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内科_小讲课
2、长期自尊低下 • (1)、心理护理:细心观察,鼓励病人 表达并倾听;指导家属;鼓励病人保持良 好心态。 • (2)、自我装饰指导:指导病人进行面 肌训练,改善面部表情和吞咽困难,协调 发音;督促进食后及时清洁口腔;保持个 人卫生和着装整洁。
护理措施
• 3、知识缺乏:缺乏本病 相关知识与药物治疗知识 • (1)、疾病知识指导:指导病人及家属 了解本病的临床表现、病情进展和主要并 发症。 • (2)、用药指导:告知病人及家属了解 用药的药物种类、用法、服药注意事项、 疗效及不良反应的观察和处理。
健康指导
• 4、对照顾者的指导 • 关心病人家属,理解他们的处境,尽力帮 他们解决困难;指导照顾者协助病人进食 、服药和进行日常生活,积极预防并发症 和及时识别病情变化。
健康指导
• 5、就诊指导 • 定期门诊复查,动态了解血压变化和肝肾 功能、血常规等指标。当病人出现发热、 骨折或运动障碍、精神智能障碍加重时及 时就医。
健康指导
PD为慢性进行性加重的疾病,后期常死于压疮、感染、外伤等并发症,应帮助 病人及家属掌握疾病相关知识和自我护理方法,帮助分析和消除不利于个人及 家庭应对的各种因素,制定切实可行的护理计划并督促落实。
1.皮肤护理
健康指导
3.安全护理
2.康复护理
4.对照顾者的指导
5.就诊指导
健康指导
• 1、皮肤护理 • 病人因震颤和不自主运动,出汗多,易造 成皮肤刺激和不舒适感,皮肤抵抗力降低 ,还可导致皮肤破损和继发皮肤感染,应 勤洗勤换,保持皮肤卫生;必要时应勤翻 身勤擦洗,预防压疮。
神经内科—帕金森病人的护理
江南大学实习生
孙淑君 2011.6.10
内容简要
1
概述
2
3 4 5 6 7
病因及发病机制
临床表现
治疗要点
护理诊断 护理措施 健康教育
概述
• 帕金森病,又称震颤麻痹,是中老年
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以静止性震颤、 运动减少、肌强直和体位不稳为临床特征, 主要病理改变是黑质多巴胺(DA)能神经 元变性和路易小体形成。
护理措施
4、营养失调:低于机体 需要量
• (1)饮食指导:给予高热量、高维生素、高纤维素、 低盐、低脂、适量优质蛋白的易消化饮食,并根据病情 变化及时调整和补充各种营养素,戒烟、酒。★由于高 蛋白饮食会降低左旋多巴类药物的疗效,故不可盲目给 予过多蛋白质;槟榔为拟胆碱能药物,可降低抗胆碱能 药物的疗效,也应避免食用。 • (2)营养支持:根据需要,遵医嘱静脉补充足够的营 养 • (3)营养情况监测:评估病人的饮食和营养状况;了 解病人的精神状态和体重变化;评估病人的皮肤、尿量 及实验室指标变化情况。
健康指导
• 2、康复训练 • 鼓励病人维持和培养兴趣爱好,坚持适当 的运动和体育锻炼,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劳 动等,可以延缓身体功能障碍的发生和发 展,从而延长寿命,提高生活质量。
健康指导
• 3、安全护理 • 防止意外受伤;精神智能障碍者其衣服口 袋内要放置写有病人姓名、住址和联系方 式的“安全卡片”,或佩戴手腕识别牌, 以防走失。
治疗要点
• 2、外科治疗
• 采用立体定向手术破坏丘脑腹外侧核后部 可以控制对侧肢体震颤;破坏其前部则可 制止对侧肌强直。
治疗要点
• 3、康复治疗
• 进行肢体运动、语言、进食等训练和指导 可改善病人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
护理诊断
1
躯体活动障碍 与黑质病变、锥体 外系功能障碍所致震颤、肌强直、体 位不稳、随意运动异常有关。
我的建议
•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人 口老龄化的趋势会越来越 明显.帕金森病作为老年人 的常见病,应被给予重视. 在神经内科实习,我见到了 几个帕金森的病人,他们被 疾病折磨,很难受. • 作为医护人员,我们应该在 掌握其病因及发病机制的 基础上,明晰其护理诊断与 护理措施,做到更好的为病 人服务.
病因与发病机制
病因未明,发病机制复杂。目前认为PD非单因素引 起,可能为多因素共同参与所致。
遗传因素 环境因素
年龄老化
影响多巴胺含 量及受体
杀虫剂、除草 剂或某化学品
10%PD病人有 家族史
4
临床表现
肌强直 静止性震颤
“折刀样肌强 直”、
姿势步态异常
运动迟缓
早期走路步,
静止时明显, 动作时减轻, 入睡后症状消 失; “搓丸”样动 作
1)个人卫生 2)皮肤护理 3)提供生活方便 4)采取有效沟通方式 5)保持大小便通畅
(2)、运动护理
1)疾病早期:参加有益的社交活动,坚持适当的运动锻炼 2)疾 病中期:不同病人不同对待。 3)疾病晚期:协助采取舒适体位,被动关节活动,按摩四肢肌肉, 注意动作轻柔,避免误伤。
(3)、安全护理
护理措施
“铅管样肌强 直”、
“齿轮样肌强直”
随意运动减少、 减慢
“面具脸” 手指精细动作 很难完成 “写字过小征”
晚期由坐位, 卧位起立难 ; “慌张步态”
治疗要点
药物治疗
外科治疗
康复治疗
一
二
三
治疗要点
• 1、药物治疗 早期无需药物治疗,当疾病影响病人的日常 生活工作能力时,适当的药物治疗可不同程 度地减轻症状,并可因减少并发症而延长生命。 • 1)抗胆碱能药物 能促进神经末梢释放多巴胺,并阻止再吸收。常 用药:苯海索(安坦)、苯甲托品、丙环定 • • • 2)金刚烷胺 能促进神经末梢释放多巴胺,并阻止其再吸收。 3)左旋多巴及复方左旋多巴 由于多巴胺不能透过血脑屏障进入 脑内,对脑部多巴胺缺乏的替代疗法需应用左旋多巴。 4) 多巴胺受体激动剂 能直接激动纹状体,产生和多巴胺相同作用 药物。常用药:溴隐亭、培高利特(协良行)。
长期自尊低下 与震颤、流涎、 面肌强直等身体形象改变和言语障碍、 生活依赖他人有关
2
3
知识缺乏:缺乏本病相关知识与药物 治疗知识。
4
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与吞咽困 难、饮食减少和肌强直、震颤所致机 体消耗量有关。
其他
便秘;
语言沟通障碍
潜在并发症:外伤、压疮、感染
护理措施
1、躯体活动障碍
(1)、生活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