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挫折教育激发孩子的无限潜能把挫折和难题还给孩子激发孩子的无限潜能所谓“挫折教育”,准确讲应该是“抗挫折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受挫折后,能够适应挫折、抗御和对付挫折的一种能力系统。
背景:当今和未来世界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对人才的要求除了具有渊博的学识、高尚的道德修养和健壮的体魄外,还必须有良好的意志和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
人生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过程。
但有的人被挫折击倒后,便一蹶不振,生命之火就变得黯淡无光。
当今社会,孩子们都在优越的环境中长大,从小有父母的疼爱,爷爷奶奶的呵护,亲友的问候,他们的人生从一开始就享受着太多的“已然”,有人给他们洗衣做饭,有人给他们给他们擦桌盖被,有人给他们选择设施好又方便的就读学校,有人为他们安排喜欢的工作……很多很多,这是一代在温室中长大的花朵,这是一代未曾经受风雨的宝贝,所以现在的普遍中小学生抗挫折能力弱、因心理品质差。
由此导致的悲剧事件屡屡发生,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山东某县一名年仅8岁的小姑娘因被邻居怀疑偷钱而服毒自尽。
某小学生因考试不及格被罚款而自杀,某中学生因“老师把我同小流氓相提并论”而卧轨身亡,这说明,对中小学生进行挫折教育,培养其耐挫能力,提高其心理承受能力已势在必行。
蝴蝶必须经历破茧的阵痛,才能使身体中的体液流到翅膀上,让翅膀变得充实、有力,从而振翅飞翔!孩子必须经历成长中的磨难,才能使内在蕴涵的巨大潜力激发,让心理变得成熟、坚强、从而健康成长。
挫折及造成中小学生缺乏耐挫能力的原因分析:1)社会环境。
现阶段,我国处于和平建设时期,国泰民安,经济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富裕了,孩子从小到大都是养尊处优,在物质和精神上的要求比较容易得到满足,优越感强,对挫折缺乏心理准备。
2)是现在我国大部分青少年特别是城市多是独生子女,父母对孩子过分溺爱、保护,感情比较脆弱,娇嫩,遇到挫折就难以承受。
有些单亲等不健全家庭的孩子,长期得不到家庭的温暖,精神受压抑,常常被孤独恐惧所困扰,往往会形成孤独、内向、性格,耐挫力较差。
3)家长教育观念陈旧,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对孩子期望值过高,孩子压力过重,也易导致青少年学生产生心理障碍。
因为目标越高,受阻后的挫折感就越大4)阅历简单。
中小学生年接触的环境单纯,生活阅历简单,生活的道路大多平坦,很少有失败苦闷的生活体验。
因此当遇到挫折时就会惊惶失措,束手无策,很容易被挫折所压倒。
5) 学校教育环境。
过去传统的“应试教育”使学校、教师,一味地侧重分数,传授知识,而疏于情感世界的培养,忽视社会实践的参与,轻视了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
这就造成学生心理品质差,承受挫折能力更差。
目标:挫折教育是指让受教育者能正确认识和对待学习、生活中、人际交往中的困难和挫折,能正确地认识和接纳自我,评价自我;保持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具有意识、情感、行为自控的能力,较强的意志力;掌握克服困难和挫折的基本方法,学会自我疏导、请求帮助,转化焦躁、发怒、紧张、冲动等消极情绪和行为。
2、挫折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1.教育学生辩证地对待挫折(1)挫折不可避免。
挫折和成功总是相互交替出现而且会反复出现,正如梁启超先生在《论毅力》中所指出的:人生所经历的道路,大致不顺利的境遇占十分之六、七,顺利的境遇也能占十分之三、四,而且这两种境遇又常常相互交替和不断轮换,无论事情大小,必然会遇到若干次乃至十几次的波折和阻力。
