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世界近代史部分框架【考点解读】世界近代史包括15世纪初至1900年前后大约500年的时间,从资本主义发展的历程来看,大体上可以分为以下3个时期:15世纪到17世纪早期欧洲资本主义兴起时期、17至18世纪资本主义代议制度初步形成时期、19世纪以来两次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时期。
世界近代史是一部资本主义发生和发展、逐步形成世界体系的历史。
在资本主义经济经历了从手工劳动到机器大生产的发展过程中,一个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步形成,凸显个人价值和民主意识的人文精神也随之不断成长,以代议制为主要特征的西方民主政治制度逐渐形成并得以完善。
19世纪中期以后,以工人阶级为主力的社会主义运动蓬勃兴起。
资本主义在欧洲兴起时期(15世纪~17世纪早期)【阶段特征】15世纪到17世纪早期,欧洲正处在封建社会解体和资本主义兴起的阶段。
经济方面,农业、手工业的技术进步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在地中海沿岸和西北欧一些地区,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初期阶段——工场手工业兴起。
国际关系方面,以西班牙、葡萄牙为首的殖民主义国家开辟新航路,抢夺殖民地,开始用殖民主义的锁链,把原来彼此孤立、隔绝的大陆连接起来,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思想文化方面,经济和政治关系的变动引起意识形态领域的变化。
新兴资产阶级掀起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体现了以人文主义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为资本主义发展解除了封建神学的精神枷锁,推动了近代科学的产生和发展。
资本主义代议制度初步形成时期(17世纪中期~19世纪初)【阶段特征】17世纪中期至19世纪初,是西方资本主义代议制度初步形成的时期。
17世纪后,荷兰、英国等国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获得了迅速的发展。
它们致力于发展海外贸易,积极拓展殖民地,彼此间展开了夺取殖民霸权的斗争。
殖民扩张与掠夺是推动世界市场形成的主要途径。
17、18世纪,资产阶级掀起一场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启蒙运动。
启蒙思想家崇尚理性,抨击君主专制和神权专制,提倡天赋人权。
他们勾画出未来理性社会的蓝图,也奠定了近代民主政治的基础。
17、18世纪,英国、美国分别确立了资本主义代议制度。
英国是现代议会制度的发源地,《权利法案》的颁布是议会制度真正开始的标志;美国通过1787年宪法确立了民主共和政体,它体现了三权分立的原则,创立了世界政治体制的一个先例。
两次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最终形成时期(19~20世纪初)【阶段特征】从19世纪初到20世纪初的一个世纪,是两次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最终形成时期。
18世纪后期从英国开始的工业革命和19世纪70年代起同时发生于欧美各国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极大提高了生产力,资本主义逐步在世界范围内确立起统治地位,并最终形成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两次工业革命巩固了资本主义制度,增强了工业资产阶级的力量,推动了资产阶级代议制度的扩展和完善。
两次工业革命也壮大了工人阶级力量,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的国际工人运动也蓬勃发展起来。
19世纪,近代科学技术不断发展,进化论的提出对生物学和整个世界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文学艺术领域也随着社会的动荡与变革呈现出不同的时代特色。
【概念赏析】一、关于“近代”:从世界范围看,“近代”开始于16世纪,从古代到近代的依据是社会转型,即进入了资本主义时代。
近代与古代的最基本区别是:第一,商品经济取代自然经济;第二,法治取代人治;第三,自主的公民取代被动的臣民。
二、关于“近代西方民主政治”:在专制统治被推翻,资产阶级民主政权建立之后,关于人民如何行使权力的问题,“主权在民”的原则没有回答这一问题。
但是,近代资产阶级宪政实践表明,民族统一国家出现后,适合于小国寡民的直接民主制已经无法实现。
因此,英国资产阶级在封建议会基础上首创代议制,并认为“议会主权”就是“人民主权”,从而代议民主制被西方国家普遍接受,也成为其政治制度的共同特点。
近代西方国家的民主政治制度既有共同点,因为各国所依据的思想理论和文化渊源是共同的,这就是17、18世纪启蒙思想家的政治学说以及从古希腊、罗马保留下来的民主政治文化;又有多样性,因为各国所建立的是要适应本国政治、经济、社会需要的制度。
三、代议制1.含义:公民通过选举代表组成代表机关(议会),间接参政议政,讨论决定国家大事,行使国家权力的一种民主制度和组织形式。
2.形成原因:①资产阶级民主代议制的确立、发展和完善都与生产力的发展密切相关,特别是两次工业革命的进行,加速了民主化进程,因而是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和必然结果;②同时也受到各国国情特别是历史文化传统的影响。
3.特点:议会形式上是代表民意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议会掌握立法权、财政权和行政监督权,议员由选民选举产生,议会成为代议制的核心。
实行政党政治,实现政治上的制衡。
议会制是一种间接的民主形式。
英、法、美、德等国的代议制各有特点,但核心思想是一致的。
资产阶级通过设立议会,把国家的立法权力掌握在自己手中,并以此来制约君主或总统滥用行政权力,从而通过立法保障资产阶级的利益。
这种政治模式有利于调节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秩序稳定,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扼要概括:选举;议会是最高立法机关;权力部门之间相互制衡(核心);法律具有最高权力;人民具有一定的民主自由权利;间接民主;政党政治。
