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国际收支调节第三讲国际收支调节手段与理论
国际收支调节第三讲国际收支调节手段与理论
国际收支调节第三讲国际收支调节手 段与理论
米德冲突
n 固定汇率制度下内外均衡调节的冲突
n
内部不平衡 外部不平衡
财政政策调节
n 1 高失业率 n 2 高失业率 n 3 高通货膨胀率 n 4 高通货膨胀率
国际收支逆差 国际收支顺差 国际收支逆差 国际收支顺差
冲突 不冲突 不冲突
冲突
国际收支调节第三讲国际收支调节手 段与理论
米德冲突
在固定汇率制下,政府难以将调整汇率作为一种 政策工具来使国际收支恢复均衡,只有支出增减 政策可供政府使用。这样,内外均衡目标对支出 增减政策的要求上就可能存在着冲突。这一情况 被成为米德冲突。
当外部均衡要求实行紧缩性政策时,内部均衡却 可能要求实行扩张性政策;而当外部均衡要求实 施扩张性政策时,内部均衡却可能要求实施紧缩 性政策。
I
O
III
II
EB IV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搭配
财政扩张
国际收支调节第三讲国际收支调节手 段与理论
蒙代尔政策搭配
n 在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搭配下,IB为内部平衡线,在IB线上国 内充分就业、经济增长、物价稳定:EB线为外部平衡线,在EB 线上,国际收支平衡。
n 由于货币扩张与财政扩张政策都会带来通货膨胀、国际收支顺差 减小或逆差扩大的效果,所以IB线与EB线向下倾斜,反映了为了 维持内部平衡或外部平衡,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之间存在交替 (Trade-Off)的现象。又由于财政政策对于调整内部不平衡比货币 政策有效,而货币政策对于调整外部不平衡比财政政策有效,因 此IB线的倾斜程度大于EB线。
米德冲突
n 在情形2、情形3下,内部平衡与外部平衡的财政 政策调节的方向一致。在情形2下,政府可以采取 扩张性财政政策来调节,扩张性财政政策扩大了 国内的总需求,推动经济增长与就业。同时总需 求的增加导致进口需求的上升从而减少国际收支 的顺差,有利于国际收支的平衡。在情形3下,政 府可以采取紧缩性的财政政策来抑制国内的通货 膨胀,同时总需求的减少有利于改善国际的逆差。
国际收支调节第三讲国际收支调节手 段与理论
2、 收入机制
国际收支 逆差
对外支 付增加
国民收 入下降
社会总需求 下降
进口需求 下降
贸易收支 改善
3、利率机制
国际收支 逆差
本币供应量 相对减少
利率上升
资金内流增加
国际收支 改善
国际收支调节第三讲国际收支调节手 段与理论
利率机制: 利率 提高
资本流 入增加
前四种政策的特性比较 支出增减型政策
经济手段 支出转换型政策
直接管制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汇率政策 关税政策 外汇管制 外贸管制
国际收支调节第三讲国际收支调节手 段与理论
5、结构调整政策
特性:供给增强型
调整产业结构, 鼓励采用高科技
提高劳动生产 率和产品质量
增强出口商 品的竞争力
适应世界市 场需求变化
国民收入的增加
双紧的货币、财政政策
通货膨胀
调整汇率(贬值)
经济结构
管制的同时,采取相应 措施调整产业结构
国际收支调节第三讲国际收支调节手 段与理论
二、政策配合理论
o 政府的经济政策目标主要有经济增长、物价稳定、 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
o 米德冲突 —— 固定汇率制下内外均衡矛盾的经典 例子。
o 丁伯根准则——政策搭配的基本原则 o 蒙代尔政策——解决内部均衡和外部平衡的矛盾。 o 斯旺模型
国际收支调节第三讲国际收支调节手 段与理论
(三)政策搭配的基本原理
1、丁伯根准则 丁伯根,荷兰经济学家,第一个经济学诺贝尔
奖获得者(1969)。 丁伯根认为一国政府要实现一个经济目标需要
至少一个有效的政策工具,要实现N个独立的 经济目标,至少需要使用N个独立有效的政策 工具。显然在丁伯根准则下,在固定汇率制度 下,单一的财政政策无法协调内部平衡与外部 平衡两个独立的目标。
国际收支调节第三讲国际收支调节手 段与理论
蒙代尔政策搭配
内部经济状况 外部 1 经济衰退,失业增加 逆差 2 经济衰退,失业增加 顺差
3
通货膨胀
逆差
4
通货膨胀
顺差
财政政策
扩张 紧缩 紧缩 扩张
财政补贴
外汇管制
直接管制国际收支调节外第三贸讲国管际制收支调节手 段与理论
供给调节 政策
科技政策
推动技术进步 提高管理水平 加强人力资本投资
产业政策
优化产业结构
制度创新政策
企业制度改革
提高企业经营效率
国际收支调节第三讲国际收支调节手 段与理论
1、财政政策
紧缩的财政政策
逆差:采取紧缩的财政政策 顺差:采取扩张的财政政策
