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在江苏大学二届五次两代会上的工作报告

在江苏大学二届五次两代会上的工作报告

在江苏大学二届五次两代会上的工作报告校工会副主席喻骏(2011年2月19日)各位代表、同志们:现在,我受校工会委员会的委托,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

一、2010年工作回顾2010年校工会紧紧围绕学校党政中心工作,求实创新,锐意进取,切实维护教职工的合法权益,大力创建和谐校园,组织和引导广大工会会员和教职工,为推动学校跨越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一、坚持和完善教代会制度,维护教职工的民主政治权利。

校工会会同有关部门,做好召开二届四次两代会的各项筹备工作,确保按时召开二届四次两代会。

同时,为进一步推进校院两级教代会制度建设,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为学校建设与发展献计献策的积极性,经学校批准,作为学习实践活动制度建设的内容,我们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起草了学校教代会实施细则、二级单位教代会暂行条例和合理化建议条例(征求意见稿),提交两代会审议后,《合理化建议暂行规定》已作为学校正式文件印发,另两个文件草案待进一步修订完善后,提请学校颁布实施。

继续推进二级教代会制度建设。

继续协助各有关单位做好召开二级教代会的工作。

会同提案委员会继续做好二届四次两代会提案的交办和督办工作,2010年,提案委员会创新工作方法,加强办案过程中与承办部门的沟通、交流,并邀请提案人代表参与;将提案由集中回复改为按条线分别回复,让提案人与职能部门面对面沟通,以求达到较满意的效果。

我校校院两级教代会工作受到上级工会的充分肯定。

去年10月27日下午,参加江苏省教代会建设工作经验交流会的全省部分高校工会、各市县区教育工会主席150余人,在全国教科文卫体工会教育工作部部长陈志标、省教育科技工会主席胡雪春、省委教育工委组织统群处副处长施星国、省教育科技工会副主席孙焱带领下,来我校参观考察,并参观了校园及新落成的图书馆。

我校优美的校园风光和优良的办学条件给代表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校党委书记范明、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姚冠新热情接待了陈志标一行。

省教育科技工会胡雪春主席高度评价我校建设发展取得的突出成绩,高度赞扬我校教代会和工会工作取得的出色成绩以及在全国、全省的地位和影响,并对我校党委、行政对教代会、工会工作给予的高度重视和积极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二、维护职工发展权,调动教职工积极性,工会的事业更加充满生命力。

工会组织围绕大局,在党政所急,职工所需,工会所能的三维交汇点上找准着力点和切入点,紧抓学校发展的契机,优化教职工事业发展的环境,精心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

开展第二届“学习创新、爱岗敬业”职工劳动竞赛,激励职工争当先锋。

上半年,会同人事处和附属医院、后勤集团和机电总厂等单位,举办第二届职工劳动竞赛。

活动历时两个月,涉及医疗、护理绿化、烹饪、消防、办公自动化、机械加工、后勤服务等十三个门类,全校有30个单位、学院920名员工参加了这项活动,130名选手参加了最后的决赛。

经过大家的精心策划和准备,评委公正评判,58位选手分获一、二、三等奖。

10位同志获“江苏大学技术岗位能手”的称号,四位选手荣获“镇江市五一技术标兵”荣誉称号。

校党委范明书记和镇江市总工会、市教育工会领导出席颁奖仪式,范明书记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劳动竞赛工作,他指出:我校各项事业所取得的成绩,离不开全体教职工的努力;劳动无高低贵贱之分,在平凡的岗位上也会做出不平凡的业绩。

希望全校广大教职员工共同努力,共同打造江苏大学更加美好的未来。

下半年,会同教务处、人事处,举办学校第五届教师教学大赛。

比赛历经两个月,经过学院初赛、复赛以及学校层面的综合考核,有56名选手进入决赛。

决赛分实验组、中级一组、中级二组、高级组四个组进行,各组参赛教师参赛态度认真,教学水平高超,竞赛过程精彩纷呈,高潮迭起。

经过激烈的角逐,经大赛评委会专家评定,共产生一等奖4名、二等奖11名、三等奖19名、优秀奖22名。

袁寿其校长出席颁奖仪式并讲话,他指出,这次竞赛涌现出许多年轻的优秀教师,说明我们的师资队伍建设初见成效,一支年轻、高素质、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正在形成。

