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经管类经典书籍

经管类经典书籍

经管类一、大师经典1.《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作者:彼得*德鲁克推荐理由:管理学大师德鲁克经典之作。

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可以很容易地得到国外的技术,也容易吸引外资。

但是,技术和资本仅仅是工具而已,必须通过有能力的管理者才能发挥作用和功效。

而中国发展的核心问题,是要培养一批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他们应该懂得如何管理,知道如何去领导企业并促进它的发展,也知道如何去激励员工和让他们的工作卓有成效。

2.《管理的实践》作者:德鲁克内容简介:这是第一本被誉为“现代管理之父”的德鲁克先生的关于现代企业管理的著作。

可谓是经典中的经典。

3.《巨变时代的管理》作者:德鲁克内容简介:本书包括24篇文章和两篇专访,讨论的问题明显不同,但是主题都是已经发生的、不可逆转的变革。

它们探讨的都是管理者可以和实际上也必须采取行动应对的变革。

4.《德鲁克管理思想精要》作者:彼得·德鲁克内容简介:集彼得·德鲁克六十年管理学著作精华于一体作者根据六十年的管理工作经历,从精心挑选的10部作品中取其精华编写成此书,它始于《工业人的未来》(1942),止于《21世纪的管理挑战》(1999)。

它是对德鲁克管理思想的全面总结,也为读者提供了一种关于管理学连贯易懂的入门介绍。

5.《竞争战略》作者:迈克尔•波特本书创造了"五种力量分析"等竞争分析的基本工具,是关于企业战略最经典的著作。

作为哈佛商学院的教授和竞争战略方面公认的权威,他在此书中提出了行业结构分析模型,即"五种竞争力模型"。

他认为这五种竞争力(行业现有的竞争状况;供应商的议价能力;客户的议价能力;替代产品或服务的威胁;新进入者的威胁)决定了企业的盈利能力。

他还指出,企业战略的核心必须在于选择正确的行业,以及行业中最具有吸引力的竞争位置。

6.《第五项修炼》作者:彼得•圣吉推荐理由:它最大的功劳不是推动了建立学习型组织的运动,而是提供了堪称为中国企业管理者洗脑的"系统思考"(即"第五项修炼")的新思维方式。

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有利于企业组织,其理想状态是组织具备终身学习的理念和机制,使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

该书还提出三种社交智障:空间盲、时间盲、关系盲。

人际关系的质量影响生产力,家庭质量就更是如此。

7. 《战略历程》作者:明茨伯格内容简介:本书介绍并剖析了设计学派、计划学派、定位学派、企业家学派、认识学派、权力学派、定位学派、文化学派、环境学派和结构学派十大战略管理流派。

为我们展现了战略管理的发展历程。

是一本了解战略管理发展史的好书。

二、企业家传记1.《谁说大象不能跳舞》作者:(美)郭士纳内容简介:本书郭士纳将自己使IBM改天换地的辉煌岁月娓娓到来,既有只有CEO 才接触得到的第一手内部资料--各种会议卷宗、事态行将有变的种种蛛丝马迹、重压之下背水一战的各项决策,又有带领一家巨型企业大步向前的高屋建瓴、深思熟虑的管理思想。

2.《再造宏基》作者: 施振荣推荐理由:华人的第一个、也是目前唯一的国际品牌缔造者本人对于创业与管理的无价体验。

施振荣就是个逆向思维的人。

从宏基创建伊始,他就坚持打破常规思维定式,反其道而行。

他的思考逻辑是:技术的开放将造成产品的普及,企业可因此扩大经济规模、降低成本、提高获利,然后把赚来的利润投入更多的发明中去,赚更多的钱。

在这本书里,像这样的反向思维随处可见,对正在思考企业前途的中国企业家,施振荣的思考方式无疑有点化作用。

3.《杰克*韦尔奇自传》,杰克•韦尔奇著推荐理由:“全球第一CEO”韦尔奇在本书中首次透露管理秘诀:他在短短二十年间将通用电气从世界第十位提升到第二位,市场资本增长30多倍,达到4500亿美元。

他的成长岁月、成功经历及经营理念也将和盘托出。

本书将成为世界上所有梦想成功人士的必读书。

三、经管畅销书1.《蓝海战略》作者:W.钱·金勒妮·莫博涅本书带来一个革新理念:蓝海战略。

要求企业突破传统的血腥竞争所形成的“红海”,拓展新的非竞争性的市场空间。

与已有的、通常呈收缩趋势的竞争市场需求不同,蓝海战略考虑的是如何创造需求,突破竞争。

本书不仅仅对企业思维进行挑战,而且告诉它们怎样达到目标。

2.《从优秀到卓越》作者:吉姆*柯林斯此书是柯林斯针对“对于那些业绩平平的公司,如何才能实现从优秀到卓越的跨越?”这一问题,用了5年时间,和他强有力的研究团队进行了一项规模巨大的研究,对1965年以来《财富》杂志历年500强排名中的每一家公司(共1400多家)进行了研究后的研究结果,研究结果令人震惊--只有11家公司实现了从优秀业绩到卓越业绩的跨越。

书中提及的许多概念(“第5级经理人”、刺猬理论、三环理论)被学者和企业家广泛引用,作为分析企业的成长的模型。

3.《基业长青》推荐理由:对于极少数的堪称卓越的中国企业,本书提供了建立百年基业的方案。

作者认为,只有18家企业可称得上他们定义为"高瞻远瞩"的公司,即那些倍受推崇、影响广泛的业界翘楚,那些领袖辈出、产品和服务多样、至少有五十年历史,而且长期业绩突出的公司。

