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举:1、近代报史各国诞生的第一份日报:德国1650年,在莱比锡创办的《新到新闻》英国1702年《每日新闻》法国1777年《巴黎新闻》《巴黎日报》美国1775年创办1783年改为日报《宾夕法尼亚晚邮报》日本1871年《横滨每日新闻》2、新闻自由思想形成过程中的文献英国1644 弥尔顿《论出版自由》约翰洛克《人类理解论》美国1776 杰弗逊《独立宣言》《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法国1789 《人权宣言》英国1859 约翰密尔《论自由》德国1919 皮思迈《魏玛宪法》3各国初期阶段廉价报纸英国1855 《每日电讯报》美国1833 《太阳报》本杰明‘戴1841 《论坛报》霍勒斯格里历法国1836 《新闻报》《世纪报》4、过程中各国形成的高级报纸英国《泰晤士报》《每日邮报》《曼切斯特工报》美国《纽约时报》法国《费加罗报》《时报》德国《世界报》《法兰克福汇报》日本《朝日新闻》欧洲初期几大通讯社:德国沃尔夫通讯社,法国哈瓦斯社,英国路透社,苏联塔斯社,丹麦通讯社现在的:路透社,美联社,法新社,新华社,俄塔社新闻自由思想的思想家约翰弥尔顿(英)杰弗逊(美)约翰密尔(英)约翰洛克(美)马克思(德)名词解释:普利策:1847年4月10日美国报刊的编辑、出版者。
美国大众报刊的标志性人物,普利策奖和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的创办人。
办报特色:1,以国内外重大新闻为骨干,辅以轻松或有刺激的新闻以吸引读者;2,发起社会运动、推动改革、扩大影响;3、重视社论,以支持新闻报道;4、篇幅多,报价低;5、广泛运用新闻图片;6、重视报纸发行,用各种奖励办法扩大销路。
爱德华.默罗:1908,1935年进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工作,被誉为“现场报道的鼻祖”,美国广播新闻界的一代宗师。
1938年在德军占领维也纳时进行了广播史上的第一次“现场直播。
1951年默罗开始登上电视荧幕,开创了电视新闻时代。
主持电视人物专访《面对面》。
亨利·卢斯:一个达到了财富和影响力顶峰的新闻人、和传教士,一个拥有了一切的悲剧人物。
1923年美国人卢斯与哈登在纽约共同创办《时代周刊》;卢斯任发行人,哈登任总编辑,《时代》是美国第一份用叙述体报道时事,打破报纸、广播对新闻垄断的大众性期刊。
他开创了周刊概念媒体形式的先河。
这种新形式的杂志,因内容的丰富性、和及时的新闻性受到大众的好评。
沃尔特·克朗凯特:1916年11月4日,克朗凯特曾报导过肯尼迪刺杀案、阿波罗登月计划与越战等,这成就了他“全美最受信任的人”。
他经历大新闻,报道大新闻,拿出自己独到的立场和见解,客观,真实,负责。
观众认为他诚实,他也全力维护诚实的形象。
他每天节目的结束语“事实就是如此”成为美国流行语。
克朗凯特为美国新闻行业制订了真实性的标准。
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美国新闻自由的法律根源是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国会不得制定关于下列事项的法律:确立国教或禁止信教自由;剥夺言论自由或出版自由;或剥夺人民和平集会和向政府请愿伸冤的权利。
人权宣言:人权宣言以美国的《独立宣言》为蓝本,采用18世纪的启蒙学说和自然权论,宣布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是天赋不可剥夺的人权,肯定了言论、信仰、著作和出版自由,阐明了司法、行政、立法三权分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等原则。
第十一条自由传达思想和意见是人类最宝贵的权利之一;因此,各个公民都有言论、著述和出版的自由,但在法律所规定的情况下,应对滥用此项自由负担责任。
廉价报纸:属于商业报纸的一种,工业革命后期,各国先后出现了面向社会中下层的通俗报刊,因售价较低,通常称为廉价报纸,又因读者均为平民大众,也称为"大众化报纸"。
内容上注重地方新闻、社会新闻以及软新闻;形式上文字通俗,版面活泼,可读性强;经营上完全商业化,大量刊登广告,以此来降低售价,扩大发行。
廉价报纸的出现使商业报纸更加兴盛,逐步成为资产阶级报业的主体,并为其向现代报业演变奠定了基础。
举例纽约《太阳报》纽约《先驱报》《星期日泰晤士报》商业报纸:诞生于科学革命、工业革命、政治革命所引发的一系列变革。
特征有,标榜独立;注重新闻;企业化经营。
分为两种:第一种,面向社会上层政界工商界等的独立报刊,政治立场独立,提倡客观报道,致力于提供全面的政治经济等硬新闻。
第二种即为廉价报纸黄色新闻:是新闻报道和媒体编辑的一种取向,指极度夸张及捏造情节的手法来渲染新闻事件,尤其是关于色情、暴力、犯罪方面的事件。
