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八章胎儿血液循环及生后的改变和先心病讲解学习
第八章胎儿血液循环及生后的改变和先心病讲解学习
某一部分发育出现停顿或异常,即可造成先天性畸形。影响心脏
胚胎发育的因素很多,大致可分为内在因素和外部因素两类,以
讲授内容
旁批
后者多见。
掌握分类方法及常见先心病
熟悉诊断要点
【分类】
先天性心脏病的种类很多,临床上常根据左、右心及大血管
之间有无异常通道和血液分流的方向分为3大类。
1、左向右分流型(潜伏青紫型)
讲授内容
旁批
和体循环压力的增高,流经动脉导管的血液逐渐减少,动脉导管
了解
处逆转为左向右分流,动脉血氧分压增高和出生后体内前列腺素
减少,使动脉导管逐渐收缩、闭塞。约80%的足月儿于生后24
小时动脉导管形成功能性关闭。约80%婴儿于生后3个月95%
婴儿于生后1年完成解剖上闭合。若动脉导管持续未闭,可认为
及变化,明确有无分流及分流水平,导管可探查异常通道、提供
诊断依据。有右心导管、左心导管检查2种,临床上多采用右心
导管检查。
(5)心血管造影借助于心导管检查,根据诊断需要将导管顶
端送到选择的心腔或大血管,进行造影并同时快速摄片或电影摄
图可提供更多信息。
(3)超声心动图是一项无痛、无创性检查方法,能显示心脏
内部解剖结构的精确图像,还能提供心脏功能及部分血流动力学
信息。常用的有M型超声心动图、二维超声心动图、三维超声心
动图和多普勒超声等。
(4)心导管检查是先心病进一步明确诊断和手术前的重要
检查方法之一。可了解心脏及大血管不同部位的血氧含量、压力
有畸形存在。脐血管则在血流停止后6~8周完全闭锁,脐动脉
形成膀胱韧带,脐静脉形成肝圆韧带。
第二节先天性心脏病
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简称先心病,是
胎儿期心脏及大血管发育异常而致的先天畸形,是小儿最常见的
心脏病。国外资料显示,先心病的发病率在活产婴儿中约为4‰~
细血管搏动、水冲脉、股动脉枪击音,提示动脉导管未闭或主动
脉瓣关闭不全。
3.特殊检查
(1)x线检查包括透视和摄片。x线检查可了解心脏和大血
管的搏动、位置、形态,以及肺血管的粗细、分布等情况。
(2)心电图心电图对心脏病的诊断有一定的帮助,对心房扩
讲授内容
旁批
大、心室肥大、心脏位置及心肌病变有重要参考价值。动态心电
2、右向左分流型(青紫型)
3、无分流型(无青紫型)
【诊断】
先心病的诊断原则为:应先确定有无先心病,然后进一步明
确类型。正确的诊断首先必须对病史、症状、体征和其他辅助检
查进行周密的综合分析,因为患儿病史、体征是提示先心病可能
的重要线索,而辅助检查,尤其是超声心动图、心导管检查及造
影术是先心病确诊的依据。
脐血、胎盘与母体之间以弥散方式进行交换的。由胎盘来的动脉
血经脐静脉进入胎儿体内,至肝脏下缘分成两支:一支进入肝脏
与门静脉吻合;另一支经静脉导管入下腔静脉,与来自下半身的
静脉血混合,共同流入右心房。
胎儿血液循环的特点为:(1)胎儿时期的营养和气体代谢是
通过脐血管和胎盘与母体间以弥散的方式进行交换的;(2)左右
心脏都向全身供血,故只有体循环而无肺循环,肺动脉压力高于
主动脉;(3)静脉导管、卵圆孔、动脉导管是胎儿血液循环的特
殊通道,其血液循环与成人不同;(4)胎儿体内绝大部分血液是
混合血;(5)供应肝脏血液的含氧量最高,心脏、脑、上肢次之,
腹腔器官及下肢血含氧量最低。
2、出生后血液循环的改变生后脐血管被阻断,呼吸建立,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教案
班级:学时学年学期
课程名称:《儿科学》单元、章节:第八章第一、二节
课题:胎儿血液循环及生后的改变先天性心脏病
教学目的和要求:
1、了解小儿血压、心率及心脏的发育特点。
2、熟悉胎儿血液循环的特点及生后的改变。
3、掌握先天性心脏病的分类及常见先心病的临床表现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先心病的分类及临床表现特点。
12‰;国内本病发病率约为活产婴儿的6‰~7‰,以此推算,估
计全国每年有10万-15万先心病新生儿出生。如未经治疗,约1/3
的患儿在生后1个月内夭折。近年来由于心脏病诊疗技术的普及
和提高,多数患儿可以得到早期诊断,及时手术而达到根治,使
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都有了显著进步。
【病因与预防】
在胎儿发育早期,任何原因影响了心脏的胚胎发育,使心脏
(2)心脏检查检查有无心前区隆起,心尖搏动位置、强弱和
范围。心前区有无抬举冲动及震颤,注意肺动脉瓣区第二音(P2)
有无增强或减弱,P2固定分裂是房间隔缺损的独特体征。杂音对
鉴别先心病的类型有重要意义,注意分析其部位、性质、时期、
强度及传导方向。
(3)周围血管征比较四肢脉搏及血压,如股动脉搏动减弱或
消失,下肢血压低于上肢,提示主动脉狭窄。脉压增宽,伴有毛
难点:胎儿血液循环的特点。
课时安排:
胎儿血液循环及生后的改变30分钟
先心病先心病的临床表现特点40分钟
教法设计:采取板书与多媒体、挂图相结合的方法
教学用具:教材、教案、挂图
讲授内容
旁批
第一节胎儿血液循环及生后的改变
可结合挂图讲解,以利学生理解
1、正常胎儿的血液循环胎儿时期的营养和气体代谢是通过
感染等,有无哭声嘶哑、蹲踞和昏厥现象,了解青紫出现的时间、
讲授内容
旁批
程度、部位及其与运动的关系等。
(3)发病年龄注意发病的年龄,一般在3岁以前发现的心
血管疾病以先心病最常见。
2.体格检查
(1)全身检查评价小儿的生长发育及一般状况,如有无特殊
面容、体位、精神状态等;有无发绀或其他畸形;注意颈动脉搏
动,肝颈静脉回流征,肝脾大小、质地、有无触痛,有无水肿等。
肺泡扩张,肺小动脉管肌层逐渐退化,管壁变薄、扩张,肺循环
阻力下降,从右心经肺动脉流人肺的血液增多,肺静脉回流至左
心房的血量也增多,肺脏开始进行有效的气体交换。
当左心房压力增超过右心房时,卵圆孔瓣膜先在功能上关闭,到
生后5~7个月,解剖上大多闭合。另一方面,血氧含量增高,
使动脉导管壁平滑肌受到刺激收缩;同时由于肺循环阻力的下降
1.病史询问病史应注意以下几点。
(1)母孕史及家族史应详细询问患儿母亲在妊娠早期(妊娠
2~8周)有无病毒感染、是否有接受放射线照射或服用某些对胎
儿发育有影响的药物等病史;家族中遗传病、先心病发病情况。
(2)常见症状询问出现的临床症状及其时间,如婴儿期
有否喂养困难、体重不增、多汗、气促、易呕吐、反复呼吸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