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江苏省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导则
江苏省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导则
江苏省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导则 (2012年修订)
主要内容:
1 修订背景 2 修订过程 3 当前控规编制主要问题分析 4 修订基本理念和重点 5 主要修订内容
2
1 修订背景
1.1 2006版导则积极意义
规范了全省控规编制的内容和深度
编制内容:编制单元、用地策划、空间环境景观、“六线”控制 编制深度:基本控制和详细控制 编制成果:对文本、图件和附件的具体内容进行了规定
昆山市中心城区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Tij ai Pi bj Aj f (dij )
和导向,在公共交通、停车配建、新能源设施、建筑最小间距、日照 影响分析等方面作出了调整和更新。
在用地管理的刚性和弹性、容积率监管、小高层与超高层建 筑管理、地下空间规划管理等方面做出了较为明确的规定,对控规编 制也提出了相应要求。
9
1 修订背景
1.2 控规编制背景变化
新的技术标准出台提出了控规编制新要求
6
1 修订背景
1.2 控规编制背景变化
新的技术标准出台提出了控规编制新要求
《城市、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审批办法》 基本内容:土地使用性质及其兼容性等用地功能控制要求;
容积率、建筑高度、建筑密度、绿地率等用地指标;基础设施、公共 服务设施、公共安全设施的用地规模、范围及具体控制要求,地下管 线控制要求;“四线”及控制要求。
硬质地面透水面积比例
本地植物指数 每100m2绿地乔木数
雨水留蓄设施容量 雨水回用占总用水量比例
资源利用 (7项)
中水设施配建方式 太阳能热水普及率
中水回用占总用水量比例 光伏发电面积
地热能利用
12
1 修订背景
1.2 控规编制背景变化
丰富的实践探索了控规编制的改革路径
交通和土地利用一体化在控规中的运用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 统一管理城乡全域各类用地,制定分层次控制的综合用地分
类体系。区域交通设施用地、区域公用设施用地、特殊用地不再计入 城市建设用地。
突出对涉及公共利益的空间资源的管理,将老版中的“公共 设施用地”拆分为“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及“商业服务业 设施用地”,将政府必须控制以满足民生需求的服务设施单独列为大 类,以利于建设中与相应的投资方式(如公共财政)衔接。
低碳生态理念和方法在控规中的运用
苏州独墅湖科教创新区低碳生态控规
强制性指标
引导性指标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土地管理 (2项)
地下容积率
用地混合度
建筑管理 (4项)
可上人屋面绿化比例 建筑节能指标
建筑贴线率 裙房建筑高度
交通控制 (4项)
慢行线路出入口方位 自行车停车位
公交站点覆盖率 干道过街设施平均间距
生态环境 (3项)
《城乡规划法》 依据控规提出规划条件,作为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的组
成部分。 规范了控规编制、审批、修改程序。修改控规的,应对修改
必要性进行论证,征求规划地段内利害关系人的意见,并向原审批机 关提出专题报告,经原审批机关同意后,方可编制修改方案。修改后 的控规划应当依照规定审批程序报批。控规修改涉及总规强制性内容 的,应当先修改总规。
5
1 修订背景
1.2 控规编制背景变化
新的法律、条例出台提升了控规的刚性
《江苏省城乡规划条例》 控规制定:编制控规应当依据总规落实基础设施、公共服务
设施用地以及水源地、水系、绿化、历史文化保护的地域范围等,具 体规定各项控制指标和规划管理要求。
控规修改:因总规修改需对控规进行修改的;因实施国家、 省和城市重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防灾减灾等重点工程项目需 要修改的;规划实施过程中经编制机关组织论证认为确需修改的;法 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江苏省城市城市设计编制导则》 《江苏省城市综合交通规划导则》 《江苏省城市停车设施规划导则》 《江苏省城市绿线划定技术规范》
10
1 修订背景
1.2 控规编制背景变化
丰富的实践探索了控规编制的改革路径
南京市控规编制组织探索
分区控制,合理确定控制要求。根据老城区、新城区、生态性用地 等不同城市分区的差异,采取针对性的分区控制方式和控制要求, 提高控规的科学性和效率。
拓展部分用地内涵或补充用地类别以满足发展需求,如大型 游乐设施、交通枢纽、物流园区、传媒产业等。
8
1 修订背景
1.2 控规编制背景变化
新的技术标准出台提出了控规编制新要求
《江苏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提倡同一地块内不同使用功能的混合,但未做出具体规定,
要求兼容原则按照《江苏省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导则》执行。 适应低碳生态、保障公共利益、保护公众合法权益等新要求
编制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可以根据本地实 际情况,组织编制单元规划。
镇控制性详细规划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或者减少控 制要求和指标。
控制性详细规划组织编制机关应当建立规划动态维护制度, 有计划、有组织地对控制性详细规划进行评估和维护。
7
1 修订背景
1.2 控规编制背景变化
新的技术标准出台提出了控规编制新要求
方公里,县城新编控规352平方公里 大部分城市和县城近期建设用地范围内控规实现全覆盖,全省控
规覆盖率达到98%以上
适应了全省规划管理需要
适应了全省不同地区管理水平、编制技术水平的差异 在全省范围内具有一定的“普适性”
4
1 修订背景
1.2 控规编制背景变化
新的法律、条例出台提升了控规的刚性
提高了全省控规编制的科学性
注重加强规划的经济性研究 强化规划刚性和弹性的有机结合 满足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调控城镇土地资源、引导经济社会发展
的要求
3
1 修订背景
1.1 2006版导则积极意义
指导了全省控规全覆盖工作
2005年省委、省政府提出三年全力实现江苏城乡规划全覆盖 2006-2008年省辖市新编控规685平方公里,县级市新编控规425平
分类控制,精练强制控制内容。根据不同地段实际情况,梳理以 “6211”为核心的强制性内容控制要求,适度增加控制弹性,提高可 操作性。
强化操作,制定控详执行规则。没有特别针对性或有明晰规律的规 划控制要求采用通则式控制;正确理解和表达控规中的“四定”。
11
1 修订背景
1.2 控规编制背景变化
丰富的实践探索了控规编制的改革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