达到耸人听闻,进而扩大销数之目的的新闻报道。
特征:使用大字号煽动性标题;对不甚重要的新闻加以渲染、夸张;捏造访谈记录和新闻报道,采用易于引起歧异的标题和版式;大量采用未经授权或真实性可疑的图片;报道内容流于肤浅;标榜同情“受压迫者”,煽动社会运动;专挑耸人听闻的事件进行报道,甚至假造骇人的新闻;积极意义1.“黄色新闻”故事化的报道手法发展了现代新闻报道的“故事模式”,反映了传媒的两种功能之一:讲述故事。
2.其受众定位非常明确,观念较之政党报纸有了很大的改变。
3.对低层读者口味的迎合是大众传媒的娱乐性功能的一种预演和初步发挥,或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一种反映。
4.“黄色新闻”在新闻业务上的一些变革,进一步活跃了报纸的版面,增强了报纸对民众的吸引力,这一点为现代报纸所承袭。
简答题:从大众报刊到电子媒介19世纪-一战:是近代报业发展为现代报业的转变时期。
首先,商业报纸逐步取代政党报纸成为报业主体;其次,报纸发行已覆盖整个社会,部分报纸发行超过百万份;第三,报纸竞争逐步集中,出现了拥有多家报纸的报业集团。
总之,商业化、社会化和垄断趋势,成为了劲敌阿宝也演变为现代报业的主要标志。
一战-二战:是报业垄断基本形成的时期,1、报纸的数目逐渐减少;2、报团的数量和规模不断发展,先后形成了报业垄断的局面。
二战以后,是垄断加深的时期。
1、形成了少数超级抱团或巨型垄断集团;2、出现了跨媒介或跨行业的垄断;3、出现跨国、跨地区的垄断。
20世纪70年代,美国日本陆续采用了照相排版、胶版印刷等新技术;80年代告别了传统铅印方式,依靠电子计算机和卫星实现了采写传编排印发电子化和自动化。
90年代发达国家报纸纷纷在互联网上建立报纸的电子版。
论出版自由,基本内容诞生背景对新闻事业发展的影响看笔记第四页网络报刊发展简史从世界范围看来,在因特网上建立网站发布网络版报纸的实践起始于1994年,至1994年底,共有78家报纸发行了网络版。
到1997年,网络报纸已发展到1900多家。
1998年10月初,《美国新闻评论》杂志网站公布的数据表明,全世界的网络报纸已增长至4295家,1998年底增至4925家,而如今网络报纸的发展更是突飞猛进。
编辑本段阶段网络报纸的发展大致有以下几个阶段。
(1)电子版阶段,即网上所有内容都是纸质报纸的翻版。
(2)超链接阶段,即通过网面上具有特定颜色的超链接,使读者随时通过链接从这一网站跳到另一网站,以寻求所需信息。
同时,在各网络报纸的网站上还开辟BBS,邮件列表等服务,供受众在网上发布信息。
(3)多媒体阶段,由于技术水平及设备完善程度的限制,网络报纸要达到完整的多媒体阶段还有待时日。
目前,我国的网络报纸还多处在第一和第二阶段。
中国内地已有130家左右的网络报纸、杂志。
大多的网络报纸都有相关的内容与服务形式。
例如,《人民日报》电子版,不但提供《人民日报》以及由该报社出版发行的其他数家报纸与杂志的印刷版内容,而且还提供"全报网上调查","报刊导航","资料库"等网上特色服务。
《光明日报》的网络版提供的特色信息服务包括"中国网上报刊大全","旧报查询"和"网点连接"等等。
由艺米创艺创办的首个网络报纸——艺米网络报于2007年1月诞生,这不仅标志着中国网络报即将跨入第三阶段,同时也标志着web 2.0时代的新媒体的诞生。
可以看到,网络报纸与传统媒体相比有许多优势。
网络报纸不是以天来作为更换基本版面的时间计量单位,而是一有新的消息就立即上网发布;在报道一个事件时,传统报纸的篇幅有限,而通过网络报纸的超链接功能,读者可以查到该事件的背景资料及相关报道等等。
而且,网络报纸的交互性也是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
编辑本段实际应用随着网络时代的不断发展,纸质报纸将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它将会被网络报纸完全取代,因为一项新的技术将加速网络报纸的流行,那就是“电子纸”。
电子纸是一种超薄、超轻的显示屏,即理解为象纸一样薄、柔软、可擦写的显示器。
电子纸技术与现有的液晶技术不一样,电子纸显示器没有目前显示设备无法避免的强烈反光,画面分辨率高,显示效果与视觉感观与一般书写纸几乎完全相同。
特别是电子纸技术具有画面记忆特性,一旦画面显示后即不再耗电,这对于便携式电子阅读器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优势。
在材料工艺上,电子纸甚至可以做成与纸一般可折叠弯曲。
但目前电子纸的造价相当昂贵,因此暂时无法撼动传统纸张的地位,但随着生产技术的不断提高,生产成本的不断下降,电子纸取代传统纸张只是时间的问题。
有了电子纸的支持,网络报纸也将会更加具有广泛的市场,它将会成为未来信息发布的主要媒介。
发展是历史阶段官报时期党报时期商业报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