优秀的教师是学校培养高质量人才的保证,今后,学校将继续采取各项强有力的措施,加强优秀教学团队和科研团队建设,力争培养出一批各种级别的教师名师,为我校实现“教学质量名校”的目标奠定基础。

在女教职工较多的部门开展创建“巾帼文明岗”活动,人文学院、外国语学院下属单位都被授予市级“巾帼文明岗”,附属医院一站式服务中心、财经学院学工办申报省级“巾帼文明岗”,附属医院急诊中心护理组申报“全国巾帼文明岗”。

流体中心李红教授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国际交流学院的高静教授获“江苏省十大智慧女性”提名奖、“镇江市十大女杰”提名奖。

女教授联谊会积极参与市妇联组织的“巾帼科技创新联盟行动”,在全省首家成立了女性创业促进会,李萍萍教授当选为专家顾问,相关专业的女教授开展校企对接,专家教授企业行等活动。

组织女大学生参加“江苏省女大学生创业扶持计划SYB导师行动”,为30多名女大学生进行了“淘宝网”的免费培训,为女大学生提供创业实训基地。

校女工委获“镇江市女职工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由于学校事业发展取得突出成就及产生的社会影响,江苏大学被授予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状”。

这是省一级工会组织给予单位的综合性最高荣誉称号。

三、立足本职工作,服务教职工,工会组织进一步增强凝聚力。

为了了解青年教师的学习、工作、生活情况,校工会会同青工委开展青年教职工问卷调查活动。

4月份在全校15个学院发放问卷1200份,收回764份,并形成调查报告,使青工委开展工作更有针对性。

为了给青年教师以启迪、示范、引领作用,青工委举办了教学示范观摩交流研讨会,邀请了我校首届师德标兵梅强、戴立玲教授,以及第三届教学大赛中级组一等奖获得者季莹老师,为大家进行了示范讲学并与到会的青年教师进行交流互动。

许化溪副校长和一百多位青年教师到会。

青年教师们纷纷表示,三位老师都很有特色,具有很强的代表性,这对我们青年教师形成很大的压力和动力,我们要以他们为榜样,加倍努力,苦练基本功,教书育人,把每一堂课上好。

今年元月九日,组织了60名青年骨干教师参加了在南京举办的“江苏省第三届青年科学家年会”及由我校主办的“未来光电新能源及自主制造装备论坛”活动,徐匡迪、罗志军出席大会并讲话,李学勇等出席,中科院副院长白春礼院士作学术报告,青工委主任周明教授获“江苏省十大青年科技之星”称号并主持了分论坛。

相关学术活动使参会者深感获益匪浅。

为关心青年教职工身心健康和家庭和谐,青工委发起成立“江苏大学快乐爸妈亲子俱乐部”,并首次开展“呵护花朵,情系未来”的亲子联谊活动,吸引了数百名家长和孩子参加,场面欢快热烈。

工会、女工委积极参与筹办镇江市教育系统单身青年信息网,帮助单身青年教职工寻找有缘的另一半。

校青工委及青年学术沙龙开展多次学术交流活动,并组织各版块负责人参观镇江市国防园,走访常熟、吴江等地联系开展科技协作活动。

女工委和女教授联谊会组织“女教授看镇江”活动,参观考察镇江醋文化博物馆和城市建设规划展示馆;组织近百名女教职工参加主题为“打造活力、魅力、实力新女性”的镇江市民大讲堂讲座,邀请有关专家来校举办“遨游缤纷的色彩世界”的服饰讲座,帮助女性提升穿衣品味,创造更加优雅的形象投入到学习和工作中。

