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五局沪昆客专江西段站前工程HKJX-2 标项目二分部沉降观测培训方案新建沪昆铁路在采用无砟轨道结构形式时,要求线下工程工后沉降必须满足铺设无砟轨道的需要,而沉降观测及其分析评估作为判定线下工程工后沉降是否达到设计预期值的唯一依据,是决定无砟轨道铺设时间的关键。
要做好线下工程工后沉降的预测,就必须对线下工程进行精确、系统的沉降变形观测,并对观测所取得的数据进行系统的分析。
为了保证新建沪昆铁路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工作的顺利完成,制定本培训及实施方案。
一、组织机构及人员设置成立沪昆铁路沉降变形观测室、各架子队沉降变形观测组两级组织机构。
项目部沉降变形观测室,作为一级观测机构,由经理部总工师牵头,设一名观测室主任,全面负责观测资料管理工作。
各架子队沉降变形观测组设在所在架子队技术室,由各队技术主管牵头,设组长 1 名,每组至少配 4 人(至少 4 名专职测量技术人员)。
每个架子队设一个组,主要人员应固定,直到本项目所有观测内容结束。
各级机构中主要人员应具备基本的电脑(Excel等软件)操作能力和数据统计分析能二、职责划分(一)项目部沉降变形观测室职责1、项目部沉降变形观测室主要负责制订全标段的观测管理制度,完成观测方案设计,制订观测作业指导书,组织各架子队观测组编制观测计划,并对各队之间的接口进行协调;组织对管段内沉降观测人员进行培训。
2、观测室主任负责组织其他成员对观测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和系统评价,并对最终结果负责。
(二)各架子队观测组职责1、各观测组具体负责编制其管段内的观测计划,完成所有测点的布置、埋设,并做好日常保护工作。
2、按照观测频率要求,完成所有观测项目的观测、数据采集、整理、初步分析,并将该数据上报该项目部技术负责人和局经理部沉降变形观测负责人。
3、各观测组必须下辖一定数量的工人组建成专业工班,专门负责测点埋设和观测设备的巡守保护,确保变形观测点按时、准确埋设,观测设备保护完好、不丢失。
4、每个路基工点,在埋设智能数码传感观测元器件前,要修建牢固的房屋,对智能数码传感器的有线传输设备(如数据采集模块、无线传输模块等)进行集中安置、保护。
三、测量仪器配置表及管理一)主要仪器配置表备注:项目部总配置(二)测量仪器管理1、监测小组设专人负责仪器的保管,测量仪器不得外借,使用完后及时清理并点收入库,并不得在外过夜。
2、仪器使用要有记录,并有签认。
3、测量仪器使用前必须经有资质单位检定合格后方可使用。
仪器要进行年检,使用中定期对测量仪器进行检校,保证仪器精度。
当发现测量仪器异常时,应及时上报测量主管工程师,分析原因并做检校或维修。
4、当一般仪器被损坏时要立即报测量主管工程师,并在24小时内由当事人对仪器损坏经过写出书面材料,由测量主管工程师组织测量组工程师对损坏原因进行分析,并形成书面处理的报告留测量组存档,并把处理报告上报工程部。
5、当重要仪器被损坏时要立即报测量主管工程师,并在4小时内由当事人对仪器损坏经过写出书面材料,由测量主管工程师报工程部长,由分部工程部长组织工程部工程师对损坏原因进行分析,并形成书面的处理报告留分部工程部存档,并把处理报告上报总工程师。
四、观测测试项目与内容(一)观测测试项目沉降观测项目包括路基沉降观测、桥涵沉降观测和过渡段沉降观测。
(二)观测内容1、路基沉降观测内容:根据不同的路基高度及不同的地基条件,进行路基面的沉降变形观测、路基基底沉降观测、路堤本体的沉降观测。
2、桥涵沉降观测内容:桥各墩、台;预应力混凝土梁的徐变上拱变形;涵洞沉降观测。
