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征信理论与实务(高教版)第八章 国内征信业发展模式及监管
征信理论与实务(高教版)第八章 国内征信业发展模式及监管
目的, 依靠法律和行规运作, 只有会员才能享受到信 息机构提供的信息。
市场主导型模式的基本特征
私营征信机构为主,完全市场竞争
商业性,盈利性 收集信用信息方式多样 政府制定法律并进行监管
政府主导型模式的基本特征
参
加
公 共 征 信 机 构 和 信 息 交 换 的 强
公 共 征 信 机 构 准 入 的 全 面 性
理,中国人民银行批准成立的第一家信用评级公司。 • 对外经济贸易部计算中心和国际企业征信机构邓
白氏公司合作,相互提供中国和外国企业的信用 报告 • 1993年,专门从事企业征信的新华信国际信息咨 询有限公司开始正式对外提供服务。
起步阶段
• 1996年,中国人民银行在全国推行企业贷款证制 度。1997年,上海开展企业信贷资信评级。经中 国人民银行批准上海市进行个人征信试点,1999 年上海资信有限公司成立,开始从事个人征信与 企业征信服务。1999年底,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 统上线运行。2002年,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建 成地、省、总行三级数据库,实现全国联网查询。 至此,我国的征信业进入了起步阶段。
制
性
公
共
公
征
Hale Waihona Puke 共信征机
信
构
机
信
构
贷
服
数
务
据
对
采
象
集
的
设
特
置
定
门
性
槛
行业会员制模式的基本特征
• 在会员制模式下,会员向协会信息中心义务地提 供由会员自身掌握的个人或者企业的信用信息, 同时协会信用信息中心也仅限于向协会会员提供 信用信息查询服务。这种协会信用信息中心不以 营利为目的,只收取成本费用。
中国征信业发展模式与实践
市场主导型模式
• 基本内涵: 征信机构采用完全市场化的运作模式, 政府只负责
对征信业进行必要、有限的监管。
政府主导型模式
• 基本内涵: 征信系统是以中央银行建立的中央信贷登记系统
为主体, 兼有私营征信机构的社会征信体系。征信机 构是非营利性的,直接隶属于中央银行。
会员制模式
• 基本内涵: 建立在行业协会的基础上,征信机构不以盈利为
发展阶段
• 2003年,国务院赋予中国人民银行“管理信贷征 信业,推动建立社会信用体系”职责
• 2004年,中国人民银行建成全国集中统一的个人 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
• 2005年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升级为全国集中统 一的企业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
• 2008年,国务院将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管理职责调 整为“管理征信业”并牵头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部 际联席会议
信贷登记系统
• 信贷登记系统起源于欧洲。从历史上看,信贷登 记系统的建立目的与个人征信机构不同。大多数 信贷登记系统最初是作为中央银行的内部数据库 而设立,而且目前仍然有很多信贷登记系统用于 中央银行的宏观金融监管。根据世界银行的调查, 越来越多的国家政府鼓励成立信贷登记系统来监 督商业银行的信贷活动。
公共征信系统的建设情况
• 企业征信系统 • 个人征信系统
我国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基本结构
• 我国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的建设参考了国际最佳 做法,采取集中数据库模式,利用中国人民银行 专线和商业银行的信贷营业网点相连,建立了覆 盖全国的信用信息采集和服务网络,全面采集企 业和个人信贷信息,依照统一系统、统一管理、 统一标准的原则,实现了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在 全国各商业银行的交换和全国共享,且系统效率 高,实现了信用报告查询秒级响应。
8.2国内征信业发展模式
• 发展模式的基本内涵 • 发展模式的基本特征 • 发展模式的影响因素
发展模式的基本内涵
• 征信发展模式,即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在特定的 场景中,也就是在自己特有的历史、经济、文化 等背景下所形成的征信业发展方向,以及在制度、 结构、市场和行为方式等方面的特点,是世界各 国家或地区在探索和建立征信体系的实践中对征 信活动法律法规、运行体制及战略等的选择。
• 2013年3月,《征信业管理条例》正式实施,明 确中国人民银行为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征信业 步入了有法可依的轨道。
国内主要征信机构及业务
• 征信机构的类型 • 我国的征信机构及业务
征信机构的类型
征信机构类型
个人征信机构
• 个人征信机构通常是私营的,是按照现代企业制 度建立、完全市场化运作的征信机构,主要为商 业银行、保险公司、贸易和邮购公司等信息使用 者提供服务。
第八章 国内征信业发展模式与监管
本章知识结构图
国内征信业发展模式与监管
8.1 国内征信业发展 8.2 国内征信业发展模式 8.3 国内征信监管
8.1国内征信业发展
• 国内征信业发展历程 • 国内主要征信机构及业务 • 公共征信系统
国内征信业发展历程
探索阶段 起步阶段 发展阶段
探索阶段
• 上海远东资信评级有限公司 20 世纪80年代后期,为适应企业债券发行和管
公共征信系统的信息采集
• 征信系统收集的信息,以银行信贷信息为核心, 还包括企业和个人在社会经济生活中产生的、反 映其信用状况的其他信息,如遵纪守法信息等。 此外,与公安部的人口数据库和质检总局的组织 机构代码数据库分别实现了个人身份信息和组织 机构代码信息的联网核查。
公共征信系统的应用情况
服务政府部门
• 中国征信业发展在策略上采取分步走的方式:在 政府推动下,从政府筹建到政府分离并推向市场, 最终到政府为独立的行使监管执法权。
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系统概貌
建设背景
公共征信系统
建设情况
信息采集
应用情况
公共征信系统的建设背景
• 完善的征信体系是金融体系的基石,是成熟市场 经济的重要标志。20世纪90年代初,伴随着计划 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企业和个人跨行借贷、 跨地域交易日益活跃,恶意拖欠和逃废银行债务 现象时有发生,建立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共享机 制,全面把握借款人信用风险,提高信贷资产质 量,重建企业和个人信用,成为整个金融系统乃 至全社会面临的迫切任务。
企业征信机构
• 企业征信机构提供关于企业的信息,这些企业包 含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和公司制企业,并通 过公共渠道、直接调查、供货商和贸易债权人提 供的付款历史来获取信息。
我国征信机构
我国的征信机构及业务
信用信息服务机构 社会征信机构 信用评级机构
征信机构结构图
公共征信系统
• 我国征信体系建设从1992年起,目前,由中国人 民银行主导的企业和个人两大征信系统初步建设 完成,并在全国联网运行,成为世界上覆盖人口 最多的公共征信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