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
对复杂多变的内外环境和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组织的健康发展,组织目标的顺利实现,越来越依赖于有责任心、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激情的高素质员工。
在组织管理活动中,管理者常常思考,如何建立一种有用的激励机制,怎样才能使员工心甘情愿、积极主动地工作呢?彼得·德鲁克提出的目标管理或者说是“目标管理和自我控制”,可以帮助管理者较好地解决这一难题。
尽管目标管理提出时间较长,但它对现代管理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是许多成功企业的一种有效的管理模式。
目标管理既是一种管理模式,又是一种管理哲学。
它通过组织目标的设定、互动式的目标层层分解与实现目标计划的制定而建立完善的组织的目标体系,使组织内的每个部门、每个人都有明确、具体的目标。
在目标实施过程中,通过有效的监控与及时反馈,让员工了解工作进展情况,及时修正偏离行为。
如果运用得好,可以真正发挥出激励作用,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使每个员工在组织更好的施展自身才能。
彼得·德鲁克在《管理的实际》一书中指出,“企业需要的是一种管理原则。
这种原则将使个人的力量和责任心充分发挥出来。
与此同时,为人们的注意力和努力指明共同的方向,建立起协作关系,并使个人的目标与公共的利益相互协调。
”“惟一能够承担此重任的原则是目标管理和通过自我控制进行管理。
”
目标管理“以来自内部的更严格、更苛求、更有效的控制替代来自外部的控制。
它激发起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不是因为有人要他做某些事,或是说服他做某些事,而是因为他的任务目标需要做某些事。
他付诸行动,不是因为有人要他这样做,而是因为他自己决定他必须这样做——换言之,他像一个自由人那样行事。
”
目标指明一个企业的发展方向,是衡量企业绩效的标准,是激励员工的动力。
在德鲁克看来,对目标的要求包括五个核心方面。
1、目标应该从“我们的事业是什么?我们的事业将是什么?我们的事业应该是什么?”这等问题的答案中得出。
它不是抽象的,而是企业对行动的承诺。
2、目标必须是可操作的。
目标可以转化为具体的工作对象和可以具体分配的工作任务。
它们必须能够成为工作和绩效的基础,也必须成为激励的基础。
3 、目标必须使组织有可能集中资源和精力,能够从目标中选择最基本的工作对象而使人力、资金和设备等资源集中使用。
4 、必须在多个领域内设立目标,而不仅仅是在一个领域内设立目标。
企业面临着发展、经营、管理、营销、研发、人力资源、财务管理等多重任务,目标管理需要平衡各种需求和目标。
5 、必须在企业生存所需要的各个领域设定目标。
每个目标领域由于具体情况不同而有所不同,但都必须围绕企业的核心目标,为企业的总体发展服务。
企业要为社会创造财富,为客户创造价值,要履行社会责任,这就要求企业的各项工作必须以整个企业核心目标为导向,有效的管理必须将企业内所有管理者和员工的注意力及努力引向一个共同的目标。
目标管理应该保证各个层级的管理者和全体员工明白要求达到的结果,理解承担的目标的意义,真正地承担起自身的责任;它必须确保上级懂得对每个下级管理者的期望是什么,并且能够激励每个员工朝着正确的方向做出最大限度的努
目标管理是一种自觉的管理,目标管理实行自我控制,是一种“主动”的管理方式。
它注重人性,以目标激励着人们,使之把隐藏的潜力尽
量发挥出来,并以自我控制实现组织和个人的目标。
这种主动自觉的管理法比以往的管理方法更能适应现代化工作的发展,更能使企业在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目标管理是一种成果管理,目标管理强调公司成果,重视目标的实现,该管理方法对目标的实现和成果的评定比较客观、公正。
对于成果评定的结果,不仅应该给予相应的奖励和表彰,还应把个人成果反映到人事考核上,作为晋级、提升的依据。
这种把企业业绩的提高和职工个人晋升等个人利益结合起来的做法必然会激励员工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