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凸版、凹版印刷工艺

凸版、凹版印刷工艺


五 书版印刷工艺
书版印刷大都是单色印件,尤以黑色为多。书刊印刷成 品的计量单位是“印张”。一面成为一个印张。为提高印刷、 折页、配页、订书、包面等生产流水线的生产效率,印刷产 通常都是将一本书按印张为单位,拼成大版上机印刷。例如: 32开版面的书刊,一个印张32面正文,两个印张则印64面正 文,若一本书正好是128面,那就是4个印张。设计人员在进 行书籍装帧及版式设计时,应尽可能地按正文内容的数量, 决定版心的大小,章节的分段,以得到相应整数的印张数。
铜锌版的制版工艺一般分为照相和制版两个步骤,其 工艺主要有线图版、单色网线版和套色网版3种。其中线图 版是包装装潢印刷的主要形式之一,网线版除了在活字印 刷中海使用单色网线版插图外,套色网线版基本已被平版 胶印所取代。
线图版主要用于点线面为主要形式的原稿制版,其原 理和特点与油印木刻版画一样,轮廓清晰、黑白分明,有 单色和套色之分。它的制版工艺流程为:
蚀刻片
2.蚀刻凹版
蚀刻凹版是在雕刻凹版的基础上
发展起来的,是一种化学蚀刻法。其
做法主要是:把经过研磨的铜版清洗
干净,待晾干后在其表面涂布一层以
蜡为主要成分的抗蚀薄膜。用蜡烛将
薄膜熏黑,以便观察描绘的轮廓线。
用坚硬锐利的钢针按轮廓线在抗蚀薄
膜上刻划,并露出铜金属面,然后用 酸性金属腐蚀液进行腐蚀,即可获得
电子雕刻凹版的制作过程为: 制扫描底片→安装印版滚筒→测试→雕刻→镀铬
2.蚀刻凹版
蚀刻凹版是在雕刻凹版的基础上 发展起来的,是一种化学蚀刻法。其 做法主要是:把经过研磨的铜版清洗 干净,待晾干后在其表面涂布一层以 蜡为主要成分的抗蚀薄膜。用蜡烛将 薄膜熏黑,以便观察描绘的轮廓线。 用坚硬锐利的钢针按轮廓线在抗蚀薄 膜上刻划,并露出铜金属面,然后用 酸性金属腐蚀液进行腐蚀,即可获得 有凹痕的线条。根据线条的深浅,控 制腐蚀时间的长短。

