进行赏析
举例:欣赏诗歌,回答下列问题。
做到“字不离句,句不离篇”。)
卜算子·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①边,寂寞开无主②,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③风和雨。 • 无意苦争春,一任④群芳妒,零落⑤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 1.词的上阕通过驿站、断桥、黄昏、风雨等意象,营造了 • 落寞凄清 的品质. • 2.“已是黄昏独自愁”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零落 的意境。下阕则写出了梅花 高洁、坚贞
• 论语-阳货》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
可以群,可以怨。 迩之事父,远之事君。 多识于鸟兽草木之 名。”
• 你们这些小孩子怎么不学习诗经呢?诗经可以激发人的意志, 可以培养观察能力可以观见社会的各个层面,可以交到志同道
合的朋友,可以学会讽刺人的方法。说近的可以学会侍奉父母,
说远的可以学会侍奉君主。还能学一些鸟兽草木的名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