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上海中等职业学校(三校生)语文综合模拟试卷之十五

上海中等职业学校(三校生)语文综合模拟试卷之十五

语文综合模拟试卷之十五(满分100分,检测时间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共3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5题(10分)落叶贾平凹①窗外,有一棵法桐,样子并不大的。

春天的日子里,它长满了叶子。

枝根的,绿得深,枝梢的,绿得浅;虽然对列相间而生,一片和一片不相同,姿态也各有别。

没风的时候,显得很丰满,娇嫩而端庄的模样。

一早一晚的斜风里,叶子就活动起来,天幕的衬托下,看得见那叶背面了了的绿的脉络,像无数的彩蝴蝶落在那里,翩翩起舞;又像一位少妇,丰姿绰约的,作一个妩媚的笑。

②我常常坐在窗里看它,感到温柔和美好我甚至十分嫉妒那住在枝间的鸟夫妻,它们停在叶下欢唱,是它们给法桐带来了绿欢乐呢,还是绿的欢乐使它们产生了歌声的清妙?③法桐的欢乐,一直要延长一个夏天。

我总想,那鼓满着憧憬的叶子,一定要长大如蒲扇的,但到了深秋,叶子并不再长,反要一片片落去。

法桐就瘦削起来,寒伦起来变得赤裸裸的,惟有些嶙嶙的骨,而且亦都僵硬,不再柔软婀娜,用手一折,就一节一节地断了下来。

④我觉得这很残酷,特意要去树下拣一片落叶,保留起来,以作往昔的回忆。

想可怜的法桐,是谁给了你生命,让你这般长在地上?既然给了你这一身绿的欢乐,为什么偏偏又要一片片收去呢?⑤来年的春上,法桐又长满了叶子,依然是绿的好,深绿的也好。

我将历年收留的落叶拿出来,和这新叶比较,叶的轮廓是一样的。

喔,叶子,你们认识吗,知道这一片是那一片的代替吗?或许就从一个叶柄眼里长上来,凋落的曾经那么悠悠地欢乐过,欢乐的也将要寂寂地凋落去。

⑥然而,它们并不悲伤,欢乐时须尽欢乐;此而已,法桐竟一年大出一年,长过窗台,与屋檐齐平。

⑦我忽然醒悟了,觉得我往日的哀叹大可不必,而且有十分的幼稚呢。

原来法桐的生长,不仅是绿的生命的运动,还是一道哲学的命题的验证:欢乐到来,欢乐又归去这正是天地间欢乐的内容;世间万物,正是寻求着这个内容,而各自完成着它的存在。

⑧我于是很敬仰起法桐来,祝福于它:它年年凋落旧叶,而以此渴望来年的新生它才没有停滞,没有老化,而目标在天地空间里长成材了。

1.第①段,作者从哪三个方面描写春天的桐叶?(2分)2.第⑦段中画线的“往日的哀叹”具体指什么内容?(可用文中原句回答)(2分)3.纵观全文,概括写出“我于是很敬仰起法桐来”的原因。

(2分)4.选文题为《落叶》,但作者却用许多文字描绘春夏的绿叶,这样构思有什么作用?(2分)5.以下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往昔的回忆”指春天和夏天时法桐丰满婀娜,那一身绿的欢乐。

B.“嫉妒”本是贬义词,在选文中用以形容作者对绿叶的喜爱,以至于嫉妒那能切身享受绿色的鸟儿夫妻。

C.选文所用的修辞手法主要是比喻、拟人和夸张,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天桐叶的欢乐和可爱,表达了作者对桐叶的喜爱之情。

D.作者构思本文的线索是对法国梧桐的感情变化。

(一)(10分)1.整体看上去不同位置的叶子姿态色泽不同;没风时叶子的姿态;起风时叶子活动的姿态。

(2分)2.“往日的哀叹”指深秋和冬季法桐凋落,寒伧僵硬,让作者觉得残酷悲凉。

(2分)3.生命是在蜕变中成长的,变化的过程中有喜有悲,但正是通过这一次次的变化小小的法国梧桐慢慢长大了,而作为人来说会在变化中成长成熟。

梧桐年年如此,过程反反复复,但是它会有更繁茂的枝叶,它一年比一年更大更美,舍弃旧的,经历暂时的萧条是为了更好的未来。

梧桐的这向上向美的精神鼓励着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一往无前、积极进取。

(2分)4.春天梧桐的美丽风姿,那绿色的欢乐,与后面深秋时法桐凋落时的萧条形成鲜明对比,更能衬托出落叶的悲凉意味,为后文作者领悟到新生命在老化和蜕变中萌生的感悟作铺垫。

