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混凝土施工技术论文

混凝土施工技术论文

混凝土施工技术论文
摘要:钢筋混凝土作为施工的主要材料在工民建筑施工中具有重要意义,对其进行研究意义极大,它对整个工程的质量发挥着无可比拟的作用。

因此,要深入的对钢筋混凝土进行研究,以提高工民建筑的整体质量奠定基础,有效的促进民用住宅楼、办公楼以及工业厂房的柱、梁、板的构造,从而为建筑行业贡献力量。

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口的与日俱增,对建筑的需求越来越迫切。

所以,建筑行业近些年发展迅猛。

在工民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的施工技术对其质量具有重要影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下面本文对混凝土的具体情况加以详细的论述:
1混凝土施工在工民建筑工程中易出现的问题
1.1混凝土麻面所见问题
混凝土麻面经常出现问题主要表现在其表面或局部经常出现缺浆、粗糙或者是凹凸不平的现象,虽然麻面出现问题不会对整个工程的质量造成很严重的后果,但却会对建筑物墙体和地面的美观产生不利的影响。

此外,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经常出现裂缝现象,施工过程中经常出现局部或大面积的裂缝现象对工民建工程的质量会产生关键性的影响,裂缝的出现不但会降低结构的整体强度和硬度,还会影响建筑物的整体效果,使工程不管是在质量还是外观上都大打折扣。

1.2钢筋所见问题
工民建工程的施工之中,对钢筋要求甚严。

首先,钢筋暴露是施工中经常出现的状况,也是施工质量监管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出现露筋现象会对工程质量造成严重不良的影响,因为钢筋与混凝土的结合是现代建筑物结构整体强度与韧性的根本保障,要做好钢筋的防露工作,可利用混凝土自身的粘合性来稳定钢筋的结构布局。

其次,钢筋的尺寸具有严格的要求,但是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往往最后成型的钢筋尺寸不能达到要求,给工程的顺利施工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和阻碍,针对这种情况,最好的应对措施就是加强对钢筋加工工序的监管,对各种型号的钢筋加工长度的调整值预先计划好,并在钢筋配料的过程中进行统一的控制,在实际成型要求的基础上制定出一系列的划线方法,根据钢筋的弯曲直径和弯曲角度来确定板距的长短,一切程序完工之后进行实样的检查,确定无误之后再进行大批量的生产。

2混凝土施工技术解决方法及措施
2.1混凝土施工之前的工程准备工作和设计工作尤为重要
能否做好混凝土的结构设计和准备工作是影响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在进行混凝土的结构设计时,应该遵照国家标准或业主提出的设计使用年限进行设计、施工和使用,对混凝土要严把质量关,因为它直接关系到整个工程质量的水平,对于服务年限内的混凝土结构不必进行大修。

对于结构混凝土的设计要予以高度重视,它关系到预定的结构混凝土的各项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间接关系到整个工程的质量,此外为了保证混凝土浇筑的质量,在对混凝土进行结构的设计时,
要尽量简单化,因为越易于施工的混凝土设计结构,工程质量越能够得到保证,混凝土的耐久性也就越好。

2.2科学配置混凝土
科学配置的混凝土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基础和先决条件,做到科学的配置混凝土,主要要把握好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把握好混凝土施工配合比的换算,进行试验室确定的配合比时,有严格的标准和要求,其各级骨科不含有超逊径颗粒,且是在饱和面干的状态,但是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各级骨科常含有一定量超逊径颗粒,而且含水量经常会超过饱和面干状态,因此为了准确实现试验室配合比,应该根据实测骨料超逊径含量及砂石表面含水率,将试验室配合比换算成施工配合比,这样就能达到施工的标准和要求了;二是要把握好混凝土施工配合比的调整,试验室所确定的混凝土配合比,它的和易性可能和实际的施工条件并不能完全符合,针对这种情况的出现,可适当将混凝土的含水率或者含水量进行一定的调整,当然是在保持水灰比不变的情况下进行的,此外为了改善混凝土性能的科学配制,优化混凝土的配合比,达到工程各部位对混凝土性能的要求,可在混凝土中掺入不同类型的外加剂,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具有明显的效果。

