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惠州市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句子默写 (共1题;共5分)1. (5分)(2019·呼和浩特) 默写。
(1)蒹葭萋萋,________。
(《诗经》)(2) ________,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3)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中再扣诗题中“遥有此寄”四字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4)写出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茅飞渡江洒江郊”后面的一句“________”。
(5)在《满江红》中,写出民主革命烈士秋瑾不是男儿胜似男儿的豪迈气概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心却比,男儿烈”。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3分)2. (3分) (2020九上·吴江期末) 阅读下面诗文,完成下面小题。
(一)乡愁余光中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这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二)思吴江歌张翰①秋风起兮木叶飞,吴江水兮鲈②正肥。
三千里兮家未归,恨难禁兮仰天悲。
【注释】①张翰,字季度,吴郡吴县人,西骨文学家,②鲈:即绿鱼,又作桂鱼,桂花色纹,肉肥嫩鲜美。
(三)晋书张翰传(节选)齐王囧①辟②为大司马东曹掾③。
同时执权,翰谓同郡顾荣曰:“天下纷纷,祸难未已。
夫有四海之名者,求退良难。
吾本山林间人,无望于时。
子善以明防前,以智虑后。
”荣执其手,怆然曰:“吾亦与子采南山蕨,饮三江水耳。
”翰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④ ,曰:“人生贵得适志,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命驾而归。
俄而同败,人皆谓之见机。
然府以其辄去,除吏名。
翰任心自适,不求当世。
或谓之日:“卿乃可纵适一时,独不为身后名邪?”答曰:“使我有身后名,不如即时一杯酒。
”时人贵其旷达。
【注释】①齐王囧(jiǒng):即司马囧,西晋齐献王司马攸次子,袭齐王,“八王之乱”参与者之一,②辟:征召。
③大司马东曹掾(yuàn):官名。
④莼羹、鲈鱼脍:表意为味道鲜美的莼菜羹、鲈鱼脍,比喻为思乡的心情。
(1)下列对诗文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 《乡愁》《思吴江歌》两诗虽然时代不同,但是都抒发了诗人对家乡或者故土的思念之情。
B . 《乡愁》中,“小小、窄窄、矮矮、浅浅”四组形容词的叠用,以一种看似轻描淡写的方式,把乡愁浓缩于四个面积小、程度轻的对象之上,恰恰反衬出诗人内心深处浓烈的思乡情感。
C . “秋风鲈脍”的典故出自《思吴江歌》,后来成了厌弃仕途、向往家园、向往自由自在生活的代名词。
D . 《晋书·张翰传》中,齐王司马冏非常赏识张翰的才华,但是张翰只是因为看准了司马冏不久将兵败的形势,坚决辞官不受。
(2)《乡愁》中,“这头”“那头”反复运用有什么好处?(3)请结合《思吴江歌》全诗,说说“秋风起兮木叶飞”一句的作用。
(4)根据《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的相关注释,为下列句中加点字选择正确义项。
①翰任心自适,不求当世()A.顺从,满足 B.女子出嫁 C.副词,恰好②夫有四海之名者,求退良难()A.良好 B.和悦,善良 C.甚,很(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两个句子。
①俄而同败,人皆谓之见机。
②使我有身后名,不如即时一杯酒。
(6)读了《思吴江歌》和《晋书·张翰传》选段后,你觉得张翰辞官还乡的原因有哪些?三、课内阅读 (共1题;共16分)3. (16分)(2020·吉林模拟)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里有丁一士者,矫捷多力,兼习技击、超距之术。
两三丈之高,可翩然上也;两三丈之阔,可翩然越也。
余幼时犹见之,尝求睹其技。
使余立一过厅中,余面向前门,则立前门外面相对;余转面后门,则立后门外面相对。
如是者七八度,盖一跃即飞过屋脊耳。
后过杜林镇,遇一友,邀饮桥畔酒肆中。
酒酣,共立河岸。
友曰:“能越此乎?”一士应声耸身而过。
友招使还,应声又至。
足甫及岸,不虞岸已将圮,近水陡立处开裂有纹。
一士未见,误踏其上,岸崩二尺许。
遂随之坠河,顺流而去。
素不习水但从波心踊起数尺能直上而不能旁近岸仍坠水中。
如是数四,力尽,竟溺焉。
盖天下之患,莫大于有所恃。
恃财者终以财败,恃势者终以势败,恃智者终以智败,恃力者终以力败。
有所恃,则敢于蹈险故也。
(节选自《阅微草堂笔记》)(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语。
①不虞岸已将圮________ ②则敢于蹈险故也________(2)将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如是数四,力尽,竟溺焉。
(3)下列对文中画线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 素不习水但从波心/踊起数尺/能直上而不能旁近/岸仍坠水中B . 素不习水/但从波心踊起数尺/能直上而不能旁近岸/仍坠水中C . 素不习水/但从波心/踊起数尺能直上/而不能旁近岸仍坠水中D . 素不习水但从波心踊起/数尺能直上/而不能旁近岸/仍坠水中(4)丁一士敢于蹈险是凭借自身________的特点,结果是________,作者想通过这个故事告诉我们:________。