这些波折和阻力经常有的大有的小。
但重要的一点,都是不能逃避的。
(2)挫折成就人生。
挫折一方面给人们带来心灵的煎熬和痛苦。
另一方面,它又是可以利用和转化的。
古往今来,因处逆境遭受严重挫折而在事业上取得重大成就者,不乏其人。
孟子说得好,“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说的也是一个人要想成就一番事业,要想实现远大的目标,必须先进行挫折的磨炼和砥砺,培养坚韧的毅力和坚强的意志品格,增强抗挫折力。
2.教育学生树立战胜挫折的信念。
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教师要教育学生在任何情况下都要有敢于面对现实的勇气,在逆境中也能够顺利走出来,满怀激情地拥抱生活。
教师在教学中要多给学生讲解那些身处逆境仍然自强不息、奋力拼搏的人生经历,如:在一个漆黑的山洞中,在没有任何亮光可以凭借的情况下,意志顽强的人是如何走出这个山洞的;在地震过后的废墟中,没有水,缺乏氧气,无助且坚强的人是怎样坚持直到获救的等等,这对于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是有帮助的,并且让学生终生受益。
只有这样,才能够培养学生百折不挠的探究精神,从而提高其适应社会的能力。
3树立榜样,提高耐挫能力“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教师首先要教育学生以从小就能立下远大志向的杰出人物为榜样,如“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周恩来等,从而教育学生从小树立崇高的理想和远大的目标,使“伟大的目的产生伟大的毅力。
”其次,教师还要有意识地为学生提供勇于战胜挫折的榜样。
提供的榜样类型有:第一,中外名人中战胜挫折的典型范例。
例如:被庞涓谋害挖去双膑,在断腿之痛中崛起而不是沮丧,最终成为著名军事家孙膑; 7岁那年,父亲病故。
永不放弃任何学习音乐的机会著名的男高音歌唱家廖昌永。
;战胜挫败战胜残疾的终于登上了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的领奖台的巴雷尼等。
第二,国内著名同龄人中的模范人物。
例如自造逆境、锤炼自己的赖宁;用意志和行动挽救着父亲的生命,维系着生活和学业的黄来女。
每天除了上学,还要回家洗衣做饭,照顾瘫痪的母亲的自强不息的八岁女孩倪东艳。
第三,学生身边的同学榜样。
用学校或班级里战胜挫折的同学榜样对学生进行教育。
当学生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就会从这些闪光的形象中获取勇气和力量。
此外,教师应以自己良好的耐挫心理、坚强的意志行动为学生树立榜样。
例如,组织班级参加比赛成绩不理想时,应坦然面对,不要垂头丧气或怒气冲冲、迁怒学生,给学生以不良的影响。
4创设挫折环境磨练坚强意志。
人不经过艰苦的磨练,就像温室里的花朵一样,没有强大的生命力。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提出,必须让孩子知道生活里有一个“困难”字眼,这个字眼是跟劳动、流汗、手上磨出老茧分不开的。
这样,他们长大后就会大大缩短社会适应期,提高挫折耐力。
为此,日本东京一家小学为三年级小学生设置了一种新课,要他们用洗衣板洗衣服,用扁担挑水或抬水,用煤炉生火,用石磨磨大豆,并告诉他们几十年前绝大多数日本人就是这样生活的,许多家长也被告知,要培养孩子的竞争能力,首先要克服孩子“输不起”的心理障碍,能谦让,能合作,能吃亏,然后才能竞争。
美国汽车大王福特尽管身为亿万富翁,但却要求子女自己去擦皮鞋,打工挣钱;印度也规定了小孩的“饥饿日”以饿其体肤,苦其心志等等。
这些国家的做法,无疑拓宽了我们的视野,给我们以深刻的启迪。
为此,教师可通过开展各种主题活动为学生创设受挫情境。
在设计教育活动时,我们要专门设计一些军训、越野、远足等活动,让学生感受痛苦,磨练意志,“增其所不能”。