3、过渡段:路桥、路隧、路涵、堤堑过渡段沉降观测。
五、沉降变形观测技术方案(一)路基沉降变形观测技术方案路基上铺设无碴轨道前,应对路基变形作系统的评估,确认路基的工后沉降和变形符合设计要求;路基填筑完成或施加预压荷载后应有不少于6个月的观测和调整期,观测数据不足以评估时,应继续观测;工后沉降评估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时,应采取必要的加速完成沉降或控制沉降的措施。
路基沉降观测应以路基面沉降和地基沉降观测为主,并有针对性的对路桥、路隧等过渡段差异沉降进行重点观测,时代表性观测路堤改良土填筑部分的沉降变形。
1、路基沉降观测断面设置原则(1 )路基沉降观测断面的设置及观测断面的观测内容应根据沉降控制要求、地形地质条件、地基处理方法、路堤高度、堆载预压等具体情况并结合施工工期确定,同时还应根据施工核对的地质、地形等情况调整或增设。
(2)路基沉降观测断面沿线路方向的间距一般不大于50m ;地势平坦、地基条件均匀良好的路堑、高度小于5m的路堤可放宽到100m ;过渡段和地形地质条件变化较大地段应适当加密。
①I类观测横断面型式:路堤基底线路中心处埋设沉降板进行地基沉降监测;于路基面两侧路肩设置沉降观测桩进行路基面沉降监测。
适用于一般路堤地段的变形监测,主要设置在路堤填筑高度不大、地基可压缩性土层较薄的地段。
监测断面的设置间距为100m,过渡段范围或地形地质条件变化大时宜加密。
具体见下图。
基床底层路基本体II线3.2基床表层I类观测横断面设计示意图②H类观测横断面型式:路堤基底线路中心处埋设沉降板进行地基沉降监测;贯穿于路堤基底设置剖面沉降管对地基不均匀沉降、差异沉降进行监测;在路基面两侧路肩设置沉降观测桩进行路基面沉降监测。
适用于一般路堤、斜坡路基、地基可压缩性土厚度不均、过渡段等路基的沉降变形监测。
监测断面的设置间距一般为50100m,过渡段范围或地形地质条件变化大时宜加密。
具体见下图。
沉降监测;贯穿于路堤基底设置剖面沉降管对地基不均匀沉降、差异沉降进行监测;路堤填筑至基床底层表面后,在基床底层表面两侧埋设沉降观测桩进行路基面沉降监测④堆载预压前在基床底层中心处埋设沉降板,原基底处沉降板接长至高于预压土,将原基床底层表面两侧埋设的沉降观测桩外移至路肩边缘,进行预压土加载,预压土加载完后,继续进行沉降观测。
待预压卸除基床表层填筑后,在路基面两侧及中心埋设沉降观测桩。
适用于设有堆载预压地段:地基可压缩性土厚、可压缩性土厚度不均.路基填筑较高、地基可能产生不均匀沉降、斜坡路基、过渡段等路基的沉降变形监测。
监测断面的设置间距一般不大于50m,过渡段范围或地形地质条件变化大时宜加密。
具体见下图。
吏宴i⑤路基沉降观测断面的设置标准路基沉降观测断面的设置标准如表路基沉降和位移观测断面的设置标准表(3)过渡段变形监测断面①桥路过渡段一般采用H类、皿类监测断面。
一般每50m布置一处。
过渡段位置按图示进行加密,即台后1m、10m、30m处应布置监测断面。
桥路过渡段纵向监测剖面设置示意单 位:m② 涵洞等横向构筑物中心一个,离边墙1m 以及级配碎石外5m各布置一监测断面,共5个,其中涵洞顶布置I 类或A-1型断面;路 堑挖方地段一般采用E 型断面,每50m 布置一处。
涵路过渡段纵向塩测剖面设置示意单位12、观测点的设置原则(1) 各部位观测点应设在同一横断面上,这样有利于测点看护便于集中观测,统一观测频率,更重要的是便于各观测项目数据的综 合分析2)路基沉降监测分为:完整的沉降监测断面和一般的沉降监测断面。
完整的沉降监测断面包括:在路基底部预埋一个单点数码沉降计 及路基面沉降监测桩,或一个剖面沉降检测管;一般的沉降监测断面只 有路基面设置沉降监测桩。