四、课外阅读 (共1题;共8分)4. (8分)文言文阅读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议论,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
①权谓吕蒙曰________②蒙辞以军中多务________③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________④及鲁肃过寻阳________⑤卿今者才略________⑥即更刮目相待________(2)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 . 孤(古时君对臣的爱称)B . 博士——当时专管经学传授的学官。
C . 自以为大有所益(增加)D . 士别三日(多日,几天)(3)翻译下列句子。
①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②卿言多务,孰若孤?(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孙权劝学,首先指出吕蒙当权掌管事务,阐明“学”的可能性;接着现身说法,阐明“学”的必要性,从而使吕蒙无可推辞。
B . 鲁肃与吕蒙的对话,既从侧面烘托出了孙权劝学的显著成效,也进一步告诉人们读书,学习的重要性。
C . 从鲁肃的神态和语言中,可以感受到鲁肃对吕蒙学识大有长进的惊奇和赞叹之意。
D . 成语“吴下阿蒙”,本意指吴县吕蒙,后比喻学识浅薄,文采不足的人。
五、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3分)5. (13分)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枫叶礼赞叶孟我爱枫叶,因为它红得深浓,红得艳丽。
多少年来,一想到秋,我首先就会想到枫叶;想到枫叶,就会想到杜牧的诗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就会引发许多联想和感慨。
在萧瑟的秋天,枫叶红得那么动人,不能不使我心驰神往。
在北京,重阳节过后到香山看枫叶,正是很好的时节。
过去的文人骚客,在这样的时候,往往骑一头小毛驴儿,慢慢地出了西直门,一步一颠直往西边走去。
到了碧云寺一带,就渐入佳境,像喝了一杯花雕酒一样,陶醉于枫叶那鲜艳的色彩,流连忘返。
有时,他们还会即景遣兴,吟诗作赋。
我虽没有这样闲散的雅兴,但我也爱枫叶。
没有别的,爽直一点儿说,就是因为她红!秋冬之交,正是吃萝卜的时候。
夜晚的街头,常常传来“萝卜赛梨”的清脆叫卖声,引诱你不得不去买一个尝尝。
萝卜有“红到心”的别称,可是它的内心是不是红的,还得等到剖开之后才见分晓。
这哪里赶得上枫叶。
枫叶是那么直接、那么毫不遮掩地展现自己的色彩。
枫叶敢于红,红得有气魄。
枫叶之可爱,还在于当别的叶儿经秋枯落时,她偏偏红得艳丽。
她耐得住风霜交加,经得起秋之摧残,战西风而不怯,披严霜而愈丽,显露出无畏无惧的神采。
单凭这一点,就值得我们赞美。
有人说,枫叶虽红,可毕竟是到了肃杀的秋天。
《董西厢》中有一警句:“君不见满川红叶,尽是离人眼中血!”以枫叶吟离别,把枫叶比做血,这是随人的心情而生发的。
但在我看来,说肃杀也好,比做血也好,都还是在于秋,而不是在于枫叶;把枫叶之红比做血,这是因为她抗得住肃杀之气啊!枫叶也并不因为红而孤独。
你看,去香山看红叶的人那么多;而且,东篱黄菊,山涧青松,挺拔的竹,清香的梅,或跟她同时,或相继绽放,都与枫叶相伴,在耐寒抗冷中各显风采。
一想到秋,我就想到枫叶,想到枫叶,往往使我又联想到那些在各个岗位上勇于克服困难、敢于展示自我的劳动者。
他们抗严寒,战酷暑,奋战在各条战线上;他们不畏艰难,勇于奉献,弘扬了时代的精神。
他们尽管很普通,却是我们时代的英雄。
我觉得,用枫叶来比喻这样的英雄人物是再恰当不过了。
我礼赞枫叶,我爱她斗西风血点儿红!(选自《名家咏物100篇》,有改动)(1)从文章看,枫叶有哪些特征?(2)作者写秋冬之交的萝卜,并引用《董西厢》中的警句,各有什么用意?(3)从语言运用的角度,谈谈文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4)作者笔下的枫叶有什么象征意义?(5)本文是围绕枫叶展开的,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说明行文思路。
6. (10分)(2018·衡阳)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广场上弹吉他的弟弟①太阳刚刚爬过对面楼房的顶上,弟弟便开始忙活起来,穿上那件浅灰色的长风衣,背着那把破吉他出门,去家附近的一个不大不小的广场上班了。
②弟弟所谓的工作,在我看来,和他周围那些面前摆着破碗或者竖着写满悲惨经历的牌子的人一样,是希望得到别人的施舍。
但只有他称那是工作,而且他是很认真地说那是他的工作。
③他隔一次去的时候,我笑着对他说:“你周围的那些人,不会让你抢他们的生意的!”他神秘地笑笑,说:“我自有办法!”只是那天中午回来,弟弟的长风衣上布满了脚印,他连饭也没吃,回到自己的房间,一会儿使传出了呻吟声。
到了午后,他居然起来了,而且把风衣上的灰掸得很干净,背上琴又要出去。
我叫住他:“换身行头吧,你穿成这样去,不挨打才怪!”他留给我一个倔强的背影,走起路来,腿有点微瘸,看来被教训得不轻。
④晚上弟弟回来后神采飞扬,衣服也干干,看来他下午不但没有挨打,生意好像也不错。
我打开他的琴盒,却是一个硬币也没倒出来,于是笑说:“你连一毛钱都没挣到,还乐得像检了金条一样!”他故作高深地一耸肩:“太俗,张口闭口都是钱!我这高雅的艺术是金钱能衡量的?”⑤我曾在一个网站上看到过弟弟的长篇玄幻小说,他同时写了两本书,都已经签约上架,也已经出版了第一本的第一部。
我常批评他:“白天的时间用来在家写书多好,你知道那些读者对你的作品有多么期待?你对得起他们吗?”他回应我的依然是背着琴盒有些酷酷的背影。
⑥快冬天了,弟弟还是那身装束。
我曾对他说:“你得多买几件风衣了,总穿一件,观众们会有视觉疲劳!”他却说:“没多长时间了,冬天我就不去了,太冷,旁边的那些人冬天也很少出来!”呵呵,他居然跟那些乞丐对比上了。