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精品】2020新课标高考政治二轮专题强化训练:专题九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精品】2020新课标高考政治二轮专题强化训练:专题九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专题强化训练(九)一、选择题1.花鸟画是中国传统的三大画科之一。

千百年来,中国花鸟画在演变和发展过程中,总是应和着民族和时代的情感需要,通过主观的诗性和文学性审美方式抒情达意、托物言志,形象性地展现着中国人的宇宙观和自然观。

中国花鸟画经久不衰的原因在于它()①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审美情趣②蕴含着独特的文化底蕴和哲理内涵③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④彰显着中华文化的生命力和创造力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解析:选D。

中国花鸟画经久不衰,在于其以独特性和丰厚的内容,不断彰显着中华文化的生命力和创造力,②④入选;中国花鸟画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丰富人们的审美情趣,而不是改变,①不选;汉字和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③不选。

2.在异国他乡,汉字便是一种寄托。

无论你是功成名就还是漂泊沦丧,只要有方块字的伴随,你就会有很多慰藉、很多寄托。

因为无论是象形还是指事,无论是会意还是形声,都已经成为方块字的魂魄,每一个字都有深远的来历,每一个中国人就是那“一撇一捺”。

材料说明()①汉字传承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②汉字是维系中华民族的情感纽带③中华文化具有兼收并蓄的特质④汉字蕴含着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选A。

中华民族精神蕴含着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④不选;题中未涉及兼收并蓄的特质,③不选;①②符合题意且正确。

3.(2020·山东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模拟)因稷门而名的“稷下学宫”,是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争鸣”的园地。

思想的活跃、创造的丰盈、包容的宽厚……“稷下学宫”孕育的思想光芒,散播成中华民族的气度和风骨。

沿着这样的文化脉络,中国人民始终扎根生活、秉笔直书,为世界文化贡献了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

嘉惠世界的科技工艺,精彩纷呈的文学艺术,充满智慧的哲学思想……这表明()①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得益于其特有的包容性②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创造精神的人民③文化的统一性是文化多样性的基础④“稷下”文化是中华文化绵延不绝的源头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选A。

③说法明显错误;中华文化绵延不绝的源头是社会实践,④说法错误;“创造的丰盈、包容的宽厚”体现了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创造精神的人民,①②符合题意。

4.2022年杭州第19届亚运会会徽“潮涌”由扇面、钱塘江、钱江潮头、赛道、互联网符号及象征亚奥理事会的太阳图形六个元素组成,将杭州的人文底蕴和城市特质展现得淋漓尽致。

会徽“潮涌”的设计体现了()①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的特质②文化在交流中得以创新与融合③中华各民族文化具有多样性④各地区文化具有明显区域特征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解析:选B。

会徽融合各种不同性质的要素,将杭州的人文底蕴和城市特质展现得淋漓尽致,说明了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的特质,①正确;会徽表现的是杭州特色风物,说明了各地区文化具有明显区域特征,④正确;②③在材料中没有体现,不选。

5.2019年是“五四运动”100周年。

“五四运动”不只是一个历史事件,更是一座推动中国历史进步的丰碑,孕育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伟大五四精神。

如今,日新月异的时代变迁赋予了五四精神新的内涵。

这表明()①不同时代,爱国主义的要求是不同的②五四精神蕴含着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③时代精神能够丰富民族精神的内涵④弘扬五四精神旨在发展和创新中华民族精神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解析:选B。

不同时代,爱国主义有共同的要求,也有不同的具体内涵,①错误;“五四运动”不只是一个历史事件,更是一座推动中国历史进步的丰碑,孕育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伟大五四精神。

如今,日新月异的时代变迁赋予了五四精神新的内涵,这表明时代精神能够丰富民族精神的内涵,五四精神蕴含着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②③符合题意;弘扬五四精神,其目的并不是发展和创新中华民族精神,④错误。

6.2019年5月1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决定从2019年6月开始,在全党自上而下分两批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之所以要结合时代特点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是因为它()①提出了中华民族复兴的具体现实要求②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高度概括和总结③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④能够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提供精神动力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解析:选D。

要结合时代特点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不是因为它“提出了中华民族复兴的具体现实要求”,①不选;②中“对中华民族精神的高度概括和总结”表述不正确;③④符合题意且正确。

7.“不论树的影子有多长,根永远扎在土里。

”若论中华民族根植最深、影响最大的精神品质,必定是爱国情怀。

和平年代,爱国已不是战场上抛头颅洒热血,而是去做力所能及之事,表达内心爱国之情。

例如辛勤劳动、建设祖国,维护国家尊严,展现民族风采等。

这表明()①爱祖国与爱社会主义始终是一致的②爱国主义是具体的,不是抽象的③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④爱国主义的具体内涵要不断丰富和发展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选C。

