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国际物流中的海关实务5.1 报关制度1.报关(1)申报。
(2)接收申报。
(3)查验。
(4)征税。
(5)放行。
(6)结关。
2.报关人(1) 报关单位。
1)自理报关企业。
2)代理报关企业。
3)专业报关企业。
(2)报关员报关员是指经海关总署组织的全国统一考试,取得报关员资格证书,按照规定程序在海关注册,向海关办理进出口货物报关业务的人员。
3.报关登记注册程序(1) 向海关提出办理报关注册登记,并递交规定的文件资料。
1)《报关企业注册登记申请书》(在海关领取)。
2)直属海关注册登记许可文件原件及复印件。
3)《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副本原件及复印件(分支机构提交营业执照)。
4)税务登记证书(国税、地税)副本原件及复印件。
5)银行开户证明(基本帐户)原件及复印件。
6)组织机构代码证书副本原件及复印件。
7)报关企业与所聘报关员签订的用工劳动合同原件及复印件。
8)《报关单位情况登记表》、《报关单位管理人员情况登记表》(在海关领取)。
9)其他与报关注册登记有关的文件材料。
(2)注册地海关进行形式审查。
注册地海关依法对申请注册登记材料是否齐全、是否符合法定形式进行核对。
(3)海关对审查合格者颁发证书。
5.2 进出口货物的通关制度5.2.1 通关制度5.2.1.1 通关定义所谓通关,是指进出境运输工具的负责人、货物的收发货人以及代理人、物品的所有人向海关申请办理进出口货物的进出口手续,海关对其呈交的单证和申请进出口的货物依法进行审核、查验、征缴税费、批准进口或者出口的全过程。
5.2.1.2 基本程序进出口货物的通关程序,一般来说,可以分为4个基本环节:①申报;②查验;③征税;④放行。
加工贸易进出口货物,经海关批准的减免税或缓期缴纳进出口税费的进出口货物,以及其他放行后一定期限内仍须接受海关监管的货物通关程序,可以分为5个基本环节:①申报;②查验;③征税;④放行;⑤结关。
5.2.1.3 放行与结关放行是口岸海关监管现场作业的最后一个环节。
口岸海关在接受进出口货物的申报后经审核报关单据、查验实际货物,依法办理进出口税费计征手续并缴纳税款后,在有关单据上签盖放行章,海关结束其现场监督行为。
在这种情况下,放行即为结关。
进出口货物可由其收货人提取、发运,出口货物可由其发货人装船、启运。
在进出口货物放行前,海关人员还需对前期进行的申报、查验、征税等环节的工作进行核对,在核查无失误和遗漏的条件下,海关方予签章。
5.2.2 进出口货物的申报...1 申报资格1)进出口货物的收发货人是有权经营进出口业务的企业。
2)有权经营进出口业务的收发货人(即自理报关企业)已向海关办理了报关注册登记手续。
3)专门或代理从事办理报关手续的专业报关企业、代理报关企业已向海关办理了报关注册登记手续。
4)报关员是经报关单位指定,并经海关培训考核认可的有关人员。
5.2.2.2 申报时间1. 进口货物的申报时间与期限根据《海关法》第18条、第21条的规定,进口货物的报关期限为自运输工具申报进境之日起14日(是法定节假日的,顺延计算)。
进口货物的收货人或其代理人超过14日期限未向海关征收滞报金,滞报金的日征收金额为进口货物到岸价格的0.5‰。
进口货物滞报金期限的起算日期为运输工具申报进境之日第15日。
邮运进口货物的滞报金起收日期为收件人接到邮局通知之日起第15日。
转关运输滞报金起收日期有两个:一是运输工具申报进境之日起第15日;二是货物运抵指运地之日起第15日。
两个条件只要满足一个,即征收滞报金;如果两个条件均满足,则要征收两次滞报金。
2.出口货物的申报时间与期限根据《海关法》规定,出口货物的发货人除海关特准外,应当在装货的24小时以前向海关申报。
规定出口货物的报关期限主要是为了留给海关一定的时间,办理正常的查验和征税等手续,以维护口岸的正常货运秩序。
除了需紧急发运的鲜活、维修和赶船期货物等特殊情况之外,在装货的24小时以内申报的货物一般暂缓受理。
5.2.2.3 申报地点1.进境地原则在一般正常情况下,进口货物应当由收货人或其代理人在货物的进境地向海关申报,并办理有关进出口海关手续。
2.转关运输原则由于进出口货物的批量、性质、内在包装或其他一些原因,经收发货人或其代理人申请,海关同意,进口货物也可以在设有海关的指运地、出口货物也可以在设有海关的起运地向海关申报,并办理有关进出口海关手续。
这些货物的转关运输应当符合海关监管要求,必要时海关可以派员押运。
3.指定地点原则经电缆、管网或其他特殊方式输送进出境的货物,经营单位应当按海关的要求定期向指定的海关申报并办理有关进出口海关手续。
这些以特殊方式输送出境的货物,输送路线长,往往需要跨越几个海关甚至几个省份;并且输送方式特殊,一般不会流失;有固定的计量工具,如电表、油表等。
因此,上一级海关的综合管理部门协商指定由其中一个海关管理,经营单位或其代理人可直接与这一海关联系报告。
5.2.2.4 申报单证1. 报关单的式样1)一般贸易进出口货物,填写白色的报关单。
2)进料加工的进出口货物,填写粉红色的报关单。
3)来料加工装配和补偿贸易进出口货物,填写浅绿色的报关单。
4)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货物,填写浅蓝色的报关单。
5)出口后需国内退税的货物,填写浅黄色的报关单。
2.报关单准备的份数(1)来料加工和进料加工贸易货物。
1)进口。
2)出口。
(2)其他贸易货物。
1)进口。
2)出口。