n 如果每个工具被合理地指派给一个目标,并且 在该目标偏离其最佳水平时按规则进行调控, 那么在分散决策的情况下仍有可能实现最佳调 控目标。
n 货币政策实现外部均衡目标 n 财政政策实现内部均衡目标
国际收支调节第三讲国际收支调节手 段与理论
3、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搭配――蒙代尔政策搭配
货
IB
币
扩 张
国际收支调节第三讲国际收支调节手 段与理论
米德冲突
n 英国经济学家詹姆斯·米德(J. Meade)于 1951年在《国际收支》一书中最早提出固 定汇率制度下的内外均衡冲突的问题。
n 他指出在固定汇率制度下,政府只能用影 响总需求的政策来条件内外平衡,因为货 币政策在固定汇率机制下完全失效。
国际收支调节第三讲国际收支调节手 段与理论
国际收支调节第三讲国际收支调节手 段与理论
政策配合理论
事实上,在国内平衡与国际平衡的选 择中,许多国家都是以国内平衡为首要选 择。在某些时候,一些国家为了达到国内 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的目标, 不惜牺牲国际收支的平衡。因此,在不同 政策配合下,一国内外平衡目标是否能够 实现便成为一个令人关注的问题。
利率下降 利率上升 利率上升 利率下降 利率上升 利率下降 利率下降 利率上升
国际收支调节第三讲国际收支调节手 段与理论
4.浮动汇率制度下国际收支自动调节机制
国际收 支逆差
外汇需求 大于供给
外汇汇率上升 本币对外贬值
本国商品相 对价格下降
改善国际收支 逆差状况
出口增加 进口减少
国际收支调节第三讲国际收支调节手 段与理论
国际收支调节第三讲国际收支调节手 段与理论
(一)内外平衡的冲突 ――米德冲突
n 内部平衡: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三 大宏观经济目标。
n 外部平衡:国际收支平衡 n 两者同时达到平衡未必是最优的。 n 现实中很多国家在不同的时期以牺牲外部平衡
来为本国获得最大的利益。如六七十年代德国、 日本的高额顺差便反映了这样的情况。
3、外汇政策
调整汇率
逆差 顺其自然,使本币贬值 改善贸易收支
顺差 顺其自然,使本币升值 贸易顺差减少
国际收支调节第三讲国际收支调节手 段与理论
外汇管制(Foreign Exchange Control)
外汇管制亦称外汇管理,是一国政府为了平衡 国际收支和稳定汇率,由货币当局对外汇的买 卖、外汇汇率、外汇资产以及外汇资金的收入 与应用的各个方面实行行政干预与管制。
国际收支调节第三讲国际收支调节手 段与理论
6、缓冲政策
特性:不变维持型
官方储备 融资
弥补逆差
国际收支调节第三讲国际收支调节手 段与理论
7、加强国际合作 目的:加强国际经济合作,充分发挥政策效应
国际收支调节第三讲国际收支调节手 段与理论
根据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原因选择对策
失衡原因
适合的政策
季节性、周期性的逆差 缓冲政策
国际收支调节第三讲国际收支调节手 段与理论
固定汇率制下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的搭配与矛盾
内部经济状况
外部状况
1
经济衰退,失业增加 国际收支逆差
2
经济衰退,失业增加 国际收支顺差
3
通货膨胀
国际收支逆差
4
通货膨胀
国际收支顺差
国际收支调节第三讲国际收支调节手 段与理论
米德冲突的评价
主要缺陷: n 固定汇率制度下的分析 n 没有考虑资金流动的影响
1752《政治讲活》写道:商品的价格是由商品与 货币比例决定的,任何一方发生变动,都会引起物价 的涨落。如果商品增加,物价就下跌,如果货币增加, 物价就上涨;如果商品减少或者货币减少,结果正好 相反。
他认为,物价并不决定于一国所有的商品和货币 的绝对数量,而是决定于进入流通或即将进入流通的 商品数量和流通的货币数量。
减少政府开支 增税
市场需求下降 投资下降
国民收入
进口 收支改善
国际收支调节第三讲国际收支Biblioteka 节手 段与理论2、货币政策
紧缩的货币政策
逆差:采取紧缩的财政政策 顺差:采取扩张的财政政策
提高法定存款储备率 提高再贴现率 中央银行卖出政府债券
货币供给
物价 利率
收支 改善
国际收支调节第三讲国际收支调节手 段与理论
国际收支调节第三讲国际收支调节手 段与理论
一般物价水平变动对国际收支影响
国际收支 逆差
货币外流增加 货币存量减少
国内一般物 价水平下降
出口商品价格下降 出口增加
贸易收支 改善
相对价格水平变动对国际收支影响
国际收支 逆差
本国货币外流增加 对外币需求增加
本币货币 汇率下降
进口相对昂贵 出口相对便宜
贸易收支 改善
国际收支调节第三讲国际收支调节手 段与理论
丁伯根法则
国际收支调节第三讲国际收支调节手 段与理论
评价
n 假定各种政策工具可以供决策当局集中控制, 从而可以密切配合实现政策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