教师也可以与家长取得联系,以团队组织为依托,开展“今天我当家”“怎样解决生活难题”等实践操作活动,以提高其生存能力、自理能力。
5学科教学亦然,当学生陶醉于自己的成绩之中忘乎所以时,教师可有意识地设计一些难度较大的题目,给学生一次失败,让其向挫折挑战,在挫折环境中磨炼意志。
6.教给学生克服挫折的自我调节方法。
受到挫折而产生的情绪若得不到及时的排解,积压在心头会让自己变得更加痛苦,因而教师可口头告诉学生或找相关资料、书籍让学生了解排解情绪的方法,如到空旷的地方放声大喊、去公园散散步、找朋友聊聊天、做运动转移注意等。
但排解情绪的前提是不能影响或伤害别人,也不能伤害自己。
否则学生会因一时激动不顾他人感受而乱发泄或伤害他人和自己。
通过自身的价值系统,改变自己对挫折的认识和情绪反应,藉以减少精神痛苦和维护自尊心,求得心理上的平衡。
比如改变策略,降低行动目标或重新选择达到目标的方法。
并且有时适当的运用“阿Q”精神、“酸葡萄”心理等,也不失为一种暂时解除因挫折而引起不良反应的办法。
针对受挫情况做出相应的行动,才能避免下一次再受到伤害。
如考试成绩差,就让学生自己反省自己的学习方法,对症下药,制定一些计划以提高成绩;与同伴发生矛盾,应冷静的分析谁对谁错。
客观上,每个人不可能在各方面都拿第一,而往往只是在某一两个方面取得突出成就,这就告诉学生,选择符合自身特点,能充分发掘自身潜力的生活目标是至关重要的。
面对挫折,要正确认识自己,仔细审视自身的优劣,扬长避短,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生活。
7、开展心理咨询俗话说,不开心的事告诉别人痛苦就能减半。
中小学生有时遇到困难不知所措时需要人来开导。
我们可以开设一些心理咨询,一方面为中小学生排忧解难,一方面可多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以便更好的采取措施将问题的伤害度减到最低。
教师要通过正面的、积极的教育,经过促膝谈心,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增强理智。
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运用迁移规律利用学生甲方面的成绩转化为乙方面的信心,即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实践过程:第一阶段:有人说:“心理障碍其实就是一张纸,捅破了什么也没有。
”有些东西如果成了大问题,拿出来大家讨论、研究,就可以找到应对的方法。
教师可以针对针对不同年级段,不同学习阶段,不同季节特点等某个时期反映出的普遍现象适当开展一些主题教育活动。
主题班队活动具有针对性、现实性,选择的角度小的特点,在潜移默化的熏陶和影响中取得了明显的教育效果,每期可以开展二至三次主题教育活动。
班会、讨论会等来讨论如何面对挫折与失败。
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在活动中进行集体辅导。
(1)开展“优点轰炸”活动,培养自信心。
活动先由学生本人找自己的优点,再由其他同学找自己没有发现的优点,尽可能地把优点“炸开”,找出更多的优点,让其释放光芒。
这样使学生心情愉悦,自由畅谈,连平时较自卑、极少发言的学生也找出了不少优点,现出了“闪光点”,培养了自信心。
(2)开展“优秀人物伴我行”活动,进行榜样示范。
小学生喜欢模仿,善于模仿,一旦有了榜样,他们会仿榜样的行为去做,并进行比较。
找出差距明确努力方向。
选取的榜样要有远有近,才有说服力。
遭受失聪挫折而努力奋起终于成为世界著名音乐家的贝多芬,高位截瘫、身残志坚,以顽强的毅力战胜挫折,精通多门外语,掌握许多医学知识,出版多部著作,在事业上取得辉煌成就的张海迪,是“远”的榜样,令人震憾。
同时,我们生活中许多战胜挫折的事例更具有生动的教育意义。
如下岗工人重新找到生活的坐标,高考落榜者自学成才等等。
(3)开展“模拟咨询”活动,培养承受挫折能力。
首先,让学生把自己的挫折(或苦恼)写在纸上,收集后让每位学生扮演心理医生,随机抽取一张,帮助解决,排忧解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