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务实
二、对新课程下学校管理的几点思考
(四)教师专业成长: “二八法则”与“酒和污水定
理” 。 “校本研修”
二、对新课程下学校管理的几点思考
(五)发挥评价的导向作用: 考试仍然是评价的重要手段 发展性评价的科学设计
二、对新课程下学校管理的几点思考
(六)教育科研如何在课程改革中真 正发挥作用: 掌握一种方法论武器; 发现、研究与解决真实问题; 预见问题,防患于未然。
•
加强交通建设管理,确保工程建设质 量。04:40:0004 :40:000 4:40Su nday , November 01, 2020
•
安全在于心细,事故出在麻痹。20.11. 120.11. 104:40:0004:4 0:00No vember 1, 2020
•
踏实肯干,努力奋斗。2020年11月1日 上午4 时40分2 0.11.12 0.11.1
一、价值的认同
重建教材观—新课程坚持“教材是范例” 的观点,把教材看成是引导学生认知发展、生 活学习、人格建构的一种范例。
教材不再是学生必须完全接受的对象和内 容,而是引起学生认知、分析、理解事物并进 行反思、批判和意义建构的中介,是师生对话 的“话题”、交往的桥梁。另外,我们认为, 教师其实就是一种最好的教材,他的学识、人 品深深地影响着学生。
•
创新突破稳定品质,落实管理提高效 率。20. 11.1202 0年11 月1日星 期日4 时40分0 秒20.1 1.1
谢谢大家!
500 0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一、价值的认同
(二)高中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 高中新课程方案的核心设计思想
是“让每一位高中学生实现在共同基 础上的有个性发展”。
一、价值的认同
(三)对课程改革的总体把握 如果从课程改革的复杂性来看,课程改革通
常有五种类型: 一是“替代”——一种要素被另一种现成
的要素替代。 二是“交替”——变革的引进。 三是“紊乱”——破坏性变革。 四是“重建性变革”——体系的重建。 五是“价值观变革”——是与课程有关的
人的价值思想的变革。
一、价值的认同
高中课程改革是一场深刻的价值变革。 (对中国基础教育优势论的理性思考) 一是课程典范的转型:
•
树立质量法制观念、提高全员质量意 识。20. 11.120. 11.1Sun day , November 01, 2020
•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0 4:40:00 04:40:0 004:40 11/1/20 20 4:40:00 AM
•
安全象只弓,不拉它就松,要想保安 全,常 把弓弦 绷。20. 11.104:40:0004 :40Nov -201-N ov-20
课程改革和推进需要确 立哪些思维方式?
二、对新课程下学校管理的几点思考
思维方式:对立思维方式走向关 系思维方式
两极对立思维是一种非此即彼、非 好即坏的简单线性思维方式,以这种思 维方式来看待和分析事物,往往容易将 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包含的事物 置于互不相容的两极,其结果就是割裂 事物之间的复杂联系,将问题简单化、 形式化、绝对化,从而影响相关实践活 动的健康发展。
一、价值的认同
嘉兴市高中毕业生人数变化图
25000 20000 15000 10000 5000
0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一、价值的认同
嘉兴高中专任教师人数变化图
4000 3500 3000 2500 2000 1500 1000
一、价值的认同
重建课程观—新课程强调一种超文本 的课程形式,即课程不再只是“文本课程” 更是“体验课程”。
在特定的教育情境中,当每一个教师、 学生在理解课程文本时,他们总要融入个 人独特的生活经验,形成不同的意义生长 域,从而对课程做出某些生产性或创造性 的改变。由此,课程便成为一种动态的、 生成的“生态系统”。
•
追求至善凭技术开拓市场,凭管理增 创效益 ,凭服 务树立 形象。2 020年1 1月1日 星期日 上午4 时40分0 秒04:4 0:0020. 11.1
•
按章操作莫乱改,合理建议提出来。2 020年1 1月上 午4时40 分20.1 1.104:4 0Nove业标准记得牢,驾轻就熟除烦恼。2 020年1 1月1日 星期日 4时40 分0秒04 :40:001 November 2020
•
好的事情马上就会到来,一切都是最 好的安 排。上 午4时40 分0秒 上午4时 40分04 :40:002 0.11.1
•
一马当先,全员举绩,梅开二度,业 绩保底 。20.11. 120.11. 104:40 04:40:0 004:40:00Nov- 20
•
牢记安全之责,善谋安全之策,力务 安全之 实。202 0年11 月1日星 期日4 时40分0 秒Sund ay , November 01, 2020
一、价值的认同
重建学生观—新课程强调,学生是有 着完整生命表现形态的发展中的人,具有 生命的整体性与发展的能动性。
因此,学生来到学校不是被动地接受 知识,而是主动地进行知识建构。这个过 程中,学生的创造力,潜能、天赋等得以 发挥,情意得到陶冶,个性得到发展。
一、价值的认同
三是课程体制的创新: 三级管理框架 “自上而下”为主,“自下而上”为
辅的课程管理模式。 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的体系。 “一标多本”与“动态生成”的教材
发展机制。
一、价值的认同
四是课程文化的再生: 对话文化—课程的民主性。 生活文化—课程的现实性。 探究文化—课程的科学性。 合作文化—课程的开发性。
二、对新课程下学校管理的 几点思考
(一)什么才是更新了教学观念的 课堂?
