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

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


躺着,好更舒服些。闹钟的声音依然在庞大而寂静
年,国务院明确赋予人民银行“管理信贷征信业, 推动建立社会信用体系”的职责。 为落实中央、国务院一系列指示精神,中国 人民银行于 2004 年至 2006 年组织商业银行建成 全国集中统一的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由中国人 民银行征信中心负责建设、运行和维护。2013 年 3 月 15 日起施行的《征信业管理条例》,明确了
融机构的信贷信息,包括贷款、信用卡、担保、 票据承兑转让、保理等。此外,为全面反映企业
躺着,好更舒服些。闹钟的声音依然在庞大而寂静
和个人信用状况,帮助更多的企业和个人与商业 银行建立信贷关系,还广泛整合企业和个人身 份、非金融领域负债以及遵纪守法等方面的信 息,如企业和个人的社保信息、住房公积金信息、
后管理中,为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提供信息支 持;二是服务部门,通过在行政管理、评选评优、 司法调查中依法查询信用报告,促进行业信用管 理,提高行政执法效率;三是服务社会,提高社
会信用意识,在全社会形成“守信激励、失信惩
戒”的激励约束机制。
1ct0f5c9b 金世豪
民银行启动银行信贷登记系统的升级工作,将原
有的三级分布式数据库升级为全国集中统一的 企业征信系统。2005 年 12 月,企业征信系统实 现与主要商业银行的全国联网运行,并在天津、 上海、浙江、福建四个省(市)试行查询服务。
2006 年 6 月末,企业征信系统实现所有中资、外
资商业银行和有条件的农村信用社的全国联网
和个人信贷信息,按照统一系统、统一管理、统
一标准的原则,实现了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在全
国各商业银行的交换和全国共享,且系统效率
高,实现了信用报告查询秒级响应。
征信系统的信息采集 征信系统收集的信息,以银行信贷信息为核
心,还包括企业和个人在社会经济生活中产生
的、反映其信用状况的其他信息,如遵纪守法信
息等。收集的银行信贷信息覆盖了所有银行类金
2004 年初,人民银行开始组织商业银行建立全国
集中统一的个人征信系统。2004 年底实现 15 家
全国性商业银行和 8 家城市商业银行在全国 7 个
城市的成功联网试运行。 2005 年 8 月底完成与全 国所有商业银行和部分有条件的农村信用社的 联网运行。 2006 年 1 月个人征信系统在全国正式 运行。2012 年,个人征信系统荣获金融行业的重
法院判决和强制执行信息以及行政许可和处罚
信息等公共信息。此外,与公安部的人口数据库
和质检总局的组织机构代码数据库分别实现了
个人身份信息和组织机构代码信息的联网核查。
征信系统采集到上述信息后,按信息主体对数据 进行匹配、整理和保存,将属于同一个企业或个 人的所有信息整合在其名下,形成该企业或个人 的信用报告 征信系统的应用情况 多年来,征信系统始终坚持“立足金融,服 务社会”,不仅广泛应用于金融领域,而且逐渐
躺着,好更舒服些。闹钟的声音依然在庞大而寂静
要奖项——银行科技发展奖特等奖。截止 2013
年 11 月底,个人征信系统收录自然人数约 8.37
亿人,其中近 3.17 亿人有信贷记录。
躺着,好更舒服些。闹钟的声音依然在庞大而寂静
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的建设参考了国际最 佳做法,采取集中数据库模式,利用人民银行专 线和商业银行的信贷营业网点相连,建立了覆盖 全国的信用信息采集和服务网络,全面采集企业
运行,并于 2006 年 7 月末完成全国范围内与银
行信贷登记系统的切换工作。截至 2013 年 11 月
躺着,好更舒服些。闹钟的声音依然在庞大而寂静
底,企业征信系统收录企业及其他组织共计 1900 多万户,其中 400 多万户有信贷记录。 个人征信系统:个人征信系统建设最早是从 1999 年 7 月人民银行批准上海资信试点开始的。
躺着,好更舒服些。闹钟的声音依然在庞大而寂静
渗透到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已成为我国重 要的金融基础设施,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发挥 着重要作用。 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应用广泛,使用范围和
影响力逐年增加。一是服务金融,全面反映企业
和个人信用状况,帮助商业银行核实身份,防范
信贷风险,广泛应用在金融机构在贷前审查和贷
统的早期雏形。从 1996 年起,伴随着纸质贷款 证变为贷款卡,人民银行于 1997 年开始筹建银 行信贷登记系统,2002 年建成地市、省市和总行 三级数据库体系,实现以地市级数据库为基础的
省内数据共享。该系统主要从商业银行等金融机
构采集企业的基本信息、信贷信息、企业主要财
务指标等。在该系统多年运基础上,2005 年人
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作为国家金融信用信息基 础数据库的地位,即国家设立金融信用信息基础 数据库,由专业化机构建设、运行和维护,接收 从事信贷业务的机构按照规定提供的信贷信息。 征信系统建设情况 企业征信系统:1992 年,人民银行在深圳试 点贷款证制度,纸质贷款证的出现形成了征信系
躺着,好更舒服些。闹钟的声音依然在庞大而寂静
征信系统建设背景 完善的征信体系是金融体系的基石,是成熟
市场经济的重要标志。20 世纪 90 年代初,伴随
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企业和个人跨行
借贷、跨地域交易日益活跃,恶意拖欠和逃废银
行债务现象时有发生,建立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 共享机制,全面把握借款人信用风险,提高信贷
资产质量,重建企业和个人信用,成为整个金融 系统乃至全社会面临的迫切任务。 为此,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征信系统建设, 并做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要求社会信用体 系建设应从“信贷信用征信起步”,要“加快全 国统一的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建设, 形成覆盖全国的基础信用信息服务网络”。2003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