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1适用范围 (3)2规范性引用文件 (3)3术语与定义 (3)3.1燃烧系统 (3)3.2汽水系统 (3)3.3电气系统 (4)3.4环境风险源 (4)4火力发电存在的主要环境风险 (4)4.1 火力发电涉及到的化学品 (4)4.2火力发电存在的环境风险 (4)4.2.1 燃烧系统风险 (4)4.2.2汽水系统风险 (6)4.2.3电气系统危险 (7)4.2.4除尘工艺风险 (8)4.2.5烟气脱硫风险 (9)5火力发电企业环境风险等级划分指标体系的构成 (9)5.1 内因性指标 (10)5.2 外因性指标 (10)6内因性指标 (10)6.1生产因素 (10)6.1.1 生产因素指标构成 (10)6.1.2 生产规模 (10)6.1.3 生产原料 (11)6.1.4 生产工艺 (11)6.1.5厂区内危险物质量 (11)6.1.6 符合产业政策情况 (11)6.1.7 清洁生产水平 (12)6.1.8 生产因素综合分析 (12)6.2 厂址环境敏感性 (12)6.2.1 厂址环境敏感性指标构成 (12)6.2.2 是否位于重点流域 (13)6.2.3 厂址是否位于饮用水水源上游等水环境敏感地区 (13)6.2.4是否位于二氧化硫或者酸雨污染严重区域 (13)6.2.5 是否位于城镇主导上风向 (13)6.2.6 是否位于工业园区内 (14)6.2.7 卫生防护距离或大气环境防护距离内是否有人口密集区 (14)6.2.8 厂区总平面布置是否合理 (14)6.2.9 厂址环境敏感性综合分析 (14)7 外因性指标 (15)7.1 环境风险管理 (15)7.1.1 环境风险管理指标构成 (15)7.2 事故管理 (15)7.2.1 事故管理指标构成 (15)7.2.2 环境风险管理水平综合分析 (15)8 现场勘查 (15)9 环境风险等级划分 (16)9.1 基本方法 (16)9.2 应当停止火力发电企业环境风险等级划分的情形 (16)1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以煤、石油、天然气作为燃料生产电能的行业的环境风险等级划分。
本方法为火力发电企业环境风险管理提供技术指导。
2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与定义火力发电: 利用石油、煤炭和天然气等燃料燃烧时产生的热能来加热水,使水变成高温、高压水蒸气,然后再由水蒸气推动发电机来发电的生产过程。
火力发电厂的燃料主要有煤、石油(主要是重油、天然气)。
我国的火电厂以燃煤为主3.1燃烧系统燃烧的化学能在锅炉中转变为热能,加热锅炉中的水使之变为蒸汽3.2汽水系统锅炉产生的蒸汽进入汽轮机,推动汽轮机旋转,将热能转变为机械能3.3电气系统由汽轮机旋转的机械能带动发电机发电,把机械能变为电能3.4环境风险源指可能导致突发环境事件的污染源,以及生产、经营、储存、运输、使用危险物质或产生、收集、贮存、运输、利用、处置危险废物的场所、设备和装置中,可能导致环境危害风险的源。
4火力发电存在的主要环境风险4.1 火力发电涉及到的化学品原料:煤、石油、天然气我国燃料主要是煤产物:热量副产物: 1 余热(即废弃热)通过冷却塔排放到大气,或被自然江河的水体冷却。
2 烟道气化石燃料燃烧后的烟道气会被排放到大体,其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水蒸气、及其他成分比如说氮气,硫化物、氮化物等。
3煤渣粉煤灰等4.2火力发电存在的环境风险4.2.1 燃烧系统风险⑴工艺流程燃烧系统是由输煤、磨煤、粗细分离、排粉、给粉、锅炉、除尘、脱硫等组成。
