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规范会计理论与实证会计理论的比较

规范会计理论与实证会计理论的比较

规范会计理论与实证会计理论的比较摘要:本文从比较规范会计研究和实证会计研究的差异性入手,分别比较了两者在方法论上,研究内容上,作用上,以及本质上的差别。

最后,基于两者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和缺陷,研究者认为两者要互相结合,互相渗透,互相依赖,才能更好的研究会计理论。

关键词:规范会计理论;实证会计理论;差异比较;优缺点比较
一、差异比较
1.方法论的差异。

从哲学的角度出发比较方法论的差异,实证会计研究在方法论上与规范会计有一些差异。

规范会计认为主观目标与人的行为是有联系的。

哲学中的实证理论是实证会计理论方法论的基础。

规范会计理论比较重视规律和理论的逻辑思维,注重价值判断。

实证会计理论提倡实用主义,提倡从经验中创造理论。

从辩证的角度看两种理论强调的内容不同。

2.研究内容的差异。

规范会计理论对会计实务进行归纳总结,从而得出会计基本概念,再把这些概念推导分析,最终得出会计准则。

这些准则被企业采用,形成一套会计政策来指导会计实务。

实证会计理论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通过运用公司理财理论,去研究会计和资本市场的行为,并讨论会计信息对资本市场有哪些作用。

第二个阶段研究的侧重点在指导会计实务,也就是实证研究会计事项。

从研究内容分析,规范会计理论研究的内容比较
完整,内在逻辑性很强。

实证会计理论研究的内容是案例,所以比较有说服力。

3.从会计本质上两者存在一定差异。

规范会计理论通过对会计准则的规范要求,从逻辑的角度指出最优化的会计实务应该是什么,从而实现会计实物的规范化。

它的研究路径是在前提的基础上推论。

研究方法是归纳法和演绎法。

实证研究讨论会计是什么。

研究路径是在假设的基础上进行推论。

主要的研究方法是实证的研究方法。

也就是说主要以观察和实验的结果的依据,不带有个人主观去分析和研究的一种研究方法。

4.比较一下两者的研究作用。

规范会计的研究作用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可以对理论命题进行进一步的论证。

这样可在实践检验理论前,预先检验理论使其更具有逻辑性。

第二个方面规范会计可以用理论来解释现有的会计理论和会计行为。

第三方面规范会计可以检验已有的会计理论,从而发现错误和内在矛盾。

实证会计研究作用也体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实证会计主要检验规范会计的前提是否现实有效。

检验以后,认同或反对规范会计的研究成果。

其次,就是用实证理论解释会计实务,主要分析了目前所有会计实务程序以及会计实物方法差异的原因。

对未观察的会计现象或以观察但未进行数据搜集与分析的会计现象做出解释。

实证会计是对现实的研究,告诉人们能做什么,而不是应该做什么。

最后实证会计引入了大量理论拓宽了会计理论的研究范围。

二、优缺点的比较
1.规范会计的优劣势。

规范会计的优势之一是研究方法成熟。

归纳法和演绎法作为规范会计的研究方法有很长的一段发展历史,已经是比较完善的研究方法了。

演绎法是一种很有逻辑性的研究方法。

规范会计研究可以在实际验证理论前,对理论命题进行逻辑性的验证。

同时也可以对已有的理论进行检验,有助于及早发现理论中的错误以及内部矛盾。

这对理论论证具有重要意义。

规范会计的优势之二是可以很好的发展会计实务和会计理论。

规范会计是为了会计实务的优质化和规范化,并尽可能超越现有的会计实务和会计理论。

以便为全球经济一体化提供高质量的会计信息。

但是规范会计也有一些系统性缺陷。

首先是方法论的缺陷。

主要是忽略了对假设和前提的检验。

所以很多假设都没有经过验证,不能称其为理论。

在这种假设基础上得出的理论也往往不切实际,欠缺实际意义。

如果这些假设本身是错误的,那么在此假设上得出的理论也是错误的。

其次是研究方法的缺欠,归纳法和演绎法都注重定性分析,不注重定量分析。

单一的定量分析是无法表明事务间的区别和联系的。

如果研究变量很多的话,定性分析就更加不科学了。

规范会计忽视研究会计主体的行为,也不计会计信息的经济后果。

只是将不同利益的集团当成一个整体是不够的。

最后规范会计得出的结果有浓重的个人观点,没有经验验证,而有种闭门造车
的感觉。

2.实证会计的优劣势。

首先实证会计的研究方法比较科学。

主要是因为结合了定性和定量的研究方法。

分析数据时主要用定性的方法进行逻辑分析。

验证假设时,主要用定量的方法,使得出的结论更准确更科学。

其次实证会计研究结合了会计实务很有实践意义。

实证会计研究不但解释了现有的会计实务,而且对那些未观察和已发生但未经过数据分析的会计现象进行解释。

最后s实证会计研究注重研究会计主体行为和主体行为的动机。

而且引入了很多经济学研究成果,从而拓展了会计理论研究范围。

实证会计把企业看成各种契约关系的结合体。

并大量分析了各种利益集团为保护自身利益面对会计准则时的态度。

得出了很多规范会计研究不能得出的结论。

但是实证会计也存在很多局限性的地方。

首先是实证研究所用的现象和事实非常有限,在证明普遍论题上就存在一定的概率性。

实证会计重视定量化和模型化,忽视了一些次要因素,导致研究的系统性不强。

另外实证会计不应该完全排除价值判断,这样很不合理。

因为会计研究者是经纪人不能完全避免个人喜好的干扰。

最后,实证会计比规范会计在时间上有滞后性。

实证会计总是在样本数据充足的时候才建立数学模型,这样往往是在会计准则公布后的若干年,有很严重的滞后性。

三、结语
综上所述,研究者认为规范会计和实证会计要相互补充,相互渗透,才能更科学有效的发展会计理论。

规范研究的研究成果必须依靠实证研究才能得以验证。

规范研究的结论可以为实证研究提供基础和前提。

撇开一方,单独研究是不明智的。

所以两者的支持者不应在对峙,又互相承认彼此的价值。

结合两者才是会计理论发展的大趋势。

参考文献:
[1]杜兴强瓮永俊:简论规范会计研究和实证会计研究的互补性[j] 浙江财税与会计,1998.
[2]杜兴强:规范会计研究和实证会计研究相结合:规范-实证会计研究[j].当代财经,1999.。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