3面断测监 二三一B莖■T T--=一盍星愛”三一盏走金①正线路堤地段,一般每100m设一个完整的沉降监测断面中间50m 一个一般的沉降监测断面。
过渡地段监测断面且应加密。
一般桥路过渡段,在距台尾5m 处各设一个完整的沉降观测断面,1m 、20m 、30m 等处各设一个一般的沉降观测断面。
涵洞等横向构筑物,应在涵洞一侧(最好在填土较高一侧)5m 处设一个完整的沉降观测断面,涵洞顶部及另一侧分别设一个一般的沉降监测断面。
完整的沉降监测断面除按过渡段及距离确定外,还应选择路基较高,或加固较深的断面。
②正线路堑地段,及地质条件简单且路堤不高时,每50m设置一个一般的沉降监测断面。
工点较短时,按填、挖分别设置。
3、观测元器件与埋设技术要求测点及观测元器件的埋设位置应按设计图进行,且标设准确、埋设稳定。
观测期间应对观测点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防止施工机械的碰撞,人为因素的破坏,务必使观测工作能善始善终,取得满意成果。
(1)位移观测桩:位移观测桩采用C15钢筋混凝土预制,断面采用15cm x i5cm 正方形,长度不小于1.5m,并在桩顶预埋半圆形不锈钢耐磨测头。
边桩埋置深度在地表以下不小于1.4m,桩顶露出地面不大于10cm。
埋置方法采用洛阳铲打入设计深度,将预制边桩放入孔内,桩周以C15混凝土浇筑固定,确保边桩埋置稳定,位移观测桩在一般路基填筑前埋设。
位移观测桩结构设计见下图。
位務观测桩立体图位移观测桩竇筋布置图位移观测桩结构设计示意图(2)沉降观测桩:桩体选择①20mm不锈钢棒,顶部磨圆并刻画十字线,底部焊接弯钩,待基床表层施工完成后(有堆载预压地段在基床底层施工完成后)通过测量埋置在监测断面设计位置,埋置深度0.3m,桩周0.15m用M30水泥砂浆锚固,高出埋设表面5mm,表面做好防锈处理完成埋设后按国家一等精密水准测量标准测量桩顶标高作为初始读数。
详见下图。
路基沉降观测桩埋设布置图(3)沉降板:沉降板在地基处理完成后埋设。
沉降板由底板、金属测杆(© 40mm壁厚镀锌铁管)及保护套管(直径不小于© 75mm、壁厚不小于4mm的硬PVC管)组成。
底板尺寸为50cmX50cm,厚度不小于1cm。
按国家一等精密水准测量标准测量沉降板标高变化。
①沉降板埋设位置应按设计测量确定,埋设位置处可垫10cm砂垫层找平,埋设时确保测杆与地面垂直。
②放好沉降板后,回填一定厚度的垫层,再套上保护套管,保护套管略低于沉降板测杆,上口加盖封住管口,并在其周围填筑相应填料稳定套管,测杆顶面应略高于套管上口,测杆顶用顶帽封住管口,避免填料落入管内而影响测杆下沉自由度,顶帽高出碾压面高度不大于50cm,完成沉降板的埋设工作。
③按国家一等精密水准测量标准测量埋设就位的沉降板测杆,杆顶标高读数作为初始读数,随着路基填筑土的逐渐增高,测杆和套管亦相应加高,沉降板测杆和保护套管每次接长高度以1.0m为宜,接长前后测量杆顶标高变化量确定接高量。
金属测杆用螺丝套扣连接,保护套管用PVC管外接头连接。
采用水平仪按国家一等精密水准测量方法测量。
路堤填筑和运架梁期间应注意保护沉降板。
测杆顶帽测杆Q 40厚璧镀锌铁管慄护套管接头©7 5厚4mm硬PVC管钢底板50伽X 50cm沉降板(4)单点沉降计:单点沉降计是一种埋入式电感调频类位移传感器,是变磁阻式传感器中的一种,由电测位移传感器、测杆、锚头、锚板及金属软管和塑料波纹管等组成,其中主要部分是是电测位移传感器,包括密封壳体及壳体内设置的电感线圈、活动杆和数据处理电路,应用的导磁金属杆移动,引起电感线圈的电感量变化,通过测量电路将传感器电感量变化转化为输出电压频率变化,经频率检测仪接收并转换为位移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