和平年代,爱国已不是战场上抛头颅洒热血,而是去做力所能及之事,表达内心爱国之情,这表明爱国主义是具体的,不是抽象的,在不同的时代,其具体内涵要不断丰富和发展,②④正确;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本质就是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①中“始终是一致的”说法错误;③说法正确但材料中未体现,排除。

8.(2020·山东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模拟)“礼者,天地之序也。

”回顾新中国成立的70年历史不难发现,国家重大纪念日举行阅兵和群众游行已是制度化安排,通过行为符号(阅兵、游行、升旗)、物件符号(花车、领导人巨幅画像)、声音符号(鸣放礼炮、奏国歌)、语言符号(领导人讲话和标语口号)等仪式展演方式强化了民众的政治参与意识,激发了人们的爱国热忱。

由此可见()①阅兵和群众游行活动显示了大众传媒的强大功能②文化符号是文化的物质载体,创新了文化传播的途径③形式多样的纪念活动有利于增强人们对祖国的认同感和归属感④仪式展演可以提升群众的参与度,实现爱国主义的具象化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解析:选D。

材料未涉及大众传媒,①不符合题意;材料未体现文化传播途径的创新,②不符合题意;材料表明形式多样的纪念活动有利于增强人们对祖国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仪式展演可以提升群众的参与度,实现爱国主义的具象化,③④入选。

9.众多中国古代建筑,将哲学想象与历史文脉融入砖石之中,已成为文化传承的视觉象征。

发源于民间的徽派建筑,虽为人作却宛自天成,达到了“青山云外深,白屋烟中出”的和谐境界,体现了“天人合一”“物我为一”的精神追求。

这表明()①文化在创新的基础上继承发展②传统建筑的价值在于思想性③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独树一帜④传统建筑是文化的物质载体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解析:选D。

中国古代建筑将哲学想象与历史文脉融入砖石之中,这表明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独树一帜,③正确;徽派建筑体现了“天人合一”“物我为一”的精神追求,这表明传统建筑是文化的物质载体,④正确;①②观点是错误的。

10.打春阳气转,雨水沿河边。

惊蛰乌鸦叫,春分地皮干。

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

“二十四节气”()①表明自然环境决定文化特性,折射出地域文化的差异②彰显出中国人对宇宙和自然界认知的独特性及其实践活动的丰富性③是人类文化多样性的生动见证,丰富了中华民族精神的时代内涵④影响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是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重要载体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解析:选D。

文化由经济、政治决定,而不是由自然环境决定,①不选。

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也在社会实践中获得和享用文化。

“二十四节气”彰显出中国人对宇宙和自然界认知的独特性及其实践活动的丰富性,②入选。

“二十四节气”并没有丰富中华民族精神的时代内涵,③不选。

“二十四节气”影响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是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重要载体,④入选。

11.我们必须始终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五四时期爱国主义的具体内容是“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而当今爱国主义的具体内容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积极投身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

这表明()①爱国主义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祖国发展繁荣而不懈奋斗②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③弘扬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发挥“主心骨”的作用④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它贯穿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A.③④B.②④C.①②D.②③解析:选C。

五四时期爱国主义的具体内容与当今爱国主义的具体内容虽有不同,但都强调要积极投身爱国主义的具体行动,这体现了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②符合题意;不论是哪个时期的爱国主义,都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祖国发展繁荣而不懈奋斗,①符合题意;③与题意无关;材料并未体现爱国主义在民族精神中的地位,④不符合题意。

12.当年,无数抗战英雄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铸就了伟大的抗战精神。

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①抗战精神是取得抗战胜利的决定因素②抗战精神体现了爱国主义这个主题③抗战精神因超越历史条件而具有永恒性④爱国主义贯穿于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选C。

从材料可以看出,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无不体现了中华儿女的爱国情怀,也体现了爱国主义贯穿于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②④入选;①夸大了抗战精神的作用;抗战精神不可能超越历史条件,③错误。

二、非选择题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9年是五四运动100周年。

100年来,中国青年满怀对祖国和人民的赤子之心,把最好的青春献给祖国和人民,谱写了一曲又一曲壮丽的青春之歌。

对每一个中国人来说,爱国是本分,也是职责,是心之所系、情之所归。

对新时代中国青年来说,热爱祖国是立身之本、成才之基。

人无德不立,品德是为人之本。

止于至善,是中华民族始终不变的人格追求。

青年要把正确的道德认知、自觉的道德养成、积极的道德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不断修身立德,打牢道德根基,在人生道路上走得更正、走得更远。

结合材料,运用民族精神的知识,谈谈你对“爱国”的认识。

解析:本题属于认识类主观题,根据材料的表述,可从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创造精神、奋斗精神、团结精神、梦想精神与爱国主义息息相关以及当代青年要立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的角度分析作答。

答案:(1)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精神植根于中华民族心中,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爱国是中华儿女的义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