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宝宝的恋物现象大分析

宝宝的恋物现象大分析

宝宝的恋物现象大分析
案例:
俊俊两岁时,我们把他送回老家,近一年之后回来,我就发现不管他走到哪里,总是抱着他的小毛毯。

外出时抱着,和小朋友玩时抱着,即便上了床,俊俊也要抱着他的小毛毯才能入睡。

俊俊的小毛毯脏了,妈妈想洗洗毛毯,他就大哭大闹一番。

于是,妈妈只好等俊俊睡着了偷偷地把毛毯洗干净烘干。

分析:
在成长的过程中,每个孩子都会或多或少地对某种物品产生一定的依恋。

有的孩子是纽扣,有的孩子可能是一条小毛巾。

他们稔熟这些物品,经常会对它们有成人难以理解的关注和依赖。

这种特定的依恋物品的习性的形成,往往和孩子幼年经历中安全感的缺失相关联。

-儿子为何喜欢小毛毯
在生物界有个非常著名的依恋实验。

这个实验告诉我们,生命体在成长的最初阶段,对母亲有着特殊的亲近和期待,这种期待也是对安全感的一种本能渴求。

而一旦基于这种本能渴求所建立起来的依恋形成以后,很难改变。

这位钟情小毛毯的宝宝,两岁时离开了妈妈。

而此前,他对母亲的声音、语态、动作甚至身体的气息都有了感知后,突然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原来形成的安全感会消失,他本能地从其他的人或物品中,建立新的安全感。

对他来说,选择小毛毯是偶然,而选择是必然。

专家说法
宝宝对他经常使用的物品也会产生很强的依恋。

这种依恋虽然不能替代对父母的依恋,但宝宝可以随意控制他的依恋物,因此依恋物会带给他一种全新的感受。

当宝宝对某种物品产生依恋之后,这种物品也能替代妈妈给予宝宝的安全感,从而减少宝宝在陌生环境中产生的焦虑与恐惧。

一般来说,宝宝依恋的对象往往是那些柔软的物品,其中最常见的依恋物是宝宝盖的毛毯,其次是宝宝最喜欢的布娃娃。

对这些物品产生依恋是宝宝心理发展的一个比较正常的现象。

依恋非生命物品对宝宝的心理发展并不会产生多么严重的影响。

当妈妈不能照看宝宝,或者要把宝宝带到一个完全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