(2分)5.C(2分)(二)阅读下文,完成第6~10题(10分)“能吞能吐”话森林①据科学家试验,一棵二十五年生天然树木每小时可吸收一百五十毫米降水,二十二年生人工水源林每小时可吸收三百毫降水。

裸露地每小时吸收降水仅为五毫米。

林地的降水有65%为林冠截留或蒸发,35%变为地下水。

而在裸露地面,约为55%的降水变为地表水流失,40%暂时保留或蒸发,仅有5%渗入土壤。

林地涵养水源的能力比裸露地高七倍。

据专家测算,一片万亩面积的森林,相当于一个二百万立方米的水库。

②从上面这一测验可以看出,森林对于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止水旱灾害的作用是多么大啊!正如农谚所说的:“山上多树,等于修水库。

雨多它能吞,雨少它能吐”森林的这种特殊的“能吞能吐”的特殊功能,科学家称之为“吞水吐雨器”。

③说起森林的功劳,那还多得很。

它除了人类提供木材及许多种生产生活的原料之外,在维护生态环境方面也是功劳卓著。

它还用另一种“能吞能吐”的特殊功能孕育了人类。

因为地球在形成之初,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很高,氧气很少,气温也高,生物是难以生存的。

大约在四亿年以前,海里的先进植物登陆,陆地才产生了森林。

森林慢慢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吸收,同时吐出新鲜气,调节气温,这才具备了人类生存的条件,地球上最终才有了人类。

所以科学家又称森林是“吞碳吐氧机”。

④森林,是地球生态系统的主体,是大自然的总调度室,是地球的绿色之肺。

森林维护地球生态环境的这种“能吞能吐”的特殊功能是其他任何物体都不能取代的。

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植树造林,并且保护好森林。

而目前,值得我们每个人关注的是地球的绿色之肺在日益萎缩。

近200年间,地球上的森林已有三分之一以上被采伐和毁掉。

而另一方面,由于地球上的燃烧物增多,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在急剧增加。

此消彼长,使得地球生态环境急剧恶化,主要表现为全球气候变暖。

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有着巨大的影响,甚至威胁人类生存。

因为全球气候变暖,水分蒸发加快,改变了气流的循环,使气候变化加剧,从而引发热浪、飓风、暴雨、洪涝及干旱。

⑤为了使地球的这个“能吞能吐”的色之肺恢复健壮,以改善生态环境,抑制全球变暖,减少水旱等自然灾害,我们应该大力植树造林,使每一座荒山都绿起来。

6.选文的标题简洁、贴切而又颇富新意,文中(哪句话)既是对森林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的高度评价,也是对选文内容的高度概括。

(2分)7.选文第一段中的“据专家测算,一片十万亩面积的森林,相当于一个二百万立方米的水库”中的“据专家测算”能不能删去?为什么?(2分)8.举例说明选文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2分)9.地球生态环境急剧恶化的主要表现是什么?(2分)10.通过学习,你认为森林的主要作用是(至少答出三点)(2分)(二)(10分)6.吞碳吐氧机(2分)7.不能。

“据”,说明不是作者自己的估计,是引用的,表现作者说明的客观性;“专家”,说明结论的权威可靠性;“测算”,表现专家所说的客观性。

这些都表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2分)8.打比方(把森林比作绿色之肺);列数字(近200年间,地球上的森林已有三分之一以上被采伐和毁掉。

)(2分)9.主要表现为全球气候变暖。

因为全球气候变暖,水分蒸发加快,改变了气流的循环,使气候变化加剧从而引发热浪、飓风、暴雨、洪涝及干旱等。

(2分)10.涵养水源;增加大气湿度;增加降水量;净化空气;防止水旱灾害等。

(2分)(三)阅读下文,完成第11~15题(10分)今天,我们在一位伟人身影的庇护下,在这里举行集会。

一百年前,这位伟大的美国人签署颁发了黑奴解放宣言。

这一举世目的法令犹如灯塔,给在凶猛的、不公的火焰炙烤下枯萎死亡的数百万黑奴带来了光芒,使深陷囚笼的黑奴欣喜地见到了长夜将尽的黎明曙光。

但是,一百年后的今天,我们却不得不面对这一悲惨的现实:黑人远没有获得自由;一百年后的今天,黑人依然在种族隔离种族歧视的双重桎梏下挣扎谋生;一百年后的米今天,黑人依然栖身于贫困竭绝的孤苦之岛,四周却是物质丰盈的浩渺之洋;一百年后的今天,黑人依然蜷缩在美国社会的角落里,苟延残喘,身居祖国如同沦落异乡。

