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童年与梦想》教案二、本课导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童年。
一般来说,童年是美好的。
选用下面词说说童年:回忆美好童年好奇热爱幸福三、例文讨论学习1.阅读或朗读下文,讨论:这篇文章的结束部分有什么特点?如果这篇文章不要最后一段,文章的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注意下面画线的语句。
2. 讨论:你喜欢文章中有哪些句子或者哪些部分?童年的回忆(日本学生仓光孝次)人们都说,孩子眼睛里看到的东西总是美好的。
回想我童年的一些往事,我觉得的确是这样。
我还记得,六岁那一年的春天,有一天我跟母亲去买东西,回家的路上,我坐在公共汽车上出神地看着农村的景色,外边下着细细的雨。
路的左边是一条河,因为这两天下雨,河水浩荡,平常清亮透明的河水也变黄了。
河的对岸是一片绿油油的山野,河的右边是农村住宅,一条柏油路从中间穿过,路边成百上千只奶牛好奇地看着我坐的“大铁箱”。
我就住在这个地区,虽然很熟悉这里的东南西北,可是从公共汽车里看到的村子仿佛和平时看到的完全不一样了,觉得很新鲜,绿树、小河、奶牛,我睁着眼睛看也看不够……于是,我迷上了坐公共汽车,成了个坐车迷。
在日本,6岁以下的儿童坐公共汽车都免费,作为一个坐车迷怎么能错过这个机会?因此,我每天从幼儿园回来后,马上就去汽车站坐公共汽车。
我乘坐的公共汽车是3点45分出发,开这班车的司机是佐藤先生。
他穿着整齐的制服,裤线熨得笔直,像用裁纸刀裁出来的一样;他戴的黑亮的司机帽显示着他对自己工作的骄傲。
他是这班车的唯一的工作人员,乘客从后门上车,在前门那儿给他交车费下车,工作井井有条。
在这辆车里,他是国王,大家都服从他,按他的要求去做。
我觉得他比任何人都强。
小男孩儿一般都崇拜强壮的英雄。
除了父亲以外,佐藤是我遇见的第一个英雄。
那时候,大人看见小孩儿一个人坐车,就会觉得奇怪。
于是常常有人诧异地问我:“到哪儿去啊?”“你妈妈呢?”我每次遇到这种情况都老老实实地回答:“我喜欢坐车。
”其实,要详细回答这个问题,必须是这样:“我只是喜欢坐车,我可以免费乘坐;而且这班车的乘客不多,不影响别人;我只坐一站就下车回家,不用担心。
”可是我当时的脑子不够用,没有能力说这样的话,我以为简单地说我喜欢坐车就解释得很清楚了。
可是大人们却觉得很奇怪,他们的盘问越来越厉害了。
我心里想:大人真喜欢管闲事,他们想把事情弄复杂。
正在这时候,佐藤先生大声说话了:“不用担心,”他一直注视着前面的路,没有回头,“我认识他的父母,终点站那儿有他母亲的单位,家长在那儿接他。
”这句话当然不是真的,可是听起来,连我也觉得我的母亲会在终点站等着我。
佐藤先生跟平时一样,像什么事都没发生过一样,头也没回,认认真真地驾驶着这个大铁箱。
我们只能看到他高大的背影,他那严肃的背影仍然显示着他对工作的自豪。
就这样,佐藤先生这时成了我心中的英雄。
他就像能干的律师一样为我巧妙地辩护,使我摆脱了。
我更喜欢他了,可是我从来没有跟他聊过天儿,我很想跟他说话,可是我怕他因为认真工作而不理我,所以只能坐在他的后面,看着他高大的背影。
后来,我由于崇拜佐藤先生,想当宇航员的梦想竟然变成了当公共汽车司机了!现在,作为一个开始走向社会的青年,我回忆起佐藤先生,仍然很佩服他对工作认真的态度,虽然他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司机,可是他是我童年时眼中的英雄。
词语:出神chūshén好奇hàoqí熨yùn井井有条jǐnɡjǐnɡyǒutiáo诧异chàyì盘问pánwèn2从上文中查找有关词语写在下面,理解这篇文章写作的思路。
3 试一试,写一写(可以二人小组形式进行)(1)把下面句子的画线部分改成用“V 也V 不够”来表达。
见到了多年不见的老朋友,我们都兴奋极了。
我们一边喝茶一边聊天儿,好像有永远说不完的话。
(2)用“可是,连……也……” 改写下面这段话。
他的汉语说得非常标准,一些中国人也以为他是个中国人。
(3)用“由于……,竟然……”改写下面的句子那个演员演得那么出色,严格的导演这次也不由得夸奖起他来。
4选用下面的词语,用100字左右缩写上文的内容,写完向大家读一读:那一年绿油油迷上崇拜盘问辩护英雄普通四、边读边练1. 阅读并讨论:分小组给下面的故事写一个结尾,并且说说这样结尾的理由,写完后比较一下,看看各有什么长处。
狮身人面怪物的谜语在埃及(Egypt)的金字塔旁边,有一个巨大的狮身人面石雕,据说它就是传说中的怪物斯芬达克斯。
关于它,还流传着一个猜谜的故事。
听说,这个狮身人面怪物还没变成石雕之前是很凶的,它坐在一条通往开罗(Cairo)的必经之路上,经过此地的人都要回答他的一个谜语,凡是猜不着的人,都成为了它的美餐。
那个谜语非常奇特,一直没有人能够猜对。
人们说,要通过那条路,那真是比登天还困难。
于是,有急事要去开罗的人都只好绕道而去,可去可不去的人干脆不去。
一位年轻人听说了这件事。
这个年轻人英俊,勇敢,聪明,他决定去试一试。
别人都劝他不要去,因为去那里太危险了,但是他坚持要去,谁也拦不住他。
