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燃气锅炉技术规范书××公司2015年12月目录××有限公司燃气锅炉技术规范书1总则1.1 本技术规范适用于××公司燃气- 蒸汽联合循环燃气发电机组燃气锅炉(调峰锅炉)及其辅助设备,并提出燃气锅炉及附属设备的功能设计、性能、安装和试验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1.2 本技术规范提出了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并未规定所有的技术要求和适用的标准,并未对一切技术细节做出规定,也未充分引述有关标准和规范的条文,供货方应提供一套满足本技术规范和所列标准要求的高质量的产品及相应的服务。
对国家有关安全、环保等强制性标准,所供产品必须满足其要求。
1.3 如未对本技术规范提出偏离内容或意见,将认为供货方提供的设备完全符合技术规范和标准的要求。
偏离内容或意见必须清楚地表明。
1.4 本技术规范书所使用的标准如遇供方所执行的标准发生矛盾时,按较高标准执行。
1.5 本技术规范规定了燃气锅炉及附属设备的供货范围,供货方应保证提供的设备是全新的、先进的、可靠的、完整的且组合布置合理的,所供设备必须具有同等机组运行业绩并被证明为成熟产品。
1.6 供货方应具有相关设计制造资质。
1.7 在签订合同之后,需方有权提出因规范、标准和规程发生变化而产生的一些补充要求,具体事项由供需双方共同商定后执行。
1.8 合同签订后,按照技术规范书要求,供方需将合同设备的设计、制造、检验、装配(安装调试) 、试运、验收、试验、运行和维护等标准清单给需方。
1.9 设备釆用的专利涉及到的全部费用均被认为已包含在设备报价中,供方应保证需方不承担有关设备专利的一切责任。
1.10 供方负责提供燃气锅炉设备及其附属设备的外形图、基础图、管口接口等资料给需方进行设备安装和设计,因供方提供图纸失误而造成的损失,由供方负责赔偿。
1.11 供方提供的文件,包括图纸、计算、说明、使用手册等,均应使用国际单位制。
所有文件、工程图纸及相互通讯,均应使用中文。
1.12 供方(投标方)在投标报价书中应列出在工程进度中和由于招标方(需方)设计方案变动可能会产生数量变化的设备、材料单价,并应承诺这些设备和材料在工程设计、安装、调试和试运期间单价不变。
1.13 投标方对所供整套装置负有全责,即包括分包( 或采购)的产品,分包( 或采购 ) 的产品制造商应事先征得需方(招标方)的认可。
1.14 供方将按需方的要求将选用的材料与采用的标准,包括热化学和机械性能的全部资料提交给需方确认。
1.15 投标方(供方)供货范围内所有设备的选型,除本规范书要求的外,其余应在投标书中列出,并征得招标方(需方)的认可。
1.16 设计中选用的设备材料应能适用现场环境变化的要求并具有较好的防腐蚀能力。
1.17 只有招标方(需方)有权修改本规范书。
合同谈判将以本规范书为蓝本,并列入招标方(需方)所认可的技术偏差,经修改后最终确定的技术协议将作为合同的技术附件,并与合同正文具有相同的法律效力。
2工程概况2.1××公司一期2× 21MW燃气 - 蒸汽联合循环机组位于广州中新知识城北起步区,一期(2×21MW)机组配套一台燃气锅炉作为调峰锅炉,燃气锅炉产出物为蒸汽,供给工业用户使用,蒸汽参数为: (a) , 230 ° C, 20t/h 。
3现场条件3.1 概述3.1.1站址位于叉叉。
站址地理坐标点:X 为, Y 为 ( ××坐标系)。
3.2 水文条件3.2.1站排涝标准采用20 年一遇 24 小时设计暴雨当天排干不成灾。