5.2.2.5 申报程序1. 接到进口提货通知和备齐出口货物1)进口货物的收货人或代理人接到运输或邮递公司寄交的“提货通知单”,即表示欲进口的货物已经到达港口、机场、车站或邮局,收货人应当立即准备向海关办理报关手续。
2)出口货物的发货人在根据出口合同的规定,按时、按质、按量备齐出口货物后,即应向运输公司办理租船订舱手续,准备向海关办理报关手续。
2.办理(接受)保管委托没有报关资格的进出口货主,需在货物进出口之前在进出口口岸就近委托专业或代理报关企业办理报关手续,并出具报关委托书。
委托书应载明委托人和被委托人双方的企业名称、海关注册登记编码、地址、法定代理人姓名以及代理事项、权限、期限、双方责任等内容,并加盖双方单位的公章。
3.准备报关单证(1)进口货物报关需提供的单证。
1)由报关员自行填写或由自动化报关预录入人员录入后打印的报关单。
2)进口货物属于国家限制或控制进口的,应交验对外经济贸易管理部门签发的进口货物许可证或其他批准文件。
3)进口货物的发票、装箱单(装箱清单)。
4)进口货物的提货单(或运单)。
5)减税、免税或免验的证明文件。
6)对应实施商品检验、文物鉴定、动植物检疫、食品卫生检验或其他管制的进口货物还应交验有关主管部门签发的证明。
7)海关认为必要时,可以调阅贸易合同、原产地证明和其他有关单证、账册等。
8)其他有关文件。
(2)出口货物报关时需提供的单证。
1)由报关员自行填写或由自动化报关录入人员录入打印的报关单一式多份,其所需份数根据各部门需要而定。
2)出口货物属于国家限制出口货配额出口的应提供许可证件或其他证明3)货物的发票、装箱清单、合同等。
4)商检证明等。
5)对方要求的产地证明。
6)出口收汇核销单(指创汇企业)。
7)其他有关文件。
4.报关单预录入1)报关单位和报关数据录入服务单位须经海关批准方可负责电子计算机数据录入工作。
2)数据录入单位对录入电子计算机的报关单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承担责任。
5.递单报关单位在完成报关单的预录入后,应将准备好的报关随附单证及按规定填制好的进出口货物报关单正式向进出口口岸海关递交申报。
报关员向海关递交报关单,就意味着通关工作的正式开始,报关单位及其报关员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和经济责任。
6.海关审单1)确认保管企业及报关员是否具备报关资格,有关证件是否合法、有效。
2)保管时限是否符合海关规定,确定是否需征收滞报金。
3)货物的进出口是否合法,即是否符合国家有关对外贸易法律、法规的4)报关单证的填制是否完整、准确,单证是否相符、齐全、有效。
5)对通过电子计算机登记备案的加工贸易合同,要对有关加工贸易合同的每次进出口单据进行核查,并在《登记手册》上登记。
6)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税则》和国家其他有关的税收政策确定进出口货物的征免性质。
5.2.3 进出口货物的查验...1 海关查验的概念海关查验即验关,是指海关接受报关员的申报后,对进口或出口的货物进行实际的核对和检查,以确定货物的性质、原产地、货物状况、数量和价格是否与报关单所列一致。
5.2.3.2 海关查验的目的海关查验,一方面是要使实际情况符合申报环节中申报的单证及查证单货是否一致,通过实际的查验发现审单环节不能发现的无证进出问题及走私、违规、逃漏关税等问题。
另一方面,通过查验货物才能保证关税的依率计征。
因为进口货物税则分类及适用税率的确定、申报的货价海关是否予以接受,都决定于查验的结果。
如果查验不实,税则分类及估价不当,不但适用的税率可能发生差错,而且估价亦高亦低,因而使税赋不公,国家或进口厂商将蒙受损失。
5.2.3.3 查验地点海关查验货物一般在海关监管区内的进出口口岸码头、车站、机场、邮局或海关的其他监管所进行。
为了加速验放,方便外贸运输,根据货物性质,海关对海运进出口的散装货物(如矿砂、粮食、原油、原木等)、大宗货物(如化肥、水泥、食糖、钢材等)、危险品和鲜活商品等,结合装卸环节,在作业现场予以验放。
对于成套设备、精密仪器、贵重物资、急需急用的物资和“门对门”运输的集装箱货物等,在海关规定地点进行查验有困难,经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的申请,海关核准,海关可以派员到监管区域以外的地点进行查验,就地查验放行货物。
但申请单位应按规定缴纳规费,并提供往返交通工具、住宿等方便条件。
5.2.3.4 查验方法海关对进出口货物的查验主要采取彻底检查、抽查、外形查验等方法以强化海关对进出口货物的实际监管。
彻底查验是对货物逐件开箱(包)查验,对货物品种、规格、数量、重量、原产地、货物状况等逐一与申报的报关单详细核对;抽查是按一定比例对货物有选择地开箱(包)查验,并对开箱(包)查验的货物品种、规格、数量、原产地、货物状况等逐一与申报的报关单详细核对;外形查验主要是核对货名、规格、生产国别和收发货单位等标志是否与报关单相符,检查外包装是否有开拆、破损痕迹以及有无反动字样、黄色文字图像等。
5.2.3.5 查验时报关人员的职责1.代表货主到场海关人员到场时,进出口货物的收发货人或其代理人应到达货物查验现场,并按照海关的查验要求,负责搬移、开拆和重封货物的包装等。
为了较好地完成这一任务,报关人在代理报关以前,对被代理报关的货物应有一定的了解,对各种单证应进行初步的审查,有不清楚或不符合规定的地方应向被代理人了解或指出。
在海关查验现场回答海关人员提出的有关问题,并配合海关做好反走私调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