在中国,确有人能快速致富,却鲜有人能有远见、有勇气承诺公司成为"高瞻远瞩"的公司。

今日中国商界人士,大多雄心勃勃,但对成就"高瞻远瞩"的公司缺乏远见卓识,而《基业长青》中总结出来的经验教训足以供他们受益匪浅。

4.《营销战》作者:杰克·特劳特 / (美)艾·里斯本书作者以9世纪普鲁士伟大的战争哲学家克劳塞维茨有关战争的思想为基础,首先介绍了2500年以来一些有代表性的战役,然后根据克劳塞维茨的兵力原则和防御优势原则,提出了市场营销战中的数学法则——在同样条件下,大公司击败小公司;但具有规模优势的公司进攻处于防御状态的劣势公司,却可能导致失败。

本书重点阐述了市场营销战役中的四种常用战略形式,如防御战、进攻战、侧翼战和游击战;针对每一种形式又提出了三条应遵循的原则,以及如何在具体的市场营销战役中应用这些原则。

5.《影响力》作者:罗伯特·西奥迪尼内容简介:在这本书中,著名的心理学家罗伯特·西奥蒂尼博士为我们解释了为什么有些人极具说服力,而我们总是不由自主地答应他们的要求。

隐藏在冲动地顺从他人行为背后的6大心理秘笈,正是这一切的根源。

在这本书中,罗伯特·西奥蒂尼博士为我们一一拆解他们的招术,让我们学会如何保护自己以及让这6大秘笈为我们所用。

6.《高效人士的几个习惯》,作者史蒂芬柯维史蒂芬柯维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20 世纪影响美国历史进程的25 位人物之一,被美国学界誉为思想巨匠。

先管理好自己,然后才能管理别人---这是关于"自我管理"的最经典的著作。

书中所提倡的“七个习惯”以及广泛被企业、政府机关和有志于完善自我的人们所学习,并改变了企业机关和个人的效益。

本书适合想改善个人时间管理,培养高效率的生活和工作方式的人群阅读和学习。

普京建议俄罗斯公民阅读这本书。

7. 《大败局》作者:吴晓波推荐理由:对一度如日中天的本土企业迅速衰亡的最全面、最深刻的观察。

在中国,难能找出"从优秀到卓越"的一批企业,却不乏"从优秀到失败"的众多例子。

过去,已经有这么多曾经优秀的企业前赴后继地遭遇了"大失败";将来,可以断言,"从优秀到失败"的企业将远远超过从"从优秀到卓越"的企业。

因此,学习如何不失败、不死亡,比学习如何卓越更加具有现实意义。

正如一个中国企业家所说:成功,就是活着。

8.《长尾理论》作者: 克里斯•安德森长尾理论获得《商业周刊》“Best idea of 2005”奖项,并被《GQ》杂志称为“2006最重要的创见”。

长尾理论已经成为不少企业的不二法门,Google就有相当比例的利润来自小公司的广告,其首席执行官斯米特也坦陈公司的战略受到了长尾理论的影响,并建议所有的商务人士都应该仔细研读这本“杰出而又及时的著作“。

长尾理论的来临,将改变企业营销与生产的思维,带动新一波商业势力的消长。

9.《操盘手》作者:花荣《操盘手》为中国首部透视当今股票投资界的纪实体股市实战小说。

由中国第一代职业操盘手花荣10年沉淀之作,中国首部纪实体股市操盘小说他以犀利的笔调,总结了第一代操盘手的成功创业史,因为其中有一些真实内幕的披露,所以便采用了财经小说的写法,让读者可自由展开想象,对号入座。

...10.《登顶》作者:迈克尔·尤西姆内容简介:本书汇集了一支无论在高山之巅还是在权利之巅都如鱼得水的队伍,他们中有《从优秀到卓越》的作者吉姆·柯林斯、传奇登山家和企业家罗伊尔·罗宾斯,以及第一个征服珠穆朗玛峰的美国女性斯泰希·艾黎森。

他们在本书中叙述的故事既富有情趣,又发人深思。

11.《三国演义与经营谋略》作者:郭济兴王建树李世俊内容简介:《三国演义》是中华民族智慧的集大成者,包含了丰富的文韬武略,这在中国是家喻户晓的事情。

同时,《三国演义》所描写的是具有社会结合形态的各种人类活动,诸如政治的、军事的、外交的,这正是管理产生的组织土壤。

因此《三国演义》中蕴涵了普适于其他共同活动的管理原理、管理思想、管理智慧等,具有永久的管理学理论价值。

12.《增长的极限》作者:(美)德内拉·梅多斯,(美)乔根·兰德斯,(美)丹尼斯·梅多斯内容简介:本书向人们展示了在一个有限的星球上无止境地追求增长所带来的的果,今天,作者带着30年来新增的数据,再次就人类对气候、水质、鱼类、森林和其他濒危资源的破坏敲响了警钟。

13.《向解放军学习最有效率组织的管理之道》内容简介:联想、华为、万科、海尔、杉杉、双星、宅急送等等中国最优秀的企业由复员军人创建;柳传志、任正非、王石、张瑞敏、郑永刚、汪海、陈平、宁高宁等中国20余年最优秀企业家曾是这个组织中的一员……本书回答了1000余万各类企业面临的关于市场、竞争、制度建设、传承、员工忠诚、“判将”与“判军”等等问题;告诉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等各类组织管理者,从中汲取宝贵营养,以提高工作效率,加速组织成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