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蒙台梭利感官学习简析

蒙台梭利感官学习简析

生命赐予宝宝的礼物
——五种感官学习
视觉:成像、色觉 听觉:语言、平衡运动 嗅觉:辨别认知、安全感 味觉:辨别认知、安全感 触觉:探索认知、情感发展
THE BRAIN-
THECENTREOFALLLEARNING 前庭 系统
视触觉
味觉
视觉
可以感知光线的器官。最简单的眼睛结构可以探测周围环境的明暗, 更复杂的眼睛结构可以提供视觉。眼睛通过把光投射到对光敏感的视 网膜成像,在那里,光线被接受并转化成信号并通过视神经传递到脑 部。
嗅觉有特殊的感受器,位于上鼻道及鼻中隔后
上部的嗅上皮内包含有大约1000万个嗅细胞,
嗅刺激物随气流刺激嗅纤毛。在正常呼吸时,气
人能觉察出包含 5×10 个分子 流几乎全部由下鼻道通过,达不到嗅感受器,所 的空气中一个硫醇分子的存在, 以气味不明显。只有用力呼气时气流才能到达
有训练的人能觉察和分辨达 上鼻道而刺激嗅纤毛进食时有气味物质也可由
听觉
听觉器官对声音的感受,使其感受细胞兴奋并引起听神经的冲动发放 传入信息,经各级听觉中枢分析后引起的感觉。
外界声波通过介质传到外耳道,再传到鼓膜。鼓膜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 激耳蜗内的毛细胞而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沿着听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 形成听觉。 声源--耳廓(收集声波)--外耳道(使声波通过)--鼓膜(将声波转换成振动)--耳蜗 (将振动转换成神经冲动)--听神经(传递冲动)--大脑听觉中枢(形成听觉)声波 经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振动,再经过听骨链的传递而作用于前庭窗,引起前 庭界外淋巴的振动,继而振动窝管中的内淋巴,因而震动了基底膜和螺旋器。基底 膜的振动以行波方式由基底膜底部向其顶部传播,使该处毛细胞受刺激而产生微音 器电位。并经听神经传入大脑皮层颞叶听觉中枢,产生听觉。 此外,声音传导除通过声波振动经外耳、中耳的气传导外,尚可通过颅骨的振动, 引起颞骨骨质中的耳蜗内淋巴发生振动,引起听觉,称为骨传导。骨传导极不敏感, 正常人对声音的感受主要靠气传导。
触觉
皮肤觉
02
03
01
压力觉 04
温度觉 触觉
震动觉
触觉 触觉是指分布于全身皮肤上的神经细胞接受来自 外界的温度、湿度、疼痛、压力、振动等方面的 感觉。触觉是皮肤基本感觉之一。皮肤表面散布 触点,触点的大小是不同的,有的直径可以大到 0.5mm,其分布也不规则,一般指腹处最多,其 次是头部,而小腿及背部最少。在收到外界压力 压力觉时,增加了压力使皮肤部分变形所引起的肤觉, 即压觉。一般统称为“触压觉”。
5000种不同的气味。
后鼻孔上达嗅感受器,所以嗅觉和味觉是经常
联系在一起的。
适应是嗅觉极为显著的特点,
对一种气味的适应并不只是感受性降低了一些, 而是感觉不到它了。
空气的温度和湿度对嗅觉感受性有很大影响, 因为这两个因素影响到气味分子的振动和传播。 由于嗅中枢与间脑及中脑
因而嗅觉的感受性和植物性神经系统的活动以 及内分泌腺的活动有密切的关系。饥饿可使嗅 觉感受性提高。
嗅觉
嗅觉是一种感官。它由两感觉系统参与,即嗅神经系统和鼻三叉神经 系统。嗅觉和味觉会整合和互相作用。嗅觉是外激素通讯实现的前提 。嗅觉是一种远感,即使说它是通过长距离感受化学刺激的感觉。相 比之下,味觉是一种近感。脊椎动物的嗅觉感受器通常位于鼻腔内由 支持细胞、嗅细胞和基细胞组成的嗅上皮中。在嗅上皮中,嗅觉细胞 的轴突形成嗅神经。嗅束膨大呈球状,位于每侧脑半球额叶的下面; 嗅神经进入嗅球。嗅球和端脑是嗅觉中枢。
人类的味觉感受细胞存在于舌头表面、软腭、咽喉和会厌的上皮组织中。
温度觉
温度觉:由冷觉与热觉两种感受不同温度范围的 感受器感受外界环境中的温度变化所引起的感觉。 对热刺激敏感的叫热感受器;对冷刺激敏感的叫 冷感受器。
振动觉位于触觉和听觉之间的中间位置振动感受性有一定的频率极限。
震动觉 振动刺激低于或高于一定频率,将不引起振动觉,其下限为10~18赫,
上限在650~8000赫之间。振动感受性具有空间和时间总合的效应
味觉
呈味物质刺激口腔内的味觉感受体,然后通过一个收集和传递信息的神经感觉 系统传导到大脑的味觉中枢,最后通过大脑的综合神经中枢系统的分析,从而 产生味觉。不同的味觉产生有不同的味觉感受体,味觉感受体与呈味物质之间 的作用力也不相同。
味蕾主要是口腔内感受味觉的,其次是自由神 经末梢,婴儿有10000个味蕾,成人几千个, 味蕾数量随年龄的增大而减少,对成为物质的 敏感性也降低。 味蕾大部分分布在舌头表面的乳状突起中,尤 其是舌黏膜皱褶处的乳状突起中做密集。味蕾 一般有40-150个味觉细胞构成,大约10-14天 更换依次,味觉细胞表面有许多味觉感受分子, 不同物质能与不同的味觉感受分子结合而呈现 不同的味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