4.本质:资产阶级力图通过立法权限制君主或总统滥用行政权力,并以此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形式上都建立了以议会为核心的代议制度,但由于各国政体不同,议会在国家政权组织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也不同,但其本质都是现代民主政治的产物。
5.作用(政治+经济+文化)①否定君主专制政体,具有一定的民主性和决策的科学性。
②以法律的形式巩固各国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的成果,巩固国家统一。
③实行三权分立和权力制衡的原则,有利于防止专制独裁和官僚腐败,提高了行政效率,保障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有利于健全法制和保障人权,缓和阶级矛盾。
④实行政党政治,缓和了资产阶级内部矛盾,不会酿成大的动荡不安,能促使执政者不断改进。
⑤有利于无产阶级进行合法斗争,维护自身利益,促进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⑥扩展到亚洲和世界其他地区,并产生了重要影响。
总之,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繁荣,是人类政治文明进步的成果,推动了世界民主化进程。
代议制的形成,否定了封建专制制度,也避免了少数人的专制独裁,保证了资产阶级的民主利益,具有先进的民主精神,对经济发展、政治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制度介绍】(一)君主立宪制1.形成:一般地说,君主立宪制是在封建君主制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是随着近代资产阶级的兴起、资本主义经济关系战胜封建经济关系、资本主义制度战胜封建专制制度之后才确立的。
2.特点:在实行君主立宪制的国家里,君主世袭或者从人员中产生,君主的产生和权力都受到法律和议会的制约。
3.分类:君主立宪制又分为议会制君主制和二元制君主制两种。
议会制君主制:议会既是立法机关,又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
内阁由议会产生,对议会负责,君主通常是“统而不治”的虚君。
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实行议会制君主制的国家。
二元制君主制:君主处于国家实际权力的中心地位,内阁首相由君主任命,只对君主负责。
如统一之后建立的得意志帝国、明治维新后到二战前的日本都实行的是二元制君主制。
(二)共和制1.形成:共和制在古代就已经产生,但近代以来的共和制不同于古代的共和制,它是随着近代资产阶级的兴起和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才逐步产生和完善起来的。
2.特点:国家元首和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经过选举产生,而且不能终身任职的政治体制。
3.分类:按照其最高权力设置和分配的不同方式,实行共和制的国家主要有议会制和总统制两种。
议会制共和国:议会处于国家权力中心的地位,是最高立法机关和最高权力机关。
内阁对议会负责;总统一般没有实际权力。
总统制共和制: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掌握最高行政权。
内阁是总统的咨询机构。
总统领导的行政机关与立法和司法机构互相分立、互相制约。
美国是最典型的实行三权分立的总统制国家。
(三)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核心特征和原则1.核心特征: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
2.原则:民主化、法律化、制度化(科学化、程序化)。
(政治的发展趋势。
)【专题网络】民主政治的起源希腊的民主政治罗马法英国《权利法案》民主政治的发展资产阶级代议制美国《1787年宪法》的确立法国《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德国《得意志帝国宪法》【中外对比】(注意从现象中归纳本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单元整合】一、渐进的制度创新及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1.历史线索(1)英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颁布《权利法案》,在英国建立了君主立宪政体。
以后又逐步确立起责任内阁制和两党制,并进行多次议会改革,促进了英国君主立宪政体的日益完善和成熟。
(2)美国:北美人民通过独立战争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颁布了1787年宪法,创造性地建立了总统制共和制和联邦制国家结构,并逐渐形成两党制。
2.历史特征(1)英国①英国的制度演变体现了连续性、渐进性、创新性的特点。
②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是以代议制为基础,责任内阁制为核心。
(2)美国①联邦制、分权制衡、民主的原则是美国宪法的主要特征。
②美国通过战争与法律的形式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二、走向共和的艰难历程及民族国家的统一之路1.历史线索(1)法国:由于法国封建传统深厚等因素,使法国的民主共和之路曲折艰难,历经共和与帝制的长期复杂的斗争,最终在1875年以微弱的优势确立起共和政体。
(2)德国:德国通过自上而下的王朝战争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并颁布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确立起了君主立宪制。
2.历史特征(1)法国:法国共和制与君主制的斗争异常激烈(2)德国:①德意志帝国具有浓厚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特色;②德国的君主立宪制是不完善、不彻底的代议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