有凹痕的线条。根据线条的深浅,控

制腐蚀时间的长短。


蚀 刻 工 艺
蚀 刻 工 艺
蚀刻凹线铜版画
3.照相凹版(习称影 写版)
照相凹版术是奥地利画 家卡尔1878年发明的。他 将先进的照相术用于凹版, 从而成功地解决了凹版印刷 中大块面黑白河彩色明暗层 次的准确性问题。
照相凹版印刷机
凸版印刷工艺示意图
主讲 沈海龙
凸版印刷工艺就印版而言,现在采用的有活字版、 复制版、照相凸版(铜锌版)、电子雕刻凸版和感光 树脂版等形式。主要工艺流程图如下:
主讲 沈海龙
凸版印刷工艺虽已进入电子雕刻时代,但由于制 版设备比较昂贵、制版成本高而未能推广。我国现在 印刷业采用较多的还是铜锌版和感光树脂版印刷。
1.活字与排版材料
(1)活字 活字俗称铅活字。一般是用铅、銻、锡三
者的合金,通过字模和铸字机铸造而成。其形 状为方型或长方形柱体,便于字与字之间的拼 排。
(2)排版材料
排版主要由着墨材料和非着墨材料两大类组成。着墨材料 主要有印刷活字、标点符号、铅线、书边线、装饰线、花边和 数理化公式等特殊用途的符号。
非着墨材料也叫填充材料。空铅主要用于行首获行尾及行 内字距作填充材料。铅条主要用于填充行距。
2.拣字和装版
拣字俗称排字、撮字。是手工排版的首道工序。按照原稿 内容需要的活字、标点符号等从字架上的各个字盘中按顺序逐一 拣出,按照原稿段落和版式的要求排成毛坯,以供装版或拼版。 安装好的活字版经打样、校对、修刻配样和改版样后正式付印或 付型。如果所排版的印数不多,而且今后不再重印,可直接将此 活字印版上机印刷,如果数量较大,今后有可能重印的,此活字 版就可作为原版,通过它再复制成凸版复制版。
底片的准备→版材的准备→晒版→腐蚀→整版→打样
铜锌版制作流程:
铜锌版制版工艺流程:
一:
线图版制版工艺流程:
二:
线图版制版工艺流程:
三:
线图版制版工艺流程:
四:
线图版制版工艺流程:
五:
三 电子雕刻凸版工艺
电子雕刻凸版是用专门的电子雕刻机制作的凸版。其原 理是通过点光源对原稿进行扫描,利用滤光镜和广电管的作 用,将原稿反射或投射出的不同光量,经电子计算机处理后 变为逐点逐线、强弱不同的电流信号,然后经过调制放大, 带动刻版机上的雕刻刀,在金属板或塑胶板上进行雕刻。原 稿上明亮处反射的光强,光电流大,刻刀在版材上刻的深度 相应深;反之则浅,甚至不刻。
拣字用的手盘
二 铜锌版制版工艺
1.铜锌版(也叫照相凸版)
复制连续调的图像,使用的网点线数较高,常用铜板做 版材,制成的版称为铜版;复制线条原稿,则选用锌版做版 材,制成的版称为锌版。习惯上将两者统称为铜锌版。
铜锌版是通过照相的方法,把原稿上的图文,复制成正 向阴象底片,然后将底片上的图文,晒到涂有感光膜的铜版 或锌版上,经显影、坚膜处理,再用腐蚀液将版面的空白部 分腐蚀下去,得到浮雕般图文的印版。
凸版印刷原理示意图:
一、活字制版工艺
活字制版指一定规格的铅活字与所需图文铜锌版、 表格及各种排版材料拼排在一起组成的印版。习惯称 活字版。
活字制版工艺主要有手工排版和机械排版两种形 式。因我国汉字较多,笔画复杂,实行机械化排版较 为困难,当字数较多、印刷量较大的产品多转为胶版 印刷,而一些字数较少、印量较小的产品仍以手工排 版。
四 感光树脂版工艺
感光性树脂凸版,是以感光性树脂为料,在光线作用下, 能迅速发生光聚合和光交联反应,通过曝光、冲洗而成的光 聚合型凸版,它与照相排版、计算机排版技术相结合,既提 高了制版速度,又彻底的废弃了铅合金印版,使“冷排”更 加完善,为凸版印刷开创了新途径。
感光树脂版,按照树脂成型前的形态,可以分为粹体固 化型和固体研化型两大类。
电子雕刻凸版工艺虽然先进,但制版和印刷质量毕竟不 如平版,所以未得到推广和普及。
二 铜锌版制版工艺
1.铜锌版
铜锌版是通过照相的方法,把原稿上的图文,复制成 正向阴象底片,然后将底片上的图文,晒到涂有感光膜的铜 版或锌版上,经显影、坚膜处理,再用腐蚀液将版面的空白 部分腐蚀下去,得到浮雕般图文的印版。
