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亚洲的自然环境》教学设计
1.知识目标:使用地图进一步说明亚洲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类型及特征,理解地形对河流分布的影响。
2.能力目标:能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分析归纳其它大洲的自然环境.
3.情感目标:通过本节课的自学,更加爱好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播出亚洲的风景图片
出示亚洲知识树,点拨学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方法
学生复习展现
一、亚洲的地理位置
1.出具东西半球图,使学生讲出亚洲的半球边线:大部分坐落于东半球、北半球。
2.出示亚洲地图,分别用白色、黄色、红色标出北极圈、北回归线和赤道,引导学生了解亚洲的纬度位置:跨北寒带、北温带和热带,大部分位于北温带。
3.出具亚洲地图,指图讲出与亚洲相连的大洲和大洋,介绍亚洲的海陆边线:亚欧大陆的东部,北临北冰洋,东临太平洋;西邻欧洲,西南之南非洲,东南之南大洋洲,东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隔海相望。
4.小结:怎样描述一个大洲的地理位置?
5.开拓应用领域:每小组挑选出一个大洲,交流怎样叙述它的地理位置?派遣代表展现。
二、亚洲的地形和河流
1.出具亚洲地形图,由学生代表表示“青藏高原、西西伯利亚平原、华北平原、印度河平原、德干高原、恒河平原”;然后根据海拔高度表讲出它们的海拔高度。
2.总结亚洲的地势特点:中部高,四周低。
3.鼓励学生思索:亚洲的河流流向存有什么特点?
4.学生代表指图说出;鄂比河、叶尼赛河、勒拿河向北注入北冰洋;黄河、长江向东注入太平洋;恒河、印度河向南注入印度洋。
5.总结:河流大多由中部向四周流向周边的海洋。
拓展应用:分析北美洲的地势特点和河流流向。
出具北美洲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分析北美洲地势西部和东部低,中部高,河流由东西两侧流向中央,密西西比河为扇形河。
三、亚洲的气候
1.出具亚洲气候图,打听一打听全球共计11种气候,亚洲的气候共计几种,其中原产最广泛的就是___,亚洲的东部、南部、东南部分别就是__、_______、________气候。
总结:亚洲的气候特点: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开拓应用领域:出具非洲气候图,分析非洲的气候特点。
以热带气候居多,热带草原气候原产最甚广,以赤道为中心,南北等距原产。
课堂小结:
四、课堂检测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