斯芬达克斯一看见有人来了,非常高兴。
他照例又让年轻人猜谜语:“什么东西早上是四条腿,到了中午是两条腿,当太阳落山时又变为三条腿?”“这……”年轻人确实感到难猜,紧张得汗如雨下。
“快点!”说着它就张开那比山洞还大的口,恨不得一口把年轻人吞下。
但它还是要看一看这小伙子有什么办法?“是人。
”小伙子果断地说话了。
“你说什么?”它知道这个青年人猜对了,感到万分的惊慌,但仍不死心:“为什么是‘人’?”“因为,人刚生下来还不会行走,所以两手在地爬着走,这就是四条腿。
当人长大了,就学会了走路,独立行走,不就是两只腿吗?当人老了,走路必须拿着拐杖,这就是三条腿。
”(续写结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词语1 埃及 Aijí(Egypt)2必经之路bìjīng zhīlù3绕道ràodào2. 给下面的短文写一个结尾,看看怎样结尾比较好。
弱小者的力量一般来说,强大的事物总是令人敬畏,而弱小的东西则总是被人们忽略或小看。
可是,我发现,在生活中,弱小者并不意味着没有力量。
看看下面的例子:一天,突然刮起一阵巨大的狂风。
狂风中,一些大树被吹断了,还有一些大树被连根拔起,倒在地上,而那些小小的、矮矮的树,却仍然顽强地站立着,没有受到任何影响。
一只大狮子,它发怒的时候吃掉了无数动物,可是,一只小小的蚊子爬到他的腿上,轻轻松松地吸它的血。
狮子愤怒的声音让全世界都听见了,但却无法把蚊子甩掉。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这是汉语的一个成语,意思是说,千里长的大堤坝,由于一个小小的蚂蚁洞,就有可能会全部毁坏。
结尾(续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词语:1敬畏 jìngwèi2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qiān lǐzhī tī huǐyú yǐ xué3 上面的短文中画线的句子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试说说它们的表达效果。
五、参考练习1. 下面的短文在句子顺序、词语的顺序方面存在一些问题,请加以调整。
回忆第一次看到北京我很吃惊,看见那么多的自行车在街上,第一次我来到北京的时候。
它们在路上像河水一样流过,自行车的颜色各种各样,黑的、蓝的、红的都有。
骑车的有老人、女的、小孩子、男的,似乎人人都会骑自行车。
由此看来,北京人的自行车普及率是很高的。
我看见有的自行车后面还坐着一个人,甚至前后都坐着人:坐在前面的是小孩儿,坐在后面的是女人。
这是不是有点儿像表演骑车技术呢?总之,我觉得有些新奇,也有点儿担心。
2. 试用夸张的修辞手法来完成下面的句子。
(1)屋子里一下子安静下来了,静得(2)这个人在花钱方面十分小气,(3)这个人头上的头发已经很少很少了,(4)今天天气非常炎热,3. 课后作文,600字左右。
选择下面的题目写作,也可以自己选择相关的内容来写。
童年的生活小学、中学、大学的生活小时候的梦想我最想做的十件事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什么样的人是我们生活的榜样写作基础知识(一)文章结尾的常用方法:结尾是文章的最后部分,应该使文章有整体感和完整感。
结尾的方法也是各式各样的,常见的有以下几种:1.说明事件的结局、讨论的结论,文章自然地结束;2.总结全文,强调主题;3.发表议论,抒发自己的感情:4.故意留下让读者想象的空间。
(二)文章的前后呼应文章的照应,是指文章的上下文意思上互相配合,上文提出的问题下文有交代和回顾、适当的重复。
这样做能突出文章主题,使文章结构严密。
照应主要有两种:一是首尾照应,指文章的开头和结尾互相呼应。
比如在本课例文中,开头是:“人们都说,孩子眼睛里看到的东西总是美好的”,结尾是:“他是我童年时眼中的英雄”,意思相同,这就是首尾照应。
二是前后照应,是指行文章里前后段落、句子之间的互相照应。
这样,前后内容的联系就会变得紧密。
例如,例文中第三段最后一句是:“我每天从幼儿园回来后,马上就去汽车站坐公共汽车”,第四段第一句是:“我乘坐的公共汽车是3点45分出发”,两段的内容联系得很紧密。
本章上面“编读边练”部分中的练习中,讨论关于弱小不等于没有力量的问题,也可以写一个呼应式的结尾,如:“生活中,弱小者也是有一定力量的,我们千万不要认为自己一个人的力量弱小,就放弃了努力。
”(三)夸张的方法为了使文章更吸引人,我们常常使用修辞的方法,让文章更有艺术性。
夸张是汉语写作中的一种修辞方法,指为了调动读者的想象力、达到较好的表达效果,运用夸大的方法来表现事物。
试比较一下以下两个句子:a她的哭声非常大。
b她的哭声十公里以外都能听见。
后一个句子显得更生动,给人留下的印象深。
又如下面的句子:这件事情对母亲的打击很大,她的头发一夜之间全白了。
我渴得嗓子都冒烟了。
我饿得都成照片了。
他刚说完,全场就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