是由皮带输送机从煤场,通过电磁铁、碎煤机然后送到煤仓间的煤斗内,再经过给煤机进入磨煤机进行磨粉,磨好的煤粉通过空气预热器来的热风,将煤粉打至粗细分离器,粗细分离器将合格的煤粉(不合格的煤粉送回磨煤机),经过排粉机送至粉仓,给粉机将煤粉打入喷燃器送到锅炉进行燃烧。
而烟气经过电除尘脱出粉尘再将烟气送至脱硫装置,通过石浆喷淋脱出硫的气体经过吸风机送到烟筒排入天空⑵主要风险源燃料的储存、运输、加工过程都具有风险,锅炉燃烧、除灰、烟气排放系统等存在风险⑶主要的环境风险煤主要有无烟煤、烟煤、褐煤等,主要成分为碳和氢,此外还含有少量氮和硫,由于碳及煤碳中所含的黄铁矿和氧气发生氧化反应,缓慢氧化所释放的热量常能导致煤的自燃2煤中常含有铁屑、木块、石块等物质,若在送入磨煤机前不将上述物质除去,极有可能造成机器设备的破坏,还常因在磨煤机处产生火星而导致火灾的发生3 由筛分机和破碎机产生的噪声污染。
4煤粉管泄露煤粉很容易形成爆炸性粉尘,造成火灾爆炸事故5燃油一般都是通过输油管道直接由油罐输送至锅炉,其危险性在于输油管道的温度和压力。
一般情况下,高压下管道破裂,可导致大量雾状重油喷溅,遇明火形成大面积燃烧。
6煤场仓库、煤堆表面粉尘颗粒的飘散和原料准备工艺煤破碎、筛分现场飞扬的粉尘。
7天然气运输过程泄露遇明火极易形成火灾爆炸事故或大气污染。
8燃烧过程产生余热(即废弃热)通过冷却塔排放到大气,或被自然江河的水体冷却,造成热污染。
9燃烧过程中产生大量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硫化物、氮化物等污染性气体,造成大气污染。
10燃烧过程中由于除尘系统不完善等原因造成空气粉尘污染,导致雾霾天气。
11燃烧过程残留灰渣污染。
12当锅炉燃烧不良,使炉膛内没有完全燃烧的油粒或煤粉被烟气带到锅炉房尾部烟道上受热而发生二次燃烧事故;13锅炉内温度压力过高、炉膛内水管破裂也可能导致锅炉爆炸事故。
4.2.2汽水系统风险⑴工艺流程火力发电厂的汽水系统是由锅炉、汽轮机、凝汽器、高低压加热器、凝结水泵和给水泵等组成,他包括汽水循环、化学水处理和冷却系统等。
⑵主要风险源:汽轮机的油系统具有较大的风险⑶主要环境风险:1汽轮机有许多粗细不同的蒸汽管道和加热器,而用以调节和润滑汽轮机的透平油管又纵横交错敷设在蒸汽管道之间,而透平油极易燃烧,若发生渗油漏油现象极易引起火灾事故;2每个机组还设有主油箱,储油量可达数万公斤,若发生渗油漏油现象,也能引起火灾事故。
3蒸汽管道一旦发生泄露,高温、高压蒸汽能将相邻的电缆烤焦,引起线路短路,从而引起火灾事故4氢冷式汽轮发电机组中的氢气是一种可燃气体,爆炸极限低,不论机组任何部位发生漏气,遇明火或高温都极易燃烧爆炸。
4.2.3电气系统危险⑴工艺流程发电系统是由副励磁机、励磁盘、主励磁机(备用励磁机)、发电机、变压器、高压断路器、升压站、配电装置等组成。
发电是由副励磁机(永磁机)发出高频电流,副励磁机发出的电流经过励磁盘整流,再送到主励磁机,主励磁机发出电后经过调压器以及灭磁开关经过碳刷送到发电机转子,当发电机转子通过旋转其定子线圈便感应出电流,强大的电流通过发电机出线分两路,一路送至厂用电变压器,另一路则送到SF6高压断路器,由SF6高压断路器送至电网。
⑵主要风险源:各种高压电源⑶主要环境风险:①电气系统老化或者超负荷运行容易导致漏电等触电危险。
②电气系统电力电缆遍布全厂,因敷设使用不当,受震动拉扯等外力作用,被化学腐蚀,长期超负荷运行,受潮、受热等导致绝缘层损坏,发生短路而引起电缆火灾。
③由于制造质量疑问及内部发生故障,如线圈损坏、长期过负荷而使绝缘老化、绝缘油久佳、导体连结不良、雷击或外界火源等影响,都可使变压器轻则喷油起火,重则由于高温而使油分解裂化,压力急增造成爆炸。
④发电机等设备运行时产生的噪声若没有采用减噪降噪措施,则对周围环境产生噪声污染。
