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测量学ppt课件
不可进行数字运算 性别代码 比赛排名
有相等 单位 相对零点
可以加减 不可乘除
温度
有相等 单位 绝对零点 可加减乘除
身高体重
第一节 概北述京师范大学
第二单元 心理测验的基本概念
一、 心理测验的定义 根据一定的心理学理论,使用一定的操作程序,通过观察
人的少数有代表性的行为,给贯穿在人的全部行为活
动中的心理特点做出推论,确定出一种数量化价值的一种 科学手段。
一、 什么是测量 依据一定的法则用数字对事物加以确定。
三个元素: • 事物:我们要测量的事物的属性或特征。 • 数字:某一事物或事物某一属性的量。 • 法则:测量所依据的规则和方法。
第一节 概北述京师范大学
第一单元 测量与测量量表
二、测量要素(考点): 参照点: • 绝对参照点
• 相对参照点
单位
第一单元 常模团体
• 取样的方法
简单随机抽样:每个人或抽样单位都有相同的机会作为常模中 的一部分。
系统抽样:有时在总体数目为N的情况下,若要选择K分之一的 被试作为样本,则可以在抽样范围内选择每个第K个人来构 成样本。
系统抽样的要求:目标总体无序可排
分组抽样:有时总体数目较大,无法进行编号,而且群体又有 多样性,这时可以先将群体进行分组,再在组内进行随机取 样。
好单位的两个条件(考点): • 有确定的意义 • 有相同的价值
第一节 概北述京师范大学
心理测量:顺序量表(考点)
三、 测量量表:一个定有单位和参照点的连续体。 斯蒂文斯(S.Stevens)划分的四种水平:
命名量表 顺序量表 等距量表 等比量表
单位 参照点 基本特点 实例
相对零点 绝对零点
无单位
无相等 单位
第二节 测北验京师的范常大模学
第一单元 常模团体
二、常模团体的条件 (一)群体的构成必须明确界定 (二)常模团体必须是所测群体的代表性样本 (三)样本的大小要适当(考点)
•最低不小于30或100; •全国常模一般应有2000-3000为宜
(四)标准化样组是一定时空的产物
第二节 测北验京师的范常大模学
具。 本土化
北京师范大学
第二节 测验的常模
• 第一单元 常模团体 • 第二单元 常模的类型 • 第三单元 常模分数的表示方法
第二节 测北验京师的范常大模学
第一单元 常模团体
一、常模团体的性质
• 常模团体是由具有某种共同特征的人所组成的一个群体, 或者是该群体的一个样本。它用一个标准的、规范的分数 表示,提供比较的基础。
• “你不必吃完整头牛,才知道肉是老的.”这就是抽样的精髓: 从检查一部分来得知全体.
• 总体:我们求取信息(想研究)的对象全体.
• 样本:总体的一部分,我们从样本搜集信息,以便对总体做出 结论.
北京师范大学
从样本到总体的基本逻辑
• 检验假设的基本步骤
确
定
陈
与
述
假
虚
设
无
相
假
关
设
的
统
计
量
确 概率小
定
分层抽样:它是先将目标总体按某种变量(如年龄)分成若干 层次,再从各层次中随机抽取若干被试,最后把各层的被试 组合成常模样本。
包括分层比例抽样和分层非比例抽样
第二节 测北验京师的范常大模学
第二单元 常模的类型
一、发展常模 (一)发展顺序量表 (二)智力年龄 (三)年级当量 二、百分位常模 三、标准分常模
第四单元 纠正错误的测验观
错误的测验观: • 测验万能论 • 测验无用论
ü正确的测验观 • 重要的心理学研究方法之一,决策的辅助工具
(例如,升学指导测验)
• 作为研究方法和测量工具尚不完善
第一节 概北述京师范大学
第五单元 心理测验在心理咨询中的作用
较多地使用以下三类测验: 1. 智力测验 2. 人格测验 3. 心理评定量表
第一节 概北述京师范大学
第三单元 心理测验的分类
一、按测验功能分类 智力测验 特殊能力测验 人格测验
二、按测验的材料分类 文字测验 操作测验
三、按测验材料的严谨程度分类 客观测验 投射测验
四、按测验的方式分类 个别测验 团体测验
五、按测验的要求分类 最高作为测验 典型行为测验
第一节 概北述京师范大学
心理测量学知识 ——基础知识
.
北京师范大学
第一节 概述
• 第一单元 测量与测量量表 • 第二单元 心理测验的基本概念 • 第三单元 心理测验的分类 • 第四单元 纠正错误的测验观 • 第五单元 心理测验在心理咨询中的应用 • 第六单元 心理测验的发展史
பைடு நூலகம்
第一节 概北述京师范大学
第一单元 测量与测量量表
依据一定的法则用数字对事物加以确定。
第一节 概北述京师范大学
第二单元 心理测验的基本概念
• 心理测验的基本要素: 1、测量的对象是人的行为 2、选取的是行为样本 3、测量要标准化 4、测量要有常模
第一节 概北述京师范大学
第二单元 心理测验的基本概念
二、心理测验的性质 (一)间接性 (二)相对性 (三)客观性
第二节 测北验京师的范常大模学
第一单元 常模团体
• 常模分数:代表性样本的原始分数按照一定规则 转换出来的导出分数。
第一节 概北述京师范大学
第六单元 心理测验的发展史
一、科学心理测验的产生与发展(考点) • 高尔顿:
首先倡导科学心理测量的学者 第一个提出相关的概念 • 卡特尔: 1890年,《心理》发表:心理测验与测量 心理测验第一次出现在心理学文献中 • 比内: 1904年,第一个正式的心理测验
第一节 概北述京师范大学
第六单元 心理测验的发展史
20世纪心理测验的主要发展: 1、操作测验的发展 2、团体智力测验的发展 3、能力倾向测验的发展 4、人格测验的发展
第一节 概北述京师范大学
第六单元 心理测验的发展史
二、现代心理测验在我国的发展 • 源于1914年前后 •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两次修订比内-西蒙量表。 • 1979年后,协作修订国外智力和人格测验工具。 • 近年来致力于编制适合我国文化背景的测验工
拒绝虚无假设
获
得
样
本
不能拒绝虚无假设
结 概率大 果
概
率
北京师范大学
• 对测验编制者而言,常模的选择主要是基于对测验 将要施测的总体的认识,常模团体必须能够代表该 总体。这种工作包括:
确定一般总体、确定目标总体、确定样本。
• 对测验的使用者来说,要考虑的问题是,现有的常 模团体哪一个最合适。标准化测验中,通常提供许 多原始分数与各种常模团体的比较转换表,被试者 的分数必须与合适的常模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