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古埃及宗教与西方艺术

古埃及宗教与西方艺术

古埃及宗教与西文明
古埃及文明形成于6000年前(公元前4000年)左右,古埃及前王朝开始于5500年前(公元前35世纪)左右时美尼斯统一上下埃及建立第一王朝,终止于公元前343年波斯再次征服埃及。

共经历了前王朝、早王朝、古王国、第一中间期、中王国、第二中间期、新王国、第三中间期、后王朝9个时期31个王朝的统治(参见“历史”一节)。

期间共历时5157年。

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古埃及的文明与现在的西方文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对的研究在学术界已经形成一门专门的学科,称为“埃及学”。

现在单从建筑,方面来看这一影响。

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埃及,其宗教文化在方面取得了辉煌成就,金字塔、庙宇、方尖碑是古代埃及的建筑杰作。

这些建筑技术的传播,为世界文化宝库增添了瑰宝,对人类文明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金字塔、庙宇、方尖碑看成的建筑杰作,现在只从这三种宗教建筑及其对西方的影响做一讨论。

一、古埃及宗教与西方建筑艺术
一)金字塔
金字塔的建筑形式,对后世西方有着重要的影响。

古代东北非库什王国约公元前公元世纪的统治者们,在首都纳帕塔位于尼罗河第四瀑布下游建造他们自己的陵墓时,在墓室上修建了埃及式的金字塔,其墓室和坚硬的花岗岩石棺的装成全都是埃及式的。

,公元前年前后,库什王国将首都从纳帕塔迁往尼罗河第五、六瀑布之间的麦罗埃,从那以后库什王国便被称为麦罗埃王国。

世纪初,英国考古学家对麦罗埃遗址进行了发掘,在王城遗址附近发掘出许多金字塔建筑。

其中,在麦罗埃国王纳塔克马尼金字塔前还发现了附属的庙堂及塔门建筑残迹。

由此可见,金字塔的建筑形式已传到埃及本土之外。

公元世纪中期,罗马人也仿照埃及建造了两座金字塔。

20世纪80年代,法国在扩建其著名的艺术博物馆卢浮宫时也仿照埃及金字塔,修建了一座玻璃金字塔的入门,其设计者是著名美籍华人设计师贝聿铭他把罗浮宫的地下设施的入口设计成一座高20米,底宽30米,80%透明,20%反射的玻璃高塔。

玻璃金字塔入口设计精巧雅致,其西门底部的大门宽8米,高2.5米,成为罗浮宫的主要入口。

而东、西、北三面各立一座5米高的小金子塔,分别指示3条通道主要展馆的地下自动楼梯。

在大金字塔的周围还交叉设置了3个静水池和4个喷水池,与大小金字塔相映成趣。

玻璃金字塔入口建成后,与罗浮宫浑然一体,巧妙的体现出古代东方与现代西方建筑艺术风格的融合。

扩建的罗浮宫总面积达15万多平方米,成为世界上名副其实的最大博物馆之一。

埃及金字塔建筑气势宏伟,风格独特。

与现代艺术的完美结合,使罗浮宫博物馆当真不愧是现代西方建筑的佼佼者。

二)庙宇
埃及的金字塔,大都集中建于古王国第四王朝时期,到了新王朝时代(约公元前1567^——前1085年),庙宇取代金字塔,成为当时埃及的主要建筑。

神庙建筑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那些数量众多、造型优美的圆柱:柱身有优美的弧度,有模仿植草刻出的一束束装饰线,柱头装饰图案,多为纸草、莲花,和树叶,造型有如含苞待放的花蕾,有的呈现为盛开的花朵,展现出古代埃及特有的列柱建筑风格。

当然神庙的主要特点还有规模宏大,其建筑设计和外形几乎是固定不变的。

神庙总体呈长方形,一般为南北走向,四周以围墙环绕;所有的建筑物都坐落在一条中轴线上,在此中轴线上依次排列着神庙的四大部分:塔门、露天庭院、列柱大厅和神殿。

早在公元前3000年代,埃及就出现了和雅典帕,特嫩神庙极为相似的柱廊形式。

到了前4世纪初希腊又出现了以精美装饰见长的科林斯式风格柱头形状如初放的花朵,柱身更为细长。

科林斯式柱头同样可以从的盛开莲花式柱头追寻其踪迹。

这些相似之处绝非偶然。

公元前年代希腊历史上的克里特文明时期,埃及
已与爱琴海地区发生联系。

到公元前世纪,埃及的工艺品源源而来,进人希腊半岛。

为古老的埃及文明所吸引,大希腊的手艺人、商人、游客、学者纷纷拥人埃及,从事各项贸易活动,朝拜名胜,吸取埃及人的知识精华。

在如此频繁的交往中,希腊人向埃及人学习,希腊的建筑受埃及风格的影响是不足为奇的。

与此同时,埃及的建筑风格也传入了古代的波斯帝国。

大流士一世(约公元前552——前486年)在波斯波利斯的王宫就是仿照卡尔纳克神庙建造的。

王宫中著名的“百柱大厅”,采用了埃及圆柱和柱廊式样,其他如内部布局以及用棕榈纹、莲花纹装饰柱基的方法,同样具有明显的埃及建筑特色。

建筑中的一些其他特色也对后世西方建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抬高神庙屋顶中央天花板由两侧透光的方式为罗马人所承袭。

