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最全题型解析

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最全题型解析

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最全题型解析例1:
玉楼春
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问:请你说说“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好在哪?
答:“闹”字运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花儿的繁茂,以动态写静态,表现出春天的勃勃生机,给人以美好享受,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解题指南:
释义+(修辞)+描景象(把该字放入原句描述景象)+点情境(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例2、(2011江苏连云港)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问:“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直”和“圆”两字用得十分传神,请说说它们的好处。

答:“直”字表现了大漠孤烟的劲拔、坚毅之美;“圆”字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

这两字不仅准确地描绘了塞外雄奇壮观的自然之景,而且巧妙地融入了诗人的孤寂情绪。

解题指南:
释含义+描景象+点情境
例3(2008 岳阳)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问:作者为什么不把末句中“断肠人”直接写成“羁旅人”?
答:“断肠人”更能强调思乡情浓。

解题指南:
联系整首诗词内容和情感
诗词赏析题常见题型一:咀嚼字词
1、字:动词形容词色彩名词等
(释含义+描景象+点情境)
2、词:表达情感:联系整首诗内容情感
解题原则:字不离词,词不离句
例4(2011 盐城中考)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问:“黑云压城城欲摧”是千古名句,试分析其成为名句的原因。

答: 一个“压”字,把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交战双方力量悬殊,以及守军将士处境艰难淋漓尽致地展示出来,运用比喻、夸张的手法,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情势。

解题指南:
抓住句中关键字词从修辞角度思考描述何种情境别忘写
例5(2011 株洲)约客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问:请你自选角度,对“闲敲棋子落灯花”一句进行赏析。

答:诗歌中的“闲”“落”二字形象地写出了诗人久等友人而不至的寂寞心情。

解题指南:
抓住动词,联系前后句表达情感。

例6(2007 娄底)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问:“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揭示了什么人生哲理?
答:在社会生活和思想修养方面,只有站得高才能望得远。

解题指南:
一些富有哲理的诗句要牢记它的含义。

诗词鉴赏题常见题型二:品析诗句
1、描述情境:抓住关键字词,考虑修辞
2、表达情感:从整体把握这首诗
3、名句含义:理解性记忆
解题原则:词不离句,句不离篇
例7(2011 黄冈)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问:请对本诗尾联刻画的诗人形象作简要赏析。

答:描绘出诗人苍老的形象,展示出诗人悲凉的心情,也含蓄地表达了诗人的忧国思乡之情。

解题指南:表面特点写前面,诗词主旨后考虑
例8(2008 邵阳中考)
白梅
王冕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这首诗中作者所描绘的主要形象是白梅,它的主要特征是耐寒、高洁、芬芳、报春。

诗词鉴赏题常见题型三:感知形象
常见意象
1、子规:又名杜鹃,哀怨、凄恻,营造悲剧氛围。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2、月亮:象征人生圆满、缺憾;表现亲人的团圆、分离;寄托思乡、思亲之情;表现旷达、潇洒、美丽、冷清。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3、杨柳:表现离情别恨。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4、梧桐:表现寂寞惆怅、凄苦、凄凉、悲伤。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5、吹笛、吹箫、吹笙:传达离别之苦、相思之情和内心的孤寂。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6、水:引发绵绵愁思,离愁别恨;指时光流逝。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
例9(2010 邵阳)饮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请你发挥联想与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描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所展现的画面。

答:诗人悠然地行走于庭院之中,东篱下的野菊开成灿烂的一片,沁人心脾的香气不禁让诗人深呼吸,抬头之间,远处巍峨的南山映入眼帘。

解题指南:
描述画面忌用直译,忠于原诗,联想加想象。

一句扣住每个词,整首抓住主要物。

例10(2009 广州)绝句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问:请你就此诗的意境作简要分析。

答:此诗描绘了这样一幅景象:阳光普照,山青水绿,风暖花香,燕子筑巢,鸳鸯静睡于沙滩。

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

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

解题指南:
1、关注题干
2、描图景+ 明特点+ 析情感
诗词鉴赏题常见题型四:赏析画面
1、描述画面:忌用直译,忠于原诗,联想加想象,紧扣主要物
2、分析意境:描图景+ 明特点+ 析情感
例11(2011 南充)相见欢
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问: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表达了亡国之君的哀之痛、思之切。

解题指南:
对一些有特殊经历的诗(词)人的生平要有所了解,如:李煜、杜甫、王安石、苏轼、辛弃疾、李清照等。

例12(2011 娄底)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问:这首诗借“巴山夜雨”之景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漂泊异乡,盼望归期的感伤
解题指南:抓住关键词“归期”“未有期”“何当”。

例13(2008 连云港)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问: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答:表达了诗人对淳朴、闲适的农村生活的喜爱之情。

解题指南:理解单独一句话同样要把握全诗内容。

诗词鉴赏题常见题型五:体会情感
感伤:
1、与亲友依依不舍的留恋;
2、游子漂泊在外(久戍边关、久宦在外)的孤独寂寞和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3、怀才不遇的愤慨;
4、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同情下层人民的疾苦;
5、青春易逝的伤感;
6、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悲愤;
7、山河沦丧的痛苦。

愉悦:
1、对悠闲平静自由的田园生活的向往与热爱;
2、对隐居生活的热爱,表达恬淡闲适的心情;
3、描绘春夏秋冬、山川美景,表达对自然美景的热爱赞美之情。

慷慨:建功立业的渴望
为国效力的决心
例14(2008 邵阳中考)白梅
王冕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问:本诗运用的主要表现手法及作用是什么?
答:衬托,以冰雪林衬托梅之坚毅耐寒;
对比,与混芳尘的桃李对比显梅之高洁守志;
托物言志(象征),借梅的形象表达作者的理想追求。

解题指南:表现手法的作用是为了突出所写物的某个特点。

例15(2011 丽江)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问:试从表现手法方面说说你对颔联的理解。

答:颔联运用典故;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怀念,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充满了无限悲痛怅惘之情。

(或:表现了诗人凄凉的心情)
解题指南:表现手法+ 析情感
诗词鉴赏题常见题型六:分析技巧
修辞:对偶、比喻、拟人、夸张、借代、对比、用典、双关、反复、设问、反问、互文
描写:白描虚实结合正侧结合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静衬动)
抒情方式
1.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2.间接抒情(托物言志情景交融借古讽今借景抒情以乐景衬哀情)表现手法渲染烘托衬托(正衬反衬)比兴抑扬(欲扬先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