雕版印刷在我国除极个别的古籍出版社还保留沿 用外,基本已成为从事木刻版画创作画家的工具。凸 版复制版主要是从事活字版和照相凸版翻制版而成, 所以本节课略去雕版印刷工艺和复制版印刷工艺。
凸版印刷原理和特点回顾:
(1)原理: (2)特点: ●印刷品的特点:印刷品的纸背有轻微印痕凸起,线条或网点 边缘部份整齐,并且印墨在中心部分显得浅淡,凸起的印纹边 缘受压较重,因而有轻微的印痕凸起。版材形式多样,有木版、 铅活字版、铜版、锌版等。 ●印刷特点:墨色较浓厚,印迹清晰。可印刷于较粗糙的承印 物。色调再现性一般。 ●应用范围:非常适宜印刷画面较小、明暗层次较少的产品。 如商标、包装装潢印刷、吊牌、卡片、票证、报纸印刷等。
② 机械雕刻凹版
机械雕刻凹版主要采用彩纹雕 刻机、浮雕雕刻机等各种雕刻机械, 在各种版材或耐蚀膜上进行机械化 刻划作业。此种雕刻虽然较手工雕 刻更省力些,但没有手工雕刻自然、 方便。
③ 电子雕刻凹版
电子雕刻凹版,利用电子雕刻机,按照光电原理,控制 雕刻刀,在滚筒表面雕刻出网穴,其面积和深度同时发生变 化。电子雕刻凹版操作简单、质量好、速度快,但是制版成 本高,所以它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
特点展现:
与平版、凸版印刷相比,印迹更为厚 重、饱满、清晰,没有凸印那种明显的痕 迹,能在大幅面的粗质纸、塑料薄膜、金 属箔等承印物上印,耐印效果好。它是通 过转印墨层的厚薄表现明暗、色调,所以 明暗层次非常细腻,色调丰富多变,非常 适宜复制精美的绘画作品和摄影作品。
Hale Waihona Puke 凹版制版工艺凹版印刷按印版制版方式的不同,分为雕刻凹版、蚀 刻凹版和照相凹版(俗称影写版)三种。雕刻凹版和蚀刻凹 版因其手工技巧的高难度,现在已经销声匿迹,而只成为其 发明者——版画家们制作铜版画的重要手段。代之而起的是 摄影术发展而成的照相凹版,因其逼真的复制效果及应用的 广泛性,在印刷中得以迅速的发展。
在开机印刷过程中,要随时抽样检查印刷品的质量,如: 有无上脏、走版、糊版、掉版等现象,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在印刷中,还要时时注意机器运转的情况,发现异常声音, 应停机检修。
六 图版印刷工艺
图版印刷主要是以铜锌版线图版为印版的套色印刷,也 叫彩色套印。印刷术发明以后,一些书籍与图画都用单色印 刷,一般常用黑色,有时用红色或蓝色,随着文化的发展, 对印刷品的要求越来越高,便创造了在一张纸上印几种颜色 的图书,开始出现了彩色印刷。在一块版上用不同颜色印刷 文字或图象,称为多色套印。这种套印古代有两种,一种是 每色分别刻版,再逐色套印。另一种是在一版上刷不同颜色 一次印刷。
彩 色 套 印 作 品
凹版印刷工艺
铜 版 画
黑白木刻和彩色套印木刻版画
水印木刻版画和木板套色年画
凹版印刷工艺
原理回顾:
凹版印刷是图像从表面上雕刻凹下的 制版技术。一般说来,采用铜或锌板作为 雕刻的表面,凹下的部分可利用腐蚀、雕 刻、铜版画等金属版制版法,要印刷凹印 版,表面覆上油墨,然后用布或报纸从表 面擦去油墨,只留下凹下的部分。将湿的 纸张覆在印版上部,印版和纸张通过印刷 机加压,将油墨从印版凹下的部分传送到 纸张上。
1.雕刻凹版制版工艺
雕刻凹版的制作方法主要有手工雕刻、 机械雕刻和电子雕刻。 ①手工雕刻凹版
原来是一种版画艺术,由画家直接用刀在铜版 或经过退火处理的钢板图像部位进行挖刻,并根据 浓淡层次控制深浅。手工雕刻的凹版印刷产品,线 条光量厚实,轮廓清晰分明,有利于杜绝伪造假冒。 虽然工艺古老,所以即便是科技高度发达的国家仍 旧用它来印刷纸币、邮票、债券、股票等有价证券。
③装版
将印版安装在印版版台上(或印版滚筒上), 称为装版。装版应严格按照版式设计的要求,确定 好书版的规格尺寸。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