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湖南大学李佳瑞摘要: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党一直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指引下积极探索,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

在中共十八大胜利闭幕的今天,在世情、国情、党情深刻变换的今天,我们有必要再次回顾党的思想路线。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相互联系的整体,是思想路线的有机构成,是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历史的、逻辑的展开、丰富和发展。

它们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只要我们继续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就一定能够取得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辉煌。

关键词: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践;伞形模式引言:在社会主义中国的今天,似乎人人都知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但是,细细问之,则往往又一知半解,可谓只知其形,不知其实。

本文中,笔者将用自身浅薄的知识试图勾勒一个“伞形模式”,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相互关系理一理,并试图指出其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的关系,为大家提供一个简单的了解。

所谓“伞形模式”其实是将相对抽象的理论具象化,通过一一映射,形成一个具体的事物,从而来描述,由此达到一个通俗易懂的目的。

其他的具体内容会在下文中穿插谈到。

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第一:认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1、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冲破思想上的禁区和桎梏,对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采取一种勇于思考,勇于探索,勇于创新和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研究新情况、新问题。

邓小平同志曾指出:“我们讲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江泽民同志也曾指出,“所谓解放思想,就是敢于冲破落后的传统观念的束缚,善于从实际出发,努力开拓进取”。

在党的十七大上的报告上,胡锦涛同志也表示“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

对解放思想做出了正确的解读。

笔者以为,归根到底,解放思想是一个对旧思想旧观念的“破”的过程,是一个对新思想,新问题的解决方案“求”的过程。

解放思想是我们党的思想利器,也是笔者的“伞形模式”中重要的一支伞支架。

2、“实事求是”一词,最早出自《汉书·河间献王刘德传》:“修学好古,实事求是。

”,在我们湖南大学的校训“实事求是,敢为人先”也提到过“实事求是”。

这么多的实事求是我们该如何理解呢?从一般意义上理解,“实事求是”是指从实际对象出发,探求事物的内部联系及其发展的规律性,认识事物的本质。

通常指按照事物的实际情况办事。

毛泽东同志曾在《改造我们的学习》(1941)一文中作出了如下精辟的理解,他认为“‘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

①邓小平则将毛主席在哲学层面上的含义引伸到日常生活层面的含义,比如,邓小平所说的“在延安中央党校,毛泽东同志亲笔题的四个大字,叫‘实事求是’。

我看大庆讲‘三老’,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干老实事,就是实事求是”②总之,实事求是,是马克是主义的精髓之一,具有十分深刻的内涵,因而,在笔者看来,“实事求是”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把伞的最重要的支架,与上文中的解放思想一起共同支撑着“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阶阶段的基本国情”这个最大的伞面。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含义是指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与中国社会主义实际相结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概念包括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内涵。

所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又是包含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一个二级概念。

大家不应混淆此两者关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其实是中国共产党对现阶段理论纲领的概括。

在笔者看来,它就是伞的主骨架。

它这个概念要求我们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本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一方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走社会主义道路;另一方面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不照抄、照搬别国经验、模式,走适合中国特点的道路,从而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及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把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

这个伞主骨是有中国特色的,不是把国外的旧伞架不加分辨的直接拿来用,而是根据中国的实际创造出来的。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这一道路是中国人民共有的专利。

第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辩证关系从定义中我们可以隐隐约约的感受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之间似乎存在着一些关系。

那么到底是怎么样的关系呢,我们来简单说一下。

1、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和内在要求。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实事求是”的哲学观点要求我们将主观和客观相符合,认识和实践相一致。

人们在“求是”的过程中,难免会受到所谓的“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以及思想上的禁区和桎梏”,从而就会导致主观与客观不相符合,指导实践的认识脱离实际。

这样下去,势必会导致实践不到位,取得不了预期目标,那么人们就会“对认识指导实践,从实践中获得认识”的观点产生怀疑,思想僵化退化,十分不利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因而,只有先解放思想了人们的脑子开了,方法活了,勇于突破那些思想束缚,用认识正确反映指导实践了,我们实践的步子才能迈的大,迈的远。