具体浇筑和配置如下:
2.2.1混凝土浇筑
(1)支架的支承部分和大型竖向模板必须安装在坚实的地基上,并应有足够的支承面积,以保证结构不发生下沉。

如在湿陷性黄土地基上安装支架时,必须有防水措施,防止积水而造成模板沉陷变形;
如为冻胀性土,还必须保证结构在土质冻结及融化时能保持设计标高。

(2)柱模板外面应设置柱箍。

一般柱子底部混凝土水平侧压力较大,该处柱箍要加密。

现浇框架群柱模板,宜左右拉结形成一个整体,现浇柱预制梁结构,柱模板四周应支上斜撑或斜拉杆,用花篮螺栓调节,以保证其垂直度。

(3)混凝土浇筑前应仔细检查模板尺寸和位置是否正确,支撑是否牢固,穿墙螺栓是否锁紧,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4)混凝土浇筑时,每排柱子应由外向内对称顺序进行,不得由一端向另一端推进,防止柱子模板倾斜。

(5)板墙浇筑混凝土应分层进行,第一层混凝土浇筑厚度为50cm,然后均匀振捣;上部墙体混凝土分层浇筑,每层厚度不得大于1m。

避免混凝土一次下料过多。

(6)独立柱混凝土初凝前,应对其垂直度再次进行校核,如有偏差应及时调整。

(7)为防止组合柱浇筑混凝土时发生鼓胀,影响外墙平整,应在外墙每隔1m左右设两根拉条,与钢模或内墙拉结。

2.2.2混凝土浇筑注意事项
(1)光滑的基层表面应凿毛,其深度为0.5~1.5cm,间距3cm 左右。

基层表面残存的灰浆、尘土、油渍等应清洗干净。

(2)基层表面明显凸凹处,应事先用1:3水尼砂浆找平或剔平。

不同材料的基层表面相接处,应先铺钉金属网,方法与抹灰工程相同。

门窗口与立墙交接处,应用水泥砂浆嵌填密实。

(3)为使基层能与找平层粘结牢固,可在抹平层前先洒聚合水泥浆(胶:水=1:4的胶水拌水泥)处理。

找平层砂浆抹法与装饰抹灰的底、中层做法相同。

基层为加气混凝土时,应在清净基层表面后先刷胶水溶液一遍,然后满钉镀锌机织钢丝网(孔径32mm×32mm,丝径0.7mm),用6扒钉,钉距纵横不大于600mm,然后抹1:1:4水泥混合砂浆粘结层及1:2.5水泥砂浆找平层。

在檐口、腰线、窗台、雨篷等处,抹灰时要留出流水坡及滴水线,找平层抹后应及时浇水养护。

2.2.3保持混凝土和易性的良好
和易性的优劣也是决定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所谓和易性是对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粘聚性、保水性等的综合表述,一旦和易性出现不良的状况,混凝土可能会发生振捣不实或者是离析现象,进而产生质量缺陷的问题,因此必须对这一问题加以重视,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常会有工作人员产生这样的误区,认为配制混凝土选用低水量、低坍落度,强调以振实工艺来保障混凝土质量,其实这样配比的方法反而容易导致蜂窝、孔洞等质量问题的出现,要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可以采取掺高效减水剂的方式,这样便于振实,也可以避免很多工程上的问题。

2.2.4做好混凝土的养护工作
混凝土的养护工作是施工的关键,要做好这方面的工作,可抓好以下几个关键点:一是要及时保证混凝土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从而控制好混凝土的内表温度差,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得到正常发展,防止混凝土裂缝的出现;二是及时对混凝土的养护工作做出调整,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养护的时间,对混凝土的内表温度差和降温的速率做到最快速的掌握,以便养护工作的顺利进行。

3结语
总之,钢筋混凝土作为施工的主要材料在工民建筑施工中具有重要意义,对其进行研究意义极大,它对整个工程的质量发挥着无可比拟的作用。

因此,要深入的对钢筋混凝土进行研究,以提高工民建筑的整体质量奠定基础,有效的促进民用住宅楼、办公楼以及工业厂房的柱、梁、板的构造,从而为建筑行业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陈兆斌.工民建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控制措施[J].价值工程,2011(06)
[2]赵红军.工民建筑施工水泥混凝土的质量控制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 2008(3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