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等教育领域乙肝歧视状况调查报告

高等教育领域乙肝歧视状况调查报告

中国高等教育乙肝歧视状况调查公民健康状况与受教育权工作组北京益仁平中心2008年10月目录摘要: (2)1. 调查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3)2. 调查研究方法 (3)3. 调查结果 (4)3.1 大学专科及本科教育 (4)3.2 研究生教育 (5)3.2.1普通高等院校 (5)3.2.2 医学类院校 (5)3.2.3 国防系统科研院所 (6)3.2.4 中科院系统招生院所 (6)3.2.5 拒录乙肝病原携带者的原因 (7)4. 讨论与思考 (8)4.1 大学专科教育、本科教育中的制度性歧视 (8)4.2 非限制专业乙肝歧视,源于《指导意见》对研究生招生的约束力不明确 (8)4.3 对乙肝传染性的误解 (10)4.4 国防系统研究院所是否有必要参照军事院校体检标准? (10)4.5 “择优”与公平 (10)4.6 科学伦理道德与乙肝歧视 (11)5.建议 (11)附件 (13)附件一:本、专科招生过程中拒录乙肝携带者的医学院校名单 (13)附件二;普通高等院校研究生招生调查数据 (13)附件三;国防系统科研院所研究生招生调查数据 (15)附件四;中国科学院系统科研院所研究生招生调查数据(2007) (15)附件五;中国科学院系统科研院所研究生招生调查数据(2008) (16)摘要:中国有乙肝携带者近一亿人,长期以来,这一庞大人群在受教育方面面临着重重的歧视,难以享有与其他公民的平等受教育权。

这一现象尤以高等教育和幼儿学前教育为甚。

为了较为全面揭示我国高等教育领域乙肝歧视的表现形式和严重程度,公民健康状况与受教育权工作组和北京益仁平中心对我国高校和其他高教单位进行了跟踪调查研究,这一调查研究通过调查高等教育领域招生中的乙肝歧视现状,分析了高等教育招生中普遍存在的乙肝歧视现象。

研究发现,在大学专科教育和本科教育招生中,歧视现象主要体现为制度性歧视,由于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联联合制定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中对乙肝携带者可以录取的专业作了不合理的限制,导致乙肝病毒携带者失去了在很多专业就读的机会,例如食品、饮食专业、学前教育专业、航空航海专业。

研究还发现,一些高校在专科和本科教育招生过程中,擅自扩大了国家对乙肝携带者就读专业的限制,表现比较突出的是医学院校,例如,北京大学医学部等近三十所医药卫生类高等学校有拒绝招收乙肝病原携带者的规定。

研究还发现,研究生招生领域的乙肝歧视现象要明显比专科招生和本科招生严重。

由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并未限制乙肝携带者就读非受限专业,所以,肝功能正常的乙肝携带者学生在回避了一些特定专业后,还是有机会进入大学,接受专科教育和本科教育。

但是,由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对研究生招生的约束力不明确,尤其是对科研院所招生的约束力不明确,导致很多研究生招生机构各自为政,在各个专业上都拒绝乙肝病毒携带者。

表现特别突出的,是国防系统研究院所、中国科学院所属的各个招生院所。

在国防系统科研院所研究生招生乙肝歧视情况的调查中,共调查了50所国防系统招生单位,有效调查为39所。

其中拒录乙肝病毒携带者的招生单位有33所,占有效调查的84.61%。

根据2007年对中国科学院100个所属院所的调查显示,明确表示拒绝录取乙肝病毒携带者的有78所,占有效调查总数的78%,根据2008年对113个中科院所属院所进行的调查显示,明确表示拒绝录取乙肝携带者的院所有94个,占有效调查总数的83%。

研究还发现,医学类院校在研招过程中乙肝歧视也较为严重。

本研究就我国高等教育中存在的乙肝歧视现状,探讨了其产生的根源,并提出了旨在消除歧视的建议。

这些建议包括:建议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保障公民受教育机会的均等;建议高等教育领域效仿我国劳动就业领域的做法,取消招生过程中的强制性乙肝病毒标志物体检;建议对于疾患学生,给予更多的人文关怀和政策倾斜,鼓励其自强不息,而不是予以抛弃;建议成立平等受教育监察委员会。

1. 调查研究的背景和意义自1919年被写入德国《魏玛宪法》以来,公民受教育权早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公民基本权利之一,1948年联合国大会通过的《世界人权宣言》提到:“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教育应当免费,至少在初级和基本阶段应如此。

初级教育应属义务性质。

技术和职业教育应普遍设立。

高等教育应根据成绩而对一切人平等开放。

”受教育权也是我国宪法赋予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

以宪法为基础,我国还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等一整套完善的法律体系来保障我国公民的受教育权。

然而,上述诸多法律是否能够确保我国公民平等享有受教育权呢?近几年来,教育歧视的案例时有发生。

尤其以乙肝病毒携带者不能享有平等受教育权的案例为多。

在我国,乙肝病毒携带者这一总人数近一亿的庞大群体,不仅在生活、就业中经常遭受不平等对待,而且,在各类入学中遭遇歧视的情况很非常常见,从幼儿园入园,中、小学入学,一直到大学入学、研究生入学。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对高等教育的界定是“高等教育包括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高等学历教育分为专科教育、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

高等学校和其他高等教育机构作为高等教育的承担者,正如《高等教育法》第三十一条所述:“高等学校应以培养人才为中心,开展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