如古代罗马建筑中最有名的万圣殿,是一弯窿形筒状圆顶大厅,直径为米,高米圆形墙壁分为上下两段,下段有列柱和壁完,上段仅在圆顶中央开一大假窗取光,使大殿宽敞的内部空间通风明亮。

罗马建筑在屋顶部分开假窗从高处取光的方法又传给西欧,为中古时期各国教堂所沿用。

三)方尖碑
方尖碑外形呈尖顶方柱状,由下而上逐渐缩小,顶端形似金字塔尖。

以金、铜或金银合金包裹,当旭日东升照到碑尖时,它象耀眼的太阳一样闪闪发光。

方尖碑一般以整块的花岗岩雕成,重达几百吨,它的四面均刻有象形文字,说明这
种石碑的三种不同目的宗教性常用以奉献太阳神阿蒙、纪念性常用以纪念法老在位若干年和装饰性。

同时,方尖碑也是埃及帝国权力的强有力的象征。

从中王国
时代约公元前2133-前1786年起,法老们在大赦之年或炫耀胜利之时竖立方尖碑,而且通常成对地竖立在神庙塔门前的两旁。

现虽已知早在古埃及第四王朝即有方尖碑,但当时遗物无存,仅知道碑不超过3米,也不优美。

现存最古完整的方尖碑属于古埃及第十二王朝约公元前1991-1986前年法老辛努塞尔特一世约公元前1504一前1450年在位时所建,竖立在开罗东北郊原希利奥坡里太阳城神庙遗址前。

这块方尖碑高米,重吨,是辛努塞尔特一世为庆祝他的国王加冕而建的。

新王国时代,图特摩斯一世约公元1525- 1512前前年、哈特普苏特女王约元前1504前1450年和拉美西斯二世约公元前1304-1237年都建立过巨大的方尖碑,高度均在20米以上。

埃及的方尖碑在古代已闻名欧洲,它们那高大的身驭,精心打磨的外表和线条明快的象形文字,早就引起了帝王们的好奇和贪欲。

罗马帝国的皇帝们曾经从埃及掠
走多座方尖碑,把它们安放在广场,点缀京城。

仅罗马城即有12座以上,其中就有
图特摩斯三世所建的方尖碑,碑高32米,重约230吨,是现存最高的一座方尖碑。

该碑原立在卡尔纳克神庙,后被皇帝君士坦丁运人罗马,现竖立在拉特兰的圣·佐凡尼广场。

〔幻立于卢克索神庙塔门前的一对方尖碑,为拉美西斯二世所建,其中的一座现仍立于原处,碑25米另一座已被法国人劫走,现竖直在巴黎协和广场。

19世纪晚期,埃及的统治者阿里将一对高21米,重186约吨的方尖碑分别赠给
美国现立于纽约中央公园和英国现立于伦敦的泰晤士河畔。

这一对方尖碑原竖立在希利奥坡里城,为图特摩斯三世所建。

公元前世纪时,托勒密王朝公元前305前30年末代女王克娄奥巴特拉七世公元前51一50前年将它们移到亚历山大里亚,所以后人称这一对方尖碑为克娄奥巴特拉方尖碑,其实与这位女王并无关系。


凿和竖立方尖碑是一项艰巨工程。

据卡尔纳克神庙前一座方尖碑上的象形文字记载,从石矿开凿出这种独块石料,从阿斯旺运到底比斯,费时7个月。

在阿斯旺的哈特舍普苏特女王祭庙中就有描绘从尼罗河上用驳船运送方尖碑的图画,到达目
的地后,人们将方尖碑抬上一个用土堆成的斜坡,然后将它竖直立于基座上。

这充分说明古埃及人在力学上的高度智慧。

古代世界的其他民族,如伽南人、膝尼基人,也都仿效埃及人制作过方尖碑,但通常不是用整块石料凿成,其制作水平也远
远赶不上埃及人。

今天,古埃及方尖碑的足迹已遍及欧洲、非洲、亚洲和美洲,人们都可有机会瞻仰到埃及方尖碑的丰采,而在方尖碑的故乡一埃及,人们所能看到的方尖碑仅剩下了5块。

抢劫者的强盗行为,无损于方尖碑的高大形象,埃及方尖碑建筑的影响不胫而走,在现代欧美的许多大城市里,方尖碑的仿造建筑随处可见。

美国华盛顿特区白宫南面,耸立着巍峨的华盛顿纪念塔,就是一座模拟方尖碑的高塔建筑。

华盛顿纪念塔建于1941年,高达169米,塔身由花岗岩筑成,塔面镶有马
里兰大理石。

人们乘快速电梯登上顶层后,可以放眼眺望整个华盛顿市区。

‘华盛顿纪念塔已成为一座有名的现代方尖碑,从它那造型独特的塔身上,仍可显示出古埃及建筑艺术的风格
二、古埃及宗教与西方绘画艺术
三、古埃及宗教与西方宗教艺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