4.2.4除尘工艺风险⑴工艺流程静电除尘:利用高压直流不均匀电场使烟气中的气体分子电离,产生大量电子和离子,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向两极移动,在移动过程中碰到气流中的粉尘颗粒使其荷电,荷电粉尘在电场力作用下与气流分离向极性相反的极板或极线运动,荷电粉尘到达极板或极线时由静电力吸附在极板或极线上,通过振打装置使粉尘落入灰斗从而使烟气净化。
袋式除尘:利用纤维织物的过滤作用对含尘气体进行过滤,当含尘气体进入袋式除尘器地,颗粒大、比重大的粉尘,由于重力的作用沉降下来,落入灰斗,含有较细小粉尘的气体在通过滤料时,粉尘被阻留,使气体得到净化。
⑵主要风险源:除尘效率⑶主要环境风险:除尘过程中由于仪器老化或使用不当等原因,造成除尘效率较低,造成空气中粉尘污染。
4.2.5烟气脱硫风险⑴工艺流程:石灰石-石膏法脱硫技术:用石灰石、生石灰或消石灰的乳浊液作为吸收剂吸收烟气中的二氧化硫。
吸收塔形式主要有喷淋塔、液柱塔、填料塔和鼓泡塔。
脱硫系统主要包括吸收系统、烟气系统、吸收剂制备系统、石膏脱水及贮存系统和废水处理系统。
海水脱硫:利用海水的天然碱度来吸收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再用空气强制氧化为硫酸盐溶于海中。
⑵主要风险源:脱硫效率⑶主要环境风险:由于方法选择等问题造成除硫效率较低,造成二氧化硫污染。
5火力发电企业环境风险等级划分指标体系的构成火力发电企业环境风险等级划分指标体系,有内因性指标和外因性指标两个部分组成。
5.1 内因性指标用于评价火力发电企业生产规模、生产原料、厂址环境敏感性等客观情况的指标。
它反映火力发电企业因客观因素不同而导致不同的环境风险程度,包括生产因素和厂址环境敏感性两大类指标。
5.2 外因性指标用于评价火力发电企业执行环境保护和其他有关政策法规情况的指标。
它反映火力发电企业因管理水平不同而导致不同的环境风险程度,包括环境风险管理和事故管理两大类指标。
6内因性指标6.1生产因素6.1.1 生产因素指标构成生产因素指标,是内因性指标中的一级指标,由生产规模、生产原料、生产工艺、厂区内危险物质量、符合产业政策情况、清洁生产水平6 个二级指标组成。
具体指标项目及分值见附录二。
6.1.2 生产规模企业生产规模越大,其化学危险品在线量越大,则其环境风险后果越严重。
按照火力发电企业年发电量,本方法对火力发电企业规模分为大、中、小三个等级。
6.1.3 生产原料企业使用的原料、采用的工艺不同,其环境风险程度也有较大差别。
比如说用煤炭做燃料和用天然气作燃料在环境风险方面有较大的不同。
用煤炭做燃料,由于煤炭含杂质较多,因此对环境产生污染性物质较多,环境风险较大。
而天然气相对较纯净,但运输过程较为危险,对环境风险相对较小。
6.1.4 生产工艺为提高安全性能,提高回采率,提高工效,降低成本,提高设备自身的安全可靠程度和机械自动化程度。
为鼓励火力发电企业进一步提高资源利用率,推行先进工艺技术。
该指标主要是对火力发电企业燃烧系统进行技术优化,提高其燃料利用率,并使用静电除尘等工艺减少污染。
6.1.5厂区内危险物质量若火力发电企业厂区内危险物质量大于《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中规定的临界量,构成重大风险源,则该企业发生重大事故的可能性会加大。
6.1.6 符合产业政策情况氮肥生产企业必须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不得采用或者使用国家已淘汰的落后生产工艺技术和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