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是由被誉为英国“记忆之父”的著名的大脑潜能和学习方法研究专家托尼巴赞所发明。
思维导图,又叫心智图,是表达发射性思维的有效的图形思维工具,它简单却又极其有效,是一种革命性的思维工具。
思维导图是一种将放射性思考具体化的方法。
思维导图与和传统的学习记忆方法相比有较大的优势。
比如说使用思维导图进行学习,可以成倍提高学习效率,增进了理解和记忆能力。
在英语教学中,我对思维导图的运用是少之又少的,主要是对思维导图如何有效地利用在课堂活动之中尚处在摸索阶段。
在本节课中,我对课堂活动的设计包括听说读写,但主要是以说为主,听读为辅,最后以写一篇新闻简讯及交流来进行一个语言的综合输出。
我的目标主要是让学生能够用英语表达发生自然灾害时可能会出现哪些情况,以及面对这些情况,我们应该做哪些事情。
同时在这之中穿插了语言点的教学以及生命安全意识的培养。
在本节课开始我给学生看一段有关风的视频,让学生根据我给出的思维导图,将风分成四类(a gentle wind, a strong wind, a typhoon, a tornado),然后再让学生在思维导图的帮助下说出每一种风会出现哪些情况。
对学生来说,这不仅方便了学生进行表达的同时,也帮助学生更方便记忆,让学生有一目了然的感觉。
接下来我就将重点放到了台风上,利用图文并茂的思维导图让学生说出台风时会有哪些现象,可能会发生哪些事情,我们应该做哪些事情。
首先在让学生说出台风来时会发生什么的时候,我给出了三幅图,四句话,在帮助学生表达的同时我也对副词修饰动词这一知识点做了复习。
接着通过向学生提问刮台风时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来引出课文,同时学会使用情态动词”may”来表达可能出现的情况。
当四种可能的情况全部出现后,我再用思维导图加深学生的对此的印象,紧接着再进行拓展,开阔学生的思路,并为后面出现的短文做单词的准备,而短文的出现主要是为了复习动词的过去式以及为最后的写作做准备,让学生对新闻简讯有一个大致的印象。
在这之后,再次导入课文当台风来时我们应该做些什么,最后利用思维导图进行总结。
到此围绕台风的三个方面都已经全部出现了。
所以最后我让学生看其他自然灾害相关视频,让学生自己模仿老师所给出的思维导图,自
己选一个自然灾害并从三个方面画出相应的思维导图,并根据所画的思维导图写一篇新闻简讯,然后进行交流。
这样一来学生在写的时候就不会无话可写。
这样不仅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也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当然万事开头难,现在学生也是刚刚开始接触思维导图,也尚处在模仿阶段,要想学生自己进行创新,充分利用还需要一定的锻炼。
总之,通过我的一些尝试,我感到通过在整理和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关键词和核心内容的查找可以更好的帮助老师和学生们,加强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并将所学内容进一步的加以深化。
在创设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对学习的课程进行有效的资源整合,使整个教学过程和流程设计更加的系统、科学有效。
利用思维导图进行课程的教学设计,会促成师生行成整体的观念和在头脑中创造全景图,进一步加强对所学和所教内容的整体把握。
在做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学生会处在不断有新发现,提高了学生探究新事物的动手能力和学习能力,这会鼓励和刺激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被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使学生的思维越来越清醒,越来越愿意接受新事物,从而把学习变成一种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