二、对新课程下学校管理的几点思考
课程改革和推进需要 确立哪些价值观念?
• 以人为本,健康第一 • 注重个性,和谐发展 • 责任爱心,实践创新
二、对新课程下学校管理的几点思考
(二)课程的设置与编排: “规则”与“灵活”的矛盾。 “主课”与“副课”的协调。
二、对新课程下学校管理的几点思考
(三)学生管理中的关系: “圈养”与“放养” “层级”与“扁平”
一、价值的认同
重建教学观—新的教学观认为,教学 不再只是知识传递的过程,而更是师生交 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师生之间不是命令与 服从的关系,而是平等的“你—我”关系, 双方互相尊重、互相信任,共同探求真理、 交流人生体验,从而实现从向“对话中心 式教学”的转变。
一、价值的认同
重建教师观—新的教师观认为,教师 应该是与专家、学生及其家长、社会人士 等一起共同建构新课程的合作者。是拥有 现代教育理念,懂得反思技术、善于合作 的探究者。
创新务实,让科学管理成为课 程改革的助推器
嘉兴市教育研究院 欧益生
一、价值的认同
不值得定律
不值得做的事情,就不值得做好,这个定 律似乎再简单不过了,但它的重要性却时时被 人们疏忘。不值得定律反映出人们的一种心理, 一个人如果从事的是一份自认为不值得做的事 情,往往会保持冷嘲热讽,敷衍了事的态度。 不仅成功率小,而且即使成功,也不会觉得有 多大的成就感。
科研》2006/1,P35-36)
理论与实践的反思
实践的逻辑与实践的复杂性
二、对新课程下学校管理的几点思考
第二,文化的内核之二: 价值观念(什么是最有价值的)
教师的价值观念、价值取向是教师 观念的核心、教师行为的源泉,教学价 值观直接影响教师对课堂教学内容和过 程的取舍。
当前教师价值观念存在的主要问题: 重知识轻能力、重学科轻儿童、重教书 轻育人、重效率轻意义、重智力轻品格。
二、对新课程下学校管理的几点思考
第一,文化的内核之一:思维方 式(怎么思考问题)
从认识论的角度分析,可以“把 思维方式看作是人的认识定势和认 识运行模式的总和”;
二、对新课程下学校管理的几点思考
当前,思维方式 存在的主要问题:
对立化的思维方式、绝对 化的思维方式、单一的思维方 式、封闭性的思维方式。
学生的发展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强调 认知、情意与文化发展的整合。
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 型。
从“学科本位”向“为了每一位学生 的发展”转型。
一、价值的认同
二是课程理念的重建: 重建学校观—学校是教育改革的中心,
是联系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前沿,是校本课 程开发的主体。
这意味着学校应该加强与社区、科研 机构等的联系,通过合作交流、反思和探 索,形成合作团队,拓展对学校教育与学 校课程的认识,充分开发和利用校内外课 程资源,实现学校的特色化发展之路。
二、对新课程下学校管理的几点思考
本质主义思维方式 性思维方式
生成
• ①决定论(因果性)
互
动性
• ②预设性
生成性
• ③ 确定性
情境性
二、对新课程下学校管理的几点思考
思维方式:简单思维走向 复杂思维
简单思维的特点:
①一元
多元
②抽象单一
丰富多变
二、对新课程下学校管理的几点思考
教学实践是丰富多彩、富于变化的,“放 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规律却过于抽象和单 一,用后者去框定前者,就仿佛 用利刃割去 实践身上的血与肉,独留其骨骼一般,看似 抓住了问题的关键,但实际上,此时的教学 实践已面目全非,取而代之的是按照研究者 的理性所设计的,井井有条的人造存在。这 种做法反映了布迪厄(p.Bourdieu)所说的 “学者的谬误”,即用逻辑的实践代替实践 的逻辑。(吴德芳:从为教学实践“立法”到多元解释,《上海教育
一、价值的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