因此我们今天在此集会,将这一幕惨不忍睹的情景昭示于众。

……我何尝不知道,你们中有些人来到这里以前,曾历经磨难,受尽煎熬;你们中有些人刚刚跨出狭窄的囚牢;你们中有些人追求自由却惨遭狂风般一阵阵非人的迫害和警方暴风般一次次兽行的摧残蹂躏。

你们是饱尝艰辛斗士,艰辛之后必有硕果。

继续努力吧,额外的磨难终有报偿。

让我们回到密西西比去,回到亚拉马去,回到南卡罗来纳,回到乔治亚州,回到路上易斯安那,回到那北方城市的贫民窟和少数民族的集中区去。

不管怎样,目前的境况能够而且必定会改变,切勿深陷绝望的深渊而不能自拔。

我的朋友们,今天我愿对诸位坦诚相告,尽管我们面前困难重重、挫折累累,我还是心怀一个梦,一个深深植根在美国之梦中的梦。

我有一个梦,有朝一日,这个国家会跃然而起,将立国之纲的真谛付诸实践。

我们信奉一条不证自明的真理:人人生而平等我有一个梦,有朝一日,奴隶的后代和奴隶的子孙会在乔治亚州的红色山冈上同席而坐,亲如兄弟。

我有一个梦,有朝一日,即便是密西西比州那里压迫和不平如同酷暑炽热的炎炎荒漠,也终将变成自由和公正的青青绿洲我有一个梦,有朝一日,我四个所爱的孩子将生活在一个不再以肤色深浅,而是以品格高低为论人准绳的国家里。

今天,我心怀一个梦。

我有一个梦,终有一天,在亚拉巴马州,黑男孩、黑女孩和白男孩、白女孩如同兄弟姐妹一般,手挽手、肩并肩同步而行。

今天,我心怀一个梦。

我有一个梦,终有一天,深谷、高山,崎路化,曲径变,云消雾散见天日,万众共沐天主恩。

这就是我们的希望。

我胸怀这一信念,返回南方。

有了这一信念,我们就能从绝望的巨岭中开采出希望之石。

有了这一信念,我们就能将喧嚣吵闹的嘈杂声转变成华丽动人的兄弟情义交响曲。

有了这一信念,我们就能一起工作,一起祈祷,一起坐牢,一起为自由挺身而出。

我们坚信,终有一天我们将获得自由。

到了那一天,所有上帝的孩子将齐声颂唱:“我的国家,也是你的国家,可爱的自由之邦,我为这块土地而歌唱,自由之地,我的父辈在此埋葬;自由之地,众望所归的人间天堂。

”只有这一切成为现实,美国才不愧为伟大之邦。

为此,让自由钟声萦绕在新罕布什尔巍巍山,让自由钟声响彻纽约的绵绵山峦,让自由钟声激荡在宾夕法尼亚高耸的阿勒格尼群山,让自由钟声回旋在科罗拉多白雪皑皑的落基山脉,让自由钟声荡漾在加利福尼亚的婀娜峰林。

11.选择恰当的一组词语填在横线上()(2分)深谷、高山,崎路化,曲径变A.弥合崎岖平坦通道B.重合夷平平坦通途C.重合崎岖坦途通途D.弥合夷平坦途通道12.下列句子结构不同于其他三句的是()(2分)A.尽管我们面前困难重重、挫折累累,但我还是心怀一个梦,一个深深植根在美国之梦中的梦。

B.我们信奉一条不证自明的真理:人人生而平等。

C.即便是密西西比州那里压迫和不平如同酷暑炽热的炎炎荒漠,也终将变成自由和公正的青青绿洲。

D.只有这一切成为现实,美国才不愧为伟大之邦。

13.选文运用了大量的排比句,有的用第一人称,有的用第二人称,这对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作用?(2分)14.下列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A.第二段说明在这里集会的原因是黑人的状况100年后没有得到任何改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