3.3 气象条件3.3.1叉叉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属亚热带季风气候。
南濒南海,受海洋性气候的影响,温暖多雨,尤其以 58 月雨量最多,空气湿度大,日照时间长,具有夏无酷热,冬无严寒,终年无雪,霜期甚短的特征。
受东亚季风的影响,夏季盛吹东南风,冬季常受高纬度地区的冷空气影响,当冷空气过境时,通常出现68 级的偏北风,全年以偏北风为主。
夏秋之间常伴有热带气旋,风速较大,大风日数也较多。
历年十分钟最大风速达s 。
3.3.2恒运分布式能源站站址的气象要素特征值见表 1 及表 2。
表 1 站址主要气象参数序号气象内容气象参数1 历年年最大降雨量2 历年年最小降雨量3 历年日最大降雨量4 历年一小时最大降雨量5 历年十分钟最大降雨量6 累年平均雾日数6d7 累年平均霜日数2d8 累年平均雷暴日数9 累年平均降雨日数157d10 累年平均冰雹日数11 累年平均大风日数4d表 2 站址气象要素特征值表月 / 年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全年项目累年逐月平均气压(hPa)累年逐月平均气温(℃)累年逐月极端最高气温(℃)累年逐月极端最低气温(℃)累年逐月平均相对湿度71 77 82 84 84 84 82 82 78 71 67 67 78 (%)累年逐月最小相对湿度 4 12 10 22 26 21 36 30 6 14 7 5 4(%)累年逐月平均水汽压(hPa)累年逐月最大水汽压(hPa)历年逐月平均降雨量(mm)历年逐月平均蒸发量(mm)累年逐月平均风速(m/s)历年逐月平均日照时数(h)3.4 地质条件3.4.1站址所在区域的50 年超越概率为10%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对应的地震基本烈度为Ⅶ度。
站址内建筑抗震设防为7 度。
3.4.2站址附近未发现有压矿情况,未发现有滑坡、泥石流、地下洞穴、采空区、塌陷等不良地质作用3.4.3站址上覆土层主要为第四系冲洪积的砂土层及粘性土层,局部鱼塘或低洼地段可能存在淤泥等软土,下伏基岩为花岗岩。
3.4.4站址的地下水分为松散岩类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主要受大气降水补给。
3.5 燃料条件燃气锅炉所燃天然气气源品质暂按西气东输二线天然气成分和物理特性考虑,物性参数详见下表3。
表 3天然气成分及参数表甲烷 (CH4)乙烷( C2H6)丙烷 (C 3H8 )正丁烷(C4 H10)异丁烷气源成分(C4 H10)异戊烷(C5 H12)二氧化碳(CO2)氮气 (N 2)气相密度比重分子量高热值物性参数( 20℃)低热值( 20℃)华白数4主要设备技术规范和技术要求mol %mol %mol %mol %mol %mol %mol %mol %3(空气 =1)kg/kmolMJ/m3MJ/m3MJ/m34.1炉型及运行方式4.1.1.1本燃气锅炉为燃气- 蒸汽锅炉,产出物为过热蒸汽。
4.1.1.2采用双锅筒纵置式 D 型布置的自然循环的燃气锅炉。
4.1.1.3采用微正压燃烧,全膜式水冷壁密封结构。
4.2锅炉(燃气- 蒸汽)参数及要求4.2.1额定压力:。
4.2.2蒸汽参数:(a),230°C,20t/h。
4.3其他方面参数4.3.1除氧方式为热力除氧。
4.3.2给水温度为104℃,给水、锅水水质符合GB/T 1576-2008 《工业锅炉水质》中给水、锅水标准。
4.4主要设备技术要求4.4.1锅炉性能4.4.1.1燃气锅炉应釆取相应的防爆措施及防止烟气冷凝水倒灌进入停运机组的措施。