”高等学校的社会服务功能不仅体现在为社会输送各类人才,还体现在,向社会传播先进的思想、文化,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因此,相对于其他各层次入学中的乙肝歧视,高等学校(包括相关具有研究生教育资格的各类研究机构)的乙肝歧视更具有负面的社会示范效应。

本调查研究,调查了当前高等教育机构(包括高等学校以及具有研究生教学资格的各类研究机构)招生中的乙肝歧视现象,探讨高等教育中乙肝歧视的根源及消除高等教育中乙肝歧视的可行途径。

2. 调查研究方法1) 研究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现行相关法律法规和其他规范性文件。

2) 登录各个高校网站,收集高校招生相关规定。

3) 登陆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以报考者身份咨询高校研究生招生部门。

咨询招生单位是否歧视肝功能正常的乙肝大三阳携带者。

问题如下:请问老师,肝功能正常的乙肝大三阳考生符合《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的体检标准,能否报考贵校除学前教育、航海技术、飞行技术等以外的其他专业研究生?如果可以的话,考试复试时是否被歧视?谢谢老师,请准确回答。

4) 以报考者身份,通过电子邮件咨询招生单位研究生招生办公室负责人。

咨询方式如下:(1)招办老师,您好,我是一名乙肝病毒携带者,我想报考贵单位xxx专业的硕士研究生,请问你们学校(研究所)对乙肝携带者是否有限制。

乙肝病毒携带者:xxx(2)招办老师,您好,我是一名乙肝大三阳携带者,肝功能正常,携带乙肝并不影响我的正常生活与工作,我想报考你们单位xx专业的硕士研究生,报考之前,想确认你们是否对我这种情况有所限制。

考生:xxx5) 以报考者身份,通过电话咨询研究生招生机构招生办公室。

咨询方式如下:X老师,您好,我是一名乙肝病毒携带者,我想报考贵单位xxx专业的硕士研究生,请问你们学校(研究所)对乙肝携带者是否有限制。

6) 以报考者的亲友身份,通过电话咨询研究生招生单位招生办公室。

咨询方式如下:招办老师,您好,我有一个同学是xxxx学校的应届毕业生,他准备报考你们单位的硕士研究生,报考之前,他想知道你们单位对乙肝病毒携带者是否有限制,他是大三阳,肝功能正常。

注:以报考者亲友的身份咨询,主要目的是避免因调查者对被调查单位招生专业不熟悉而导致调查失败。

7) 收集汇总近几年出现的乙肝歧视典型案例。

一部分来自于媒体的公开报道,一部分来自于网络社区网友发文。

3. 调查结果3.1 大学专科及本科教育研究者收集研究了我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1999年1月1日施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联,2003年)、《预防控制乙肝宣传教育知识要点》(卫生部,2006年)、《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中华医学会,2005 年)等乙肝病毒携带者接受高等教育相关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文件,并收集到全国639所普通高等院校的招生章程及学籍管理规定。

3.1.1 通过研究发现,我国在大学专科教育和本科教育招生中,歧视现象主要体现在一些特定的专业上。

由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联2003年联合制定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中,有如下规定:“二、患有下列疾病者,学校有关专业可不予录取……6、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携带者不能录取的专业:学前教育、航海技术、飞行技术等。

专科专业:面点工艺、西餐工艺、烹饪与营养、烹饪工艺、食品科学与工程等。

”。

这样的规定,使得乙肝携带者失去了在上述专业就读的机会。

3.1.2 研究还发现,一些高校在专科和本科教育招生过程中,擅自扩大了国家对乙肝携带者就读专业的限制。

依据《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对乙肝携带者就读专业的限制有:学前教育、航海技术、飞行技术等。

专科专业:面点工艺、西餐工艺、烹饪与营养、烹饪工艺、食品科学与工程等。

但是,一些高等院校擅自对其他一些专业也予以了限制。

表现比较突出的是医学院校,例如,北京大学医学部、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首都医科大学等27所医药卫生类高等学校有拒绝招收乙肝病原携带者的规定。

还有以下学校部分专业拒绝录取乙肝病毒携带者:中国海洋大学、青岛远洋船员学院、上海海事大学、上海海关高等专科学校、广东海洋大学、武汉航海职业技术学院等7所涉及航运专业的学校的航海技术、轮机工程、海洋船舶驾驶、轮机管理、海关管理、物流管理、审计实务等专业都拒绝招收乙肝病原携带者。

首都师范大学、山西晋中学院、山西财经大学、太原旅游职业学院、广东商学院、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贺州学院、武汉航海职业技术学院、九江学院、南京财经大学和广州大学等13所学校的旅游管理、酒店管理、涉外旅游等涉及旅游的专业拒绝招收乙肝病原携带者。

国际关系学院、西安体育学院、武汉体育学院与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不招收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者。

3.2 调查发现,研究生招生中的乙肝歧视状况比专科教育、本科教育中要严重。

3.2.1 在所调查的292所普通高等院校中,有效调查275所。

其中在非限制专业不拒绝乙肝携带者的为213所,只占有效调查总数的77.45%;在所有专业都拒录歧视乙肝病毒携带者的院校为25所,占有效调查总数的9.09%;不确定的为37所,占有效调查总数的13.45%。

3.2.2 在所调查的普通高等院校的21所医学类院校中,2所院校调查无效。

明确拒录乙肝病毒携带者的有7所,占有效调查的36.84%;不确定的有3所,占有效调查的15.79%;不拒绝乙肝携带者考生的有9所,占有效调查的47.37%。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