组织庆“三八”包饺子比赛等也受到了大家的热烈欢迎。

做好教职工的消费者权益维护和住房团购的工作。

校院两级工会继续开展“五必看”、送温暖活动,做好职工福利、生日蛋糕发放和困难职工慰问、弱势群体关怀等工作。

经多方努力,市环保局环境监测站驻江大空气质量监测点已经建成,即将投入使用。

积极参加市消费者协会组织成立的消费者汽车维权委员会,汽车学院葛如海教授当选为汽车维权委员会副主任,朱茂桃教授当选为专家组组长,蔡忆昔教授当选为委员。

继续做好教职工大病医疗互助基金的管理、服务工作。

经二届四次教代会批准,为进一步帮助患大病教职工缓解困难,将大病医疗互助基金由原规定的补助上限5万元上调为8万元,补助比例不变;基金进一步扩大适用人群,逐步覆盖到校内人事代理人员和合同制用工人员。

2010年度共补助患病教职工110人,金额475,620元。

扩大覆盖面申请受理工作正在进行中。

同时,做好女教授特殊疾病互助保险工作,及时申报理赔。

大学生慈善救助基金进一步加大筹款力度。

经学校和镇江市慈善总会批准,上半年学校成立了“镇江市慈善总会江苏大学分会”,以进一步在校园内弘扬人道主义精神,广泛争取社会支持,扶助患病特困学生。

接受过慈善救助基金资助的汽车学院身患白血病的学生曾春龙病愈康复返校,应本人要求,专门在学校召开了曾春龙感恩座谈会。

四、贴近教职工生活,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工会工作保持旺盛的活力。

工会积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性体育活动,推动全民健身。

今年教职工的全民健身活动形式多样、丰富多彩。

从春季的健身长跑到夏秋季的快走、慢走活动,从庆五一保龄球赛、第五届乒乓球赛和第四届排球赛,到延续数年的登圌山活动,从柔韧而又飘逸的健身秧歌大赛,到紧张激烈的第九届田径运动会,无不吸引了大量的教职工积极参与;加上延续多年的体育馆健身卡的使用,教职工人手一册的健身手册的启用记载,正在对我校教职工良好健身习惯的形成和身体素质的增强,起着积极地推动作用和潜移默化的引导作用。

新闻媒体报道我校的健身活动及健身手册启用活动时,用的标题是《没有好身体,怎么能教好学生?江大倡导教师每天做“健身作业”》,很好的点明了我们积极开展教职工健身活动的根本目的。

此项工作,在省内外高校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教职工体育协会和下属各专项体育俱乐部积极开展活动,引领教职工开展健身锻炼。

篮球、排球、羽毛球、兵乓球、健美操、瑜伽、钓鱼等俱乐部活动开展的有声有色。

参加镇江市有关比赛,均取得了出色的成绩,组建龙舟队、参加镇江市金山湖端午龙舟大赛,获得优秀组织奖。

教职工“健康大讲堂”正式开办,并邀请有关专家举办了“健康长寿与心血管病”、“健康、家庭、和谐”等两次讲座,受到了教职工的欢迎。

为帮助教职工切实掌握自身健康状况,科学选择锻炼方式,增进身体健康,从2010年开始,工会会同体育部,本着个人自愿参加的原则,对本校教职工分期分批的免费进行体质健康测试,上学期食品学院作为试点单位参加了相关测试。

教职工艺术团坚持训练,积累节目,为切实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丰富教职工业余文化生活、扩大学校社会影响多做贡献。

上半年,在第二届职工“学习创新、爱岗敬业”的劳动竞赛颁奖典礼上,教职工艺术团进行了汇报演出,受到与会的市总工会、市教育工会领导和学校领导、师生的好评。

下半年,为筹备迎新年文艺晚会,充分表达全校师生欢庆学校建设发展取得的突出成就的欢快心情,展示我校教职工良好精神风貌,160多位教职工克服工作、家庭的诸多困难,坚持利用业余、周末时间抓紧排练节目,刻苦奉献的精神令人感动,迎新年文艺晚会演出效果十分出色,受到师生员工的热烈欢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