4.4.1.2管组与弯头的连接需用氩弧焊、并经无损探伤检验合格。
锅炉各主要承压部件的设计使用寿命大于20 年。
4.4.1.3锅炉本体上应设有管组检查、清洗门;4.4.1.4设备应配带全套安全阀、放空阀、排污阀、压力表、温度计、壳体排污阀等阀门仪表;4.4.1.5保温要求:为节能及防止烫伤要求,应对设备外表面需要进行保温。
设备制造方应负责保温设计,提出保温材料的品种、性能,并提供需要保温部件的名称、外表面积、表面温度及对保温结构形式的要求。
锅炉炉墙、烟风道、各种热力设备、热力管道以及阀门应当具有良好的密封和保温性能。
当周围环境温度为25° C 时,距门(孔) 300mm以外的炉体外表面温度不得超过50° C,炉顶不超过70° C,各种热力设备、热力管道以及阀门表面温度不得超过50℃。
4.4.1.6省煤器入口、汽包、过热器等所有承压管道均装设汽水取样用的取样头和一次门。
4.4.1.7锅炉的负荷调节手段简单、灵活。
4.4.1.8锅炉在运行时,炉本体、汽水管道等部件没有异常振动。
4.4.1.9宜采用半冷凝或者全冷凝尾部热交换装置,回收烟气中的热量。
4.4.1.10应合理布置受热面,选取合理、经济的烟气流速,减小烟气侧的阻力。
4.4.1.11锅炉辅机配置应当与锅炉匹配,满足锅炉及其系统高效运行的要求。
4.4.1.12应当合理设置检修门(孔),便于受热面清灰、清垢、保养和维修。
锅炉门(孔)、窥视孔应当采用密封结构,保证锅炉漏风系数在设计要求之内。
4.4.2汽包4.4.2.1汽包选用具有成熟经验的钢材品种作为制造汽包的材料。
制造汽包的每块钢板以及焊缝均经过检验并符合《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的要求。
并出具合格证明。
汽包重量及尺寸已考虑运输条件。
4.4.2.2汽包内部结构采取合理措施,避免炉水和进入汽包的给水与温度较高的汽包壁直接接触,以降低汽包壁温差和热应力。
4.4.2.3汽包内部采用先进成熟的锅内分离装置,确保汽水品质合格。
汽包内部装置严密、固定可靠,单个汽水分离器出力及汽水分离器的总出力有足够的裕度。
4.4.2.4汽包水室壁面的下降管孔、进水管孔以及其它有可能出现温差的管孔,采取合理的管孔和合理的结构型式和配水方式,防止管孔附近的热疲劳裂纹。
4.4.2.5汽包的水位计安全可靠,便于观察,指示正确。
同一汽包上两端就地水位计的指示偏差不大于 20mm,釆用无盲区双色水位计。
4.4.2.6汽包上确定正常水位,允许的最高和最低水位,并设置电接点水位表作指示、报警、保护用。
汽包水位测孔不少于 3 对,并配供一次门。
4.4.2.7汽包上有供酸洗、热工测量、停炉保护、水压试验、连续排污、紧急放水、自用蒸汽、炉水及蒸汽取样、省煤器再循环管、安全阀、空气阀等好的管座和相应的阀门。
4.4.2.8汽包设计制造时需考虑运输、吊装时所需的吊耳。
4.4.2.9汽包上不允许有补焊等有缺陷。
4.4.2.10供方向需方提供制造汽包的各项工艺记录、检验记录等档案副本,并提供水压试验的水质、水温和环境温度及环境温度的范围文件。
4.4.3 过热器4.4.3.1 过热器的设计需保证各段受热面在起动、停炉、以及事故后恢复到额定负荷时不致超温过热。
4.4.3.2 为防止爆管,各过热器管段进行热力偏差的计算,合理选择偏差系数,并在选用管材时,在壁温验算基础上留有足够的安全裕度。
4.4.3.3 锅炉设计需考虑消除蒸汽侧和烟气侧的热力偏差。
4.4.3.4 过热器在运行中无晃动。
4.4.3.5过热器管及其组件,在出厂前均按《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