故,我们认为,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和内在要求,我们要坚持解放思想的正确方向,实事求是,敢于同阻碍和束缚我们前进的旧思想旧观念作斗争。

2、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目的和归宿。

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的观点告诉我们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认识又是从实践中得来的。

换句话说就是,我们的思想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实践中不断探求总结得来的,我们的“解放”不能是闭门造车的“空解放”,应该以实事求是为依据做出真正的思想解放。

记得,邓小平同志曾做出“实事求是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是毛泽东思想的根本点”的论断。

他还曾表示“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结合,就是实事求是”,以及“解放思想就是毛泽东提倡的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③的解释。

小平同志的论断再次证明了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目的和归宿的观点。

3、由上所述,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是相互辩证相互联系的。

它们这对伞架,相向而设,却为的是同一个思想目标。

它们告诉我们:①《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M].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478页.②《邓小平文选》第2卷[M].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45-46页.③《邓小平思想年谱》[M].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第240页.只有解放思想,才能达到实事求是;只有实事求是,才是真正的解放思想。

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我们必须要好好把握。

第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开创的重要作用任何事物并不是会凭空产生,而是一个不断发展出现的过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把“大伞”也是如此。

邓小平同志曾在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的大讨论中指出:“只有解放思想,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能顺利进行,我们党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才能顺利发展。

从这个意义上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争论,的确是个思想道路问题,是个政治问题,是个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的问题。

”④也许正是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两个词中,小平同志获得了理论灵感,并在酝酿之后,在1982年在北京召开的中共十二大的开幕词中第一次向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提出了“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

”的伟大思想,这也标志着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

同时笔者认为,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把“大伞”诞生的里程碑啊。

所以说,“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观念对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是具有重大意义的。

二、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和实事求是第一:认识与时俱进、求真务实1、与时俱进一词由来已久,最早起源于中国古代文化总源头:《易经》。

易经64卦中的遁卦,彖曰:遁,亨,遁而亨者;刚正位而应,与时行也。

小利,贞,浸而长也。

遁之时义大唉哉!到了近代,在蔡元培1910年撰写的《中国理论学史》中,蔡先生针对清朝末年中国思想文化界抱残守缺、固步自封的局面,通过对中西文化进行对比,指出“故西洋学说则与时俱进”。

他把散见于中国古书中的“与时偕行”、“与时俱化”、“与时俱新”等激励人的说法概括综合为“与时俱进”。

后来,随着社会历史的不断发展,后人对它不断进行新的解读。

但是一般来说,“与时俱进”是指“能够准确把握时代特征,始终站在时代前列和实践前沿,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和开拓进取,在大胆探索中继承发展。

”从政治意义上说,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关于:“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

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的重要论断,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内涵的丰富,从党的思想路线的高度进一步强调了与时俱进精神的重要性。

这样与时俱进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

类似的,“与时俱进”也成了,“大伞”的支架之一。

2、从求真务实所体现的哲学原理来说,“求真务实”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对其认识论的精神实质的精辟概括。

它体现了马克思哲学主义中要求我们做到的“理论和实践、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的论述。

求真务实中所谓“求真”,就是“求是”,换句话说,就是依据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去不断地认识事物的“是”,把握事物“是”。

所谓“务实”,则是要在这种“是”的规律性认识的指导下去实践。

最终达到求真与务实的统一。

所以邓小平同志曾说过,“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干出来的,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也没有。

”在这里,小平同志对于“求真”指导下的“务实”即“干”特别看重,正说明了“求真务实”的重要性所在。

胡锦涛同志也曾指出,“我们党80多年的历程充分说明,求真务实是党的活力之所在,也是党和人民事业兴旺发达的关键之所在。

”如此重要的思想理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④《邓小平文选》第2卷[M].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这把“大伞”看来,也是不可多得的好伞架。

如此,大家对求真务实应该有了基本的了解了。

第二: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与实事求是的关系1、与时俱进是实事求是